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一汽入股卓驭,如何才能双赢?
2025-10-01 19:27 3032次阅读

禾颜阅车

禾颜阅车是资深汽车专家及媒体人颜光明老师打造的内容传播平台。专注深度解读汽车品牌、战略、市场、产品及产业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文化脉络,致力于以跨界视角观察并研究汽车行业,力争成为**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导语:智能驾驶是传统车企普遍存在的软肋。但在,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里,如果没有领先的智驾方案,将无法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一汽选择入股卓驭科技,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补齐自己的智驾短板。】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示了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相关信息显示,一汽股份将拟增资并收购New Territory持有的卓驭科技的70.65%的股权。在完成交易后,一汽股份持有卓驭科技35.80%的股权,New Territory持有卓驭科技34.85%的股权,一汽将成为卓驭科技的大股东。


处在转型关键期的卓驭科技

卓驭科技的前身就是成立于2016年的大疆的车载事业部,后者专注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2023年,车载事业部正式从大疆拆分出来,并且在2024年6月开始启用“卓驭”作为自己的品牌。

在国内智驾市场上,大疆/卓驭曾经和Momenta、地平线和华为并列,处在国内智驾的第一梯队。在2022年,10万元级别的宝骏KiWi EV就部署了大疆的智驾系统,实现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拨杆变道、自主泊车等驾驶辅助功能。两年后,大疆/卓驭又先后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达成了无图高速领航与城市记忆领航。


但是,和另外大红大紫的三家智驾公司相比,大疆/卓驭最近一段时间相对而言就显得默默无闻了。这不仅是因为搭载卓驭系统的车型热度不高,而且卓驭走入门级路线,产品利润率比较有限。不可否认的是,另外三家车企表现也的确过于耀眼。华为自带光环,技术领先,一直被看好;Momenta因为没有美国的制裁顾虑,成为国内外资车企合作的首选对象;至于地平线,则是拥有大算力芯片设计的能力,并且得到了大众汽车的入股,这些条件是其他几家难以比拟的。大疆/卓驭之前的重心在高性价比智驾方案上,因此自然会在品牌力上落后于另外三家一大截。


从技术路线布局来看,卓驭科技也正在从之前的低成本产品开始逐步覆盖高中低三档算力水平的体系化布局,处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纯视觉方案上,卓驭科技可以提供7V+32TOPS(7个摄像头+AI算力为32TOPS的芯片)、7V+100TOPS(7个摄像头+AI算力为100TOPS的芯片)、10V+100TOS(10个摄像头+AI算力为100TOPS的芯片)三个主打产品;在带有激光雷达的方案上,卓驭科技可以提供激目+100TOPS (激光雷达 + 摄像头+ AI算力为100TOPS的芯片)、激目(激光雷达 + 摄像头) + 高算力(400~1000TOPS)等产品。除此以外,卓驭科技还有基于高通 8775P 平台的舱驾一体方案。在这个阶段如果可以得到一汽的大力支持,卓驭科技的转型无疑将更加顺利,但是这个也要取决于股东对于卓驭科技的投入力度。


一汽谋变

和国内其他传统车企相比,一汽在汽车新四化上并没有太多亮点可循。今年上半年,一汽集团销量达到157.1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14.5万辆,虽然同比增长95.5%,但是整体销售规模相比于比亚迪、吉利这些本土民营车企来说要小了很多。

此外,同为大型国有汽车集团,东风旗下有最近表现不俗的岚图,上汽已经打造智己和尚界,广汽有埃安,长安有阿维塔,奇瑞、江淮、北汽和华为合作的车型品牌都已经落地。这些全新的品牌,除了在技术上对标国内第一梯队外,在品牌的运作模式上也和集团内其他品牌有所不同,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反观一汽,更多还是依靠红旗和奔腾来扛起集团自主品牌的大旗,但是缺少爆款车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入股卓驭科技,可以帮助一汽在最短时间内补齐智驾短板。其实卓驭科技对于一汽来说也并不陌生,双方的合作早就已经有迹可循。2024年4月,一汽就和卓驭签订过智能驾驶战略合作协议。基于这个协议,一汽红旗旗下包括天工05、天工06等车型就搭载了卓驭的成行智驾系统。双方在高阶智驾领域的项目也已经进入到了量产落地阶段。目前,一汽南京还正在开发红旗第三代 L4 级 Robotaxi,并完成了 10 万公里以上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

如果可以得到卓驭科技的支持,那么一汽必然可以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汽来说,他们凭借之前的项目,对于卓驭的能力有过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放眼目前这个市场,卓驭科技也是为数不多,一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投入来完成结盟的企业。毕竟像Momenta、地平线、华为这样体量的智驾公司,一汽很难成为大股东。


“买买买”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之前也有消息称,一汽将入股零跑汽车;加上这次已经落地的入股卓驭科技,一汽等于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两个赛道上分别与两个比较有实力的“玩家”联手。通过入股相关企业,一汽和会这些企业取得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但是,这个和一汽直接掌握相关的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于一汽来说,其肯定不能仅仅局限在新车型的开发上。一汽是否能够利用卓驭科技的能力来帮助一汽自己来加强自己的智驾产品开发和优化迭代的体系能力,需要打上一个问号。一汽在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建立起高阶智驾开发的体系能力,此时才意味着这次入股真正的成功。


随着一汽入股,未来一汽体系内的智驾订单大概率都会给到卓驭科技。但任何一件事情总有两面性。今年4月,卓驭科技官宣了新增比亚迪、奥迪和北汽三家整车企业的合作伙伴,量产车型近20款,开发中的新车型超过30款。下一步,维护好和这些主机厂的关系,并且持续拿到新的订单,对于卓驭科技来说也是一个考验。一汽对于卓驭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但是一汽的体量毕竟有限。卓驭科技未来要想有更大的发展,肯定不能局限于仅仅和一汽合作。尤其是在智驾进入到端到端时代,海量的数据是算法迭代优化的关键所在。和更多的整车企业合作,对于卓驭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也只有和更多大车企合作,卓驭科技的规模效应才能显现,对于一汽来说也可以获得财务数据上更大的回报。


点评

和国内其他车企一样,一汽也正在积极进军全球市场,如果卓驭可以搭上一汽这班车,在全球汽车舞台上打响自己的品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机遇。对于一汽来说,入股只是第一步。把卓驭科技的技术深度整合到自己的平台和车型之外,培育自己的智驾体系发展能力才是真正的考验。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技术解读 # 福特 # 红旗 # 红旗 # Territory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