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对话陶海龙:上汽大众以“人机共驾”,破解“智驾安全化”
2025-10-02 00:05 1782次阅读

汽车大观

专供有思想的汽车人!

2025年,“智驾与安全”的话题,无疑会成为汽车行业不可抹掉的一笔。对于智能汽车,一边是智能辅助驾驶需求无可阻挡,一边是给智能辅助驾驶套上“安全的缰绳”已成共识。如何让需求与共识完美耦合?正在成为丈量汽车智能化的重要标尺。

9月29日,上汽大众Pro家族(途观L Pro、帕萨特 Pro、途昂 Pro)2026款上市。相比旧款,新款最大的亮点即升级的核心是:搭载了具备高快NOA功能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可实现自动导航变道及推荐变道超车、智能避障绕行、自主上下匝道(含大曲率弯道通行)三大功能,为用户带来省心、靠谱、丝滑的辅助驾驶体验。

这是一次“燃油车智能化”的重大提升,同时又是“智能驾驶安全化”的重要推进。用上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卓驭科技CEO沈邵劼的话说,“上汽大众Pro家族2026款,以‘人机共驾’ 开启了油车辅助驾驶新时代”。

上市发布会后,上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卓驭科技CEO沈邵劼,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上汽大众大众品牌中大型车车型线管理执行总监胡胤,接受了《汽车大观》等媒体的采访,就燃油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如何确保安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Pro家族2026款的“人机共驾”新体验

上汽大众携手卓驭为Pro家族2026款打造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人机共驾。

所谓“人机共驾”,最早是出现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一种理念,以便让人类操作员与复杂的自动化系统高效安全地协同工作。例如,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就是一个典型的人机共驾系统。

说白了,人机共驾强调人的主体性,而自动化系统是负责配合协同人的需求的,不能喧宾夺主。这是一种以安全为底线的技术思路。

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几年来的狂飙突进和疯狂内卷,令许多车企在大搞智能化军备竞赛时,对于智能驾驶非常激进,宣传重点偏向“自动化”,追求更长的“脱手时间”,甚至模糊地暗示“自动驾驶”能力,导致越来越多用户因误用系统而发生交通事故。

今年3月29日,三名年轻女孩因过度相信和错误使用智能辅助驾驶而殒命安徽高速的惨烈事故发生后,这才引发了行业对安全的深刻反思。

不过,在曾经的“智驾”喧嚣中也有冷静的声音,发声者之一就有上汽大众。“我们从不讲‘全程无接管’,我们坚持的是‘人机共驾’”,陶海龙说。

从2024年起,首批代表上汽大众“油车智能化”的三款车型途观L Pro、帕萨特 Pro、途昂 Pro相继上市。与此同时,在上汽大众对于智能化的宣传中,明确提出了安全底线不可动摇。

随着此次搭载具备高快NOA功能的IQ.Pilot系统的新车型上市,上汽大众更是明确提出“人机共驾”。超聪明的Pro家族2026款有哪些“人机共驾”特征的体现?

举个例子,在领航辅助过程中,即使进行了人为干预,功能也不会退出,而是会提供最优的辅助。比如,当车辆在高速上即将自动下匝道时,用户临时改变主意,希望调整行车路线,只需轻扶方向盘介入,车辆会在确认意图后,在不退出辅助驾驶的情况下,主动重新规划路线。

“系统会像一位经验老道的副驾,它绝不会与你争抢方向盘,也不会突然退出把方向盘扔给你不管,它会深入理解你的意图,时刻辅助你”,陶海龙说。

“智能辅助驾驶不是要替代驾驶员,而是要通过柔顺的协作、清晰的提示和无缝的切换,实现人机之间的默契配合”,陶海龙如此形容这种人机关系。

此外,Pro家族2026款的IQ.Pilot系统在自动导航变道、推荐变道超车、智能避障绕行、自主上下匝道等方面的实际体验,也称得上优秀。高速行驶中丝滑切换车道,主动安全变道,安全绕开障碍物或适时刹停,自主上下匝道择机操作、平稳过弯、汇入主路,这名经验老道的“副驾”都能操控自如,为驾驶者“减负”。

“人机共驾”难度大,还要大力推广?

在Pro家族2026款优秀的“人机共驾”智能辅助驾驶表现背后,不容忽视的是来自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的技术支撑。

Pro家族2026款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搭载了高精度感知测距同构惯导双目传感器搭载800万像素惯导双目摄像头,能像人眼一样观察,无需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就能生成高精度稠密点云,构建360°全方位安全感知系统。

双目增强OCC算法结合端到端算法模型,能像人脑一样思考,显著提升静态障碍物的监测距离与精度,识别复杂场景并实时动态显示,全程不依赖预设规则,决策更贴合人类驾驶习惯,灵活识别场景的可通过性、预判更高效、博弈能力更强,信任度和安全感全面提升。

“人机共驾可能要比全程无接管更难,因为它需要更懂你”,沈邵劼的话,把“人机共驾”带到了一个更神秘、也更令人想要了解的方向。

“全程无接管”的目标是“替代”,它的技术路径相对“纯粹”,目标是让机器系统在特定场景内完全取代人类驾驶员。其核心是极致优化机器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算法,使其无限接近或超越人类驾驶水平。这是一个单一的、指向机器的优化问题。

而“人机共驾”的目标是“协同”,它承认在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机器都无法100%处理所有情况。因此,它的核心不是替代人,而是如何让机器系统更好地理解人的状态和意图,并与之高效、安全地配合。这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双向的、以人为中心的优化问题。

