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天时地利皆有,再加海马汽车这员猛将,海南氢能只差政策东风?
2025-09-27 18:41 3266次阅读

汽车情报

汽车情报(ID:auto-qbz),由多位具有十年以上从业经历的汽车媒体人联手打造。自创始以来,汽车情报坚持做有态度的**、有温度的传播和有深度的探讨,已成为中部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汽车全媒体平台。

海南的阳光总是毫不吝啬。北方阴雨连绵的秋天,飞抵海口美兰机场,迎面而来的不仅是热带岛屿特有的温润空气,还有一座独特的"氢能+出行"空间。

这便是海马汽车在海口美兰机场投入运营的会客厅,这里集租车服务、氢能展示于一体,让旅客"落地即体验,启程即融入"。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等待接机的海马7X-H氢能车静默无声——没有传统燃油车的怠速震动,没有排气管的白烟,只有空调系统送出徐徐凉风,与外界湿热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看似普通的接待车辆,实则承载着海南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中的独特探索。9月27日-29日,第七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聚光灯再次照亮海口,海马汽车旗下南海氢行携海马氢能汽车7X-H亮相大会技术展览,海马7X-H更是连续第二年作为官方指定用车为国内外参会嘉宾提供出行服务。

这场关乎海南氢能产业未来的思考,在北方秋雨与海岛阳光的对比下,显得尤为紧迫而鲜明。

当与会嘉宾亲身体验海南氢能汽车的成熟运营,当国际专家见证热带岛屿的氢能实践成果之际,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海南是否正在错过将实践优势转化为政策优势的最佳窗口期?海马汽车作为大会指定用车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本土氢能产业亟待突破的政策困局?

十年磨一剑,海马氢能实证超200万公里

对于普通人而言,氢能汽车或许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距离商业化运营更是遥远。其实不然,海马汽车在氢能源领域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突破,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据悉,截至目前,已经有50台海马7X-H氢能汽车在海南高温、高湿、高腐蚀、多雨的严苛环境下实现了超200万公里"零故障"运营,这充分验证了氢能技术在热带海岛环境的适应性。

事实上,从2013年率先布局氢能乘用车研发,到2023年与丰田汽车达成中国首个氢能乘用车合作项目,再到如今成功打造国内首款应用于网约出行市场的氢能乘用车,海马汽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十年磨一剑"。

实事求是地讲,海南这片热土,本就具备发展氢能的天然优势。作为相对独立的岛屿经济体,海南的能源自给需求与氢能的分布式特性高度契合;全年高温高湿环境为氢能技术提供了绝佳的极端测试场;旅游大省对绿色出行的内在需求更是强大的市场驱动力。

更重要的是,海南拥有全国最大的海域面积,随着海上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制氢逐步成型,未来完全有能力构建从制氢、储运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这种独特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可谓独树一帜。

然而,一个令人困惑的现实摆在面前:在国内已确定的15个氢能示范城市名单中,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赫然在列,甚至还有新疆哈密、河南濮阳和山西吕梁这样的中西部城市,唯独缺少了具有独特地理和资源优势的海南。

这种缺席不仅令人遗憾,更让人深思:当海马汽车用200万公里的实证数据证明氢能技术在热带海岛可行性的时候,当海南拥有发展氢能产业得天独厚条件的时候,为什么其仍然徘徊在示范城市的大门之外?

窗口期紧迫,示范城市关乎产业成败

毋庸置疑,上述反差凸显出一个关键问题:海南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存在着实践先行而政策滞后的困境。

在海马汽车已经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的情况下,但如果缺乏示范城市政策的支持,这种先发优势恐难转化为产业胜势。示范城市不仅意味着政策红利,更代表着国家层面的认可,是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的重要招牌。

而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海南自贸港封关进入倒计时,且又逢国家"十五五"规划(2026年-2030年)实施关键期,由此来看,这是海南争取氢能示范城市政策的最后窗口期。但现实是,我们似乎还在等待什么。

海南海马汽车总经理卢国纲谈到,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海马氢能汽车示范运营项目将持续开展并不断扩大应用场景,发展氢能汽车产业除了需要产业链相关方协同推进,也离不开政策强力支持和引领,推动氢能汽车产业在海南高质量发展。

这一讲话背后,其实是产业界的普遍焦虑:氢能产业尚处培育期,需要政策的有力引导和持续支持。但比直接补贴更重要的,或许是示范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所能带来的集聚效应。

因为示范城市身份不仅意味着政策倾斜,更代表着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认可。在当前氢能产业格局未定的背景下,这种先发优势可能决定未来数十年的产业地位。

由此来看,我们需要以海马汽车的实践成果为突破口,以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向国家层面充分展示海南发展氢能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不仅关乎一家本土车企的未来,更关系到海南能否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汽车产业集群。

破局之道,需政策与战略同步赋能

海马氢能车无声地穿行在椰林海风之间,它们已经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现在,需要的是政策与战略的同步推进,让海南从氢能产业的"孤岛"转变为"枢纽",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复制的热带岛屿零碳交通方案。

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海马汽车200万公里的运营数据转化为行业价值。这些在独特环境下积累的珍贵数据,应该系统性地形成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为全国氢能产业提供热带地区的解决方案。

其次,应以应用场景创新突破产业瓶颈。从网约车到旅游租赁,从城市交通到环岛线路,海南完全有能力打造出全球领先的氢能多元化应用生态。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海马汽车整车制造为牵引,带动制氢、储运、加氢站等全链条发展,使氢能产业成为自贸港建设的新增长极。作为本土唯一具有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海马的"岛主"地位既是责任也是机遇,需要更多精准政策支持来突破规模瓶颈。

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将海马汽车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政策语言,将海南的天然优势提升为国家级战略。当全球嘉宾乘坐着海马氢能车穿梭于大会会场时,这每一次安静的行驶,都应该成为叩响政策之门的坚定声响。

【结语】海南的氢能图景已然铺陈——得尽天时,坐拥地利,凝聚人和。自贸港政策与"十五五"规划交汇的历史机遇,热带岛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海马汽车十二年磨一剑的技术积淀,共同构筑了海南氢能产业发展的坚实基底。现在,是时候让政策的阳光照亮这条已经铺就的道路,让海马汽车的先锋实践获得应有的制度回应,让海南真正成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氢能示范新高地。

# 行业解读 # 海马 # 海马7X-H # 海域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