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H5的卖点已经有太多人聊过,但是按照惯例,我还是简单盘一遍。
它确实是目前市面上你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满血版”华为全家桶,不到20万元就有鸿蒙座舱和ADS智驾,华为两大招牌技术打包带走......虽然ADS智驾需要收费,价格1万2。
其实我觉得还行,但对比售价,可能预算党会被劝退吧。
结合车身数据以及足够大的后排、后备厢,尚界H5是奔着走量来的。
不过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上汽为什么要现在把“最便宜华为”推到台前?
我在财报里找到了一些答案。
上汽2023年的营收还在7447亿的水平线上,微增0.09%;2024年直接一脚地板油干到了6275亿,同比暴跌15.73%。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作为行业龙头的上汽,整体营收竟然陷入停滞,这很不正常。
实际上,2023年的业绩就已经带有预示性了。0.09%算不上自然增长,要么是靠下沉市场的“VW”或“别克”车标撑着,要么是ID.3、帕萨特、朗逸的终端优惠强行稳住了基本盘(“ID.3”大幅降价后一度成为爆款)。
2024年之所以“不行”,主要是版本答案变了:
一个是价格战全面升级。比亚迪秦PLUS DM-i带头喊出“798”,市场竞争逻辑从“优惠几万”的促销变成了“电比油低”,一下就把朗逸这类合资神车的定价逻辑给干懵了。
另一个是消费心智到达临界点。被市场长期教育后,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从加分项变成了必需品,这是上汽不太擅长的。
别人都在起高楼、宴宾客,自己却可能连团建经费都要缩减,上汽当然不乐意了。
我不是说智己和飞凡不行,但它俩确实没有达到上汽的预期,一个承担不了走量任务,一个基本宣告失败。
上汽想靠自己在智能化赛道“单排上分”,难度巨大。在这种背景下,找“外援”带飞就成了最优解。
也正因此,尚界H5的诞生逻辑非常清晰:不是常规的产品上新,而是战略反攻。
简单来说,上汽急需一个能迅速起量、贡献正向现金流的爆款产品。
但为什么是华为?
因为华为已经在用户心中建立起“科技领导者”、“创新”、“高端”、“可靠”等品牌联想,通过尚界H5,上汽可以一键换肤。
等于上汽用一份合作协议买到了自己过去十年最想获得却始终求之不得的品牌形象,其中的无形价值远超车辆本身的利润。
可能有人会质疑尚界H5是“赔本赚吆喝”,这么想显然就太低估上汽作为头部玩家的实力了。
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的成本确实不低,但决定成本的关键在于采购规模。华为是整个“鸿蒙智行”体系的供应商,巨大的采购量可以极大摊薄单个硬件的成本,这就是规模效应。
同时,华为的ADS系统是平台化研发,巨额投入由问界、阿维塔、智界以及现在的尚界等所有“鸿蒙智行”体系内的伙伴共同分摊,尚界H5作为后来者,可以直接享(白)用(嫖)这个成熟的“技术公共池”,避免了从0到1的研发投入。
上汽自己也拥有中国最成熟、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成本控制能力,在三电系统、底盘、内外饰等传统部件的采购成本和制造效率方面,上汽的优势是新势力无法比拟的。
总的来说,尚界H5具备薄利多销的条件。
不过话又说回来,尚界H5的商业模式也不是冲着单车硬件利润去的,它是典型的互联网打法——用高性价比的硬件作为入口,通过后续服务持续创造价值。
比如软件订阅。
虽然目前高阶智驾功能是“标配”,但更高阶的城市NOA功能,订阅付费、个性化功能包解锁等都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就像智能手机,硬件本身利润有限,真正的收益来自后续的应用商店和服务生态。
比如数据闭环。
每一辆行驶在路上的尚界H5,都是移动的数据采集终端,海量的真实路况数据是华为ADS系统迭代升级最宝贵的“养料”,车越卖越多,智驾就越聪明,技术护城河就越深,脱敏后的数据商业价值更是巨大。
再比如生态联动。
尚界H5深度融入了鸿蒙生态,车与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的无缝联动可能会衍生出全新的付费场景和服务,在车里续个视频会员、在回家路上提前开启空调并支付电费……这些都是未来的新G点。
这部分收益虽然短期不明显,但长期想象空间巨大。
结论是这样的:尚界H5用硬件交个朋友,用软件生态搞钱。短期看,单车硬件利润可能很薄甚至为负,但通过规模化降低边际成本、软件服务创造持续收入、生态联动挖掘潜在价值,综合利润是健康且具备成长性的。