相比之下,让一个系统自己玩好一个游戏(替代),和让一个系统成为人类玩家的最佳队友(协同),后者的设计难度和复杂性显然更高。

沈邵劼说:“人机共驾的难点,主要在于两个交互,一个是人把控制权从车拿过来,一个是人把控制权交回车,两个的难点其实也不同。”

但即便难度不小,上汽大众和卓驭还是通过长达7年的深入合作,实现了Pro家族2026款搭载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的“人机共驾”。

在这套系统中,责任边界更清晰,系统会明确自身的能力范围,让驾驶员清楚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接管;接管体验也丝滑无缝,系统能快速识别驾驶员意图,平滑交接控制权;系统也配备了强大的驾驶员监控系统为安全兜底,如发现驾驶员分神或突发健康问题,会主动提醒并逐步启动减速、双闪、呼叫救援等安全措施。

“人机共驾”也正在朝着行业共识的方向发展,除了上汽大众和卓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曾公开表示倡导“人机共驾”理念,认为驾驶者的手不应完全脱离方向盘。小鹏汽车也在新一代P7上提出了“全场景人机共驾”的概念。

但上汽大众和卓驭,通过Pro家族2026款新车,成功将“人机共驾”融入燃油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不仅是对技术现实和安全需求的直接回应,更是对汽车行业“智驾安全化”的极大推动。

智能化不应歧视油车,油车用户也能享受“智驾”

在Pro家族2026款新车中,其实还有一个鲜明特点:这是在燃油车上实现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此前,特斯拉的崛起和新势力的带动,使人们对“智能”和“新能源汽车”下意识地予以绑定,认为只有新能源汽车才能实现智能化,汽车行业也盛传着“燃油车不能实现智能化”的观点。

但真的是这样吗?大众与大疆车载(卓驭科技前身)的合作始于7年前,上汽大众与卓驭就“燃油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合作开发也是于2019年启动。这就很好地反驳了“燃油车不能实现智能化”的观点,这两家优秀的汽车企业和科技公司,在很早就达成了燃油车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共识。

“相比电动车全新的电子电气化架构,燃油车实现智能化的难度肯定是大一些,需要对动力控制系统、域控制器、散热系统进行调整适配”,沈邵劼说。

“但有难度不代表做不到,当事情回归第一性原理,总归是有办法解决。”沈邵劼感慨与上汽大众的合作“七年磨一剑”终于成功推出了具备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燃油车,离不开上汽大众的战略定力。

“即便是到现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50%,但毕竟市场上还有一半用户在买油车,上汽大众始终没有忘记这些油车用户,还是要坚持为他们带来智能化的油车,这是一种相当难得的战略定力。”

沈邵劼说卓驭从上汽大众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这应该是汽车智能化历史上为数不多持续时间这么长的项目了,光是让团队坚持那么久,一直别放弃做下去,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陶海龙则表示,卓驭团队对算法、数据强大的综合应用能力令其印象深刻,“去年下半年,汽车行业的辅助驾驶开始从基于规则的系统转到端到端系统,此次我们的产品也实现了端到端,在辅助驾驶体验上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我们的技术表现还会持续提升。”

是的,Pro家族2026款不仅实现了高快NOA,还是基于端到端的高快NOA。至于接下来是否实现城市NOA,沈邵劼表示技术上没有问题,傅强则表示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那么,燃油车用户需要智能化吗?燃油车智能化是不是个伪命题?傅强透露,通过销量分析,途观系列中Pro车型占比约四分之一,即途观月销近2万辆里,有5000多辆是Pro家族车型;上半年50多万辆总销量中,帕萨特家族、途观家族、途昂家族的Pro车型合计约5万辆,占比近1/10。

“从用户选择来看,购买Pro家族车型的用户,基本都是冲着智能化来的”,傅强说。

而这次Pro家族2026款带来“端到端高快NOA”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价格优势:顶配车型免费享有,选装也仅需5000元。

好用、安全、用得起,上汽大众正在让科技普惠真正照进现实。

事实上,不只有智能化升级,上汽大众是从“智能表现、大厂品质、机械素质”三个维度,全力打造了Pro家族的燃油车“黄金价值三角”。这让Pro家族从合资阵营的比拼,跃升到了与BBA等豪华品牌的对垒,而且是有充分的实力和自信参与到豪华阵营的竞争。

展望未来,陶海龙表示正在布局L3级智能驾驶的产品战略,重点聚焦纯电动与混合动力车型。除了持续强化产品竞争力,还会发力营销与品牌升级,整个体系贯彻“客户至上、客户价值优先”,此外还将优化经销商网络建设。

“我们会正视自身问题、持续优化改善,通过产品、品牌、渠道的协同发力,逐步提升销量与市占率”,陶海龙说得非常诚恳。

傅强则透露了产品规划,“明年将发布8-9款上汽奥迪、上汽大众的产品,全都集中在新能源领域,这些产品都具备L2++级辅助驾驶能力,在智舱和车机互联方面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回顾上汽大众和卓驭七年的合作,这两家在各自领域都极具领先代表性的企业,携手让科技在燃油车智能化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技术路径,没有追逐热点的喧嚣,而是坚持安全至上、用户至上的理念,逐步攻克技术难题,直至登上一个个成功的阶梯。

这不仅是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极大满足,更是对长期主义的坚守。

# 新车盘点 # 大众 # 本田 # 帕萨特 # Pilot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