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汽车人】聊聊一汽奥迪的“隐藏操作”:向内革新才是真·勇敢
2025-10-25 10:46 5250次阅读

汽车人传媒

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执着专业媒体的坚守,专做有温度的行业解读。展示汽车行业先锋风采,还原汽车产业真实动态,传播汽车核心文化理念。这里,汽车行业唯一的人文之地!

一汽奥迪的实践证明:向内突破的深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敢于重塑自我的勇气,才是穿越周期的竞争力。

文 / 吴毓

一汽奥迪最近好消息不断。

先是9月销量逆势起飞,国产车与进口车累计销售超5.8万辆,同比增长13.5%;在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其份额同比提升2.9%,再度蝉联第一。

再有“十一”“中秋”双节订单签到手软,全渠道斩获订单近2.7万辆,同比激增35.9%;新上市的A5L和Q6L e-tron,双双成为引流集客的“吸铁石”。

用全年1/10的时间,拿下8.3万辆的订单(含交付)。一汽奥迪的这份成绩单,并非偶然的幸运,而是其正视自我、勇于变革的必然。

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彻底重构。自主品牌凭借电动化、智能化的优势强势崛起,而豪华品牌不断下探抢占市场,合资品牌市场陷入被双向挤压的窘境,竞争的残酷与市场的颠覆已无需多言。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汽车不再是“代步工具”,升级为“智能移动空间”,他们注重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强调使用体验的“甜点”与使用场景的“合拍”,倾向于利用在线平台、数字化技术完成购车决策……

显然,粗暴的功能堆砌与直白的参数对比,早已无法打动人心,更无法成为推动决策的“临门一脚”。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合资车企受困于“全球技术引进”“全球标准流程”的惯性思维,试图通过向外发力的方式争夺市场,却屡屡碰壁。

一汽奥迪清醒地认识到,是时候开启一场正视自我、完善自我的变革。

这场变革始于营销体系的系统性重构,从公司整体层面将营销端和销售端打通,实现总部到区域的整体施策与合力协同。

这场变革还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以商品为主线”的营销管理逻辑,推动资源高效整合与体系活力释放,构建层层递进、端到端式的营销传播流程,强化多触点客户运营能力,大幅缩短触达客户的链路。

具体而言,是以“横向拉通、纵向穿透”为原则,以全链路触点的品牌互动与情感共鸣为目标,以整合营销部为指挥中心,以新零售营销与品牌公关部为前锋突击,最终实现“客户感知的升级”与“体验价值的跃升”。

如果说市场竞争是一片汹涌的大海,多数企业的选择就是“造更大的船、装更猛的炮”;而一汽奥迪却选择潜心打磨“内核”——优化船身结构、升级导航系统、锤炼船员的协作能力。

“真正的勇敢,从不是向外的无畏,而是向内的坚韧”。一汽奥迪的这场营销变革,无疑是最鲜活的注解。

当其他合资车企还在纠结于“要不要放下全球标准”时,一汽奥迪早已打破依赖外部技术的思维枷锁;当部门间的“职能壁垒”还在拖累企业效率时,一汽奥迪已通过“数智化思维”让营销与销售如齿轮般精准咬合。通过穿透销售漏斗,强化对销售过程各环节执行的管理,让总部战略、政策和举措在终端强力执行,为客户带来全方位的优质体验,提升价值营销的成效。

这种突破,不是对外部竞争的逃避,而是以更强的内生力量去驾驭市场;这种勇敢,不是盲目地与对手“拼参数、比价格”,而是静下心来读懂客户、重塑自我。

销量是市场投出的信任票。一汽奥迪8.3万辆的订单(交付)成绩,便是对其向内突破的最佳褒奖。这份成绩背后,是营销体系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蜕变,是客户体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共鸣”的升级,更是合资车企在新竞争格局下“破局重生”的范本。

放眼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只会继续加速。当“向外”的路越走越窄时,一汽奥迪的实践已然证明:向内突破的深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敢于重塑自我的勇气,才是穿越周期的竞争力。

这不仅是一汽奥迪写给自己的突破密码,更是写给所有变革者的启示录。【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行业解读 # 奥迪 # 一汽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