用“战略性亏损”换取未来的“生态性盈利”,这对急于转型的上汽和想要扩大生态版图的华为来说,是双赢的买卖。
说白了,尚界H5对上汽的战略意义远超一款车型本身,它是上汽在转型期给自己攒的三把武器。
首先是品牌。这本质上是一次高效的“贴金”行为,上汽想撕掉自己的“传统”标签换上“科技”皮肤,跟华为一绑定,“遥遥领先”的人设马上就让人信服了。
更深层的改变在于用户关系。现在鸿蒙车机天天跟你互动,这意味着上汽有机会从一个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一个能够做用户运营、靠软件和服务创造持续价值的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其次是技术。在智驾和座舱这俩核心问题上,上汽终于想明白了“Make or Buy”的经典难题。以前智己和飞凡坚持自己造轮子,结果发现,这套玩法与传统机械制造完全不同,它需要的是互联网式的快速迭代、海量数据喂养和强大的AI算法能力,这恰恰是传统车企的短板。
与华为合作,是上汽在交了高昂“学费”后做出的选择,与其说这是“认怂”,倒不如说是“技术换道”。上汽把自己最擅长的整车制造、品控、供应链玩到极致,把不擅长的智能化交给版本答案,然后,自己立刻就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
重点是,由此形成了“销量-数据-技术-销量”的正向循环:华为智驾+上汽制造+震撼价格,给尚界H5的销量起飞铺垫了基础;每卖出去一台车子,路面就多一个数据采集器,7x24小时给华为“投喂”道路和驾驶数据;跟着,算法在海量数据的滋养下光速进化,智驾体验越来越丝滑;更好的智驾体验又成了最强的“种草”理由,吸引更多人下单,形成滚雪球效应。
这就是“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后来的友商会发现,就算硬件相似甚至堆得一样,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追赶上由数百万辆车、数百亿公里行驶里程所积累起来的算法优势,这是尚界H5为上汽构建起来的最深的护城河。
最后是生态。
以前车企卖车,得花几千万开4S店,还要线上买流量。而华为的门店,遍布全国核心商圈,自带流量和信任度,能逛华为门店的,本身就是对科技产品有较高认知和购买力的优质客群,与尚界H5的目标用户高度重合。
在店内,销售顾问可以无缝演示手机、手表、汽车、智能家居的联动,这种沉浸式的“全家桶”体验是传统4S店给不了的,转化率极高。对上汽来说,获客成本被干到了地板价。
更关键的是,一旦用户习惯了上车导航无缝流转、车上控制全屋家电的玩法,就会被“套牢”在这个生态里,以后换手机、换车,都会下意识地留在鸿蒙这个圈子里,保证体验的连贯性,这就给上汽创造了“复购”的先决条件。
所以,尚界H5的底层逻辑其实是这样的:品牌焕新解决了“谁来买”的面子问题,技术换道解决了“凭什么买”的里子问题,而生态融合解决了“未来如何持续赢”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次豪赌,但基于现实情况来看,这已经算是上汽在转型十字路口做出的最正确决定。
江湖车评:
谁能放下身段拥抱最强的伙伴,谁才能拿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尚界H5的出现,远不止是上汽的“自救”,它更像一个信号弹,宣告了汽车产业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启,对于那些还想靠自己“闭门造车”的玩家来说,尚界H5或许是焦虑的真正开始。
对于用户,以后的场景可能是这样的:开一台特斯拉,别人会觉得你“懂科技”;开一台比亚迪,别人觉得你“爱国有眼光”;开一台尚界H5,别人可能会觉得“嘿,这哥们儿活得真明白”。
相关车系
推荐
智慧再进化,豪华启新境,问界全系车型亮相天津车展
爱车兵团13万级四驱皮卡首选,吉利雷达金刚PHEV还送国庆限时礼
My车轱辘谁说3万级电车只能将就?睿蓝蓝气球限时3.99万,实测真香!
车界江湖重磅福利来袭 一汽丰田9月销售新车71031辆
车哆哩阿维塔完成股份制改造,港股IPO迈出关键一步!
百姓评车交付再创新高!岚图汽车9月交付15224辆 港股上市稳步推进
宇尘说车2025天津车展启幕:问界全系产品阵列诠释“新豪华”出行美学!
车视头条2025中国十佳底盘评选结果揭晓 A00级“王者”出炉
引擎综合补贴价最低12.99万起 星途瑶光C-DM寰球版来了
引擎10款六座SUV,一篇给你讲明白!
图说汽车低价抢市场?不、长安启源A06想要的其实更多
引擎央视财经“风云汽车安全标杆”!问界M8纯电版,成功认证!
车载娱乐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