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为什么问界M9能火,享界S9不行?
2025-10-30 19:11 4802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在当今中国高端车版图上,鸿蒙智行确实做到了“独一档”。10月28日,鸿蒙智行官方宣布,问界M9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25万辆,创下50万级车型交付纪录。

不过,问界M9的成功经验并未被矩阵内所有车型自然复制。10月27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宣布,新款享界S9将于11月上市。结合申报信息来看,新车在外观上有所调整,但动力与车身尺寸等核心参数与现款基本一致。

从时间线来看,2024年8月,享界S9纯电版上市,定价39.98万至44.98万元;今年4月增程版推出,将门槛下探至30.98万元。然而,从销量表现来看,除今年6月一度月销量冲上4000辆,其余月份大多停留在一千至两千辆水平。

这并非技术上的问题。从配置上来看,享界S9并不逊色于问界M9,真正的差距在于二者身处的市场环境并不相同。

问界M9是降维打击,享界S9同级搏杀

问界M9不仅是鸿蒙智行最成功的车型之一,也是中国品牌冲击高端化的代表之作。自2023年发布以来,M9长期“霸榜”50万元以上市场销量冠军。

与此同时,理想L9在同一价格带同样取得稳健表现,腾势N9、极氪9X等新玩家也在陆续加入豪华全尺寸SUV阵营。

这种成功的背后,与产品的“空缺”有着密切联系。在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之前,高端全尺寸SUV几乎只能在宝马X7、奔驰GLS等进口车型中选择,价格动辄百万级,国产可选项几乎不存在。

然而,中国市场对于大车的需求从来都存在。在人均机动车保有量相对较低、部分大城市牌照与使用成本较高的现实下,许多家庭无法轻松持有多车,因而更倾向“一车多用”的大空间车型,以覆盖多人出行、长途自驾等场景。而国产全尺寸SUV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并迅速迎来爆发式增长。

更关键的是价格锚点的重置。M9在车身尺寸与豪华配置等方面不输奔驰GLS、宝马X7等车型,但定价却切入了以宝马X5为代表的中大型豪华SUV区间。这意味着,用户购买一辆全尺寸豪华SUV的门槛瞬间下降一半。

也正是依靠着这种“降维打击”,才迅速激活了潜在需求,并把销量做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把视角拉回享界S9,它所面对的完全是另一种市场环境。从尺寸到定位,S9对应的是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这些豪华中大型轿车。

而在价格层面,S9与优惠后的“56E”高度重叠,并未形成类似M9那样的“降维打击”。甚至对比部分二线豪华品牌的中大型轿车,S9的价格还会更高一些。

换句话说,M9能大获全胜,与降维打击以及市场空白有着密切关系。而S9正在直面同级同价位的豪华品牌产品,展开一场“贴身近战”。两者处境不同,成功路线自然也无法直接复制。

现实挑战:行政级轿车需要赢得“信任”

在传统豪华轿车的竞争中,享界S9面对的不是技术上的挑战,而是用户决策逻辑上的门槛。

全尺寸SUV的核心用户以家庭为主,购车时会更优先考量安全、空间与舒适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对价格敏感度更高。在这一赛道上,国产品牌凭借电动化与智能化两把“尖刀”,把产品力做到了可与传统豪华正面掰手腕的水准,且价格更加实惠。

行政级轿车的消费逻辑却截然不同。这里的关键并非“实用价值”,而是“体面与稳妥”。车辆在相当程度上要充当车主或企业的“形象代言”,向外界传递稳定、可靠、有品味的信号。由此带来的决策特征是更保守——选择一个尚未经受长期市场检验的新品牌与新的能源形式,并不符合这一市场用户的普遍偏好。

从此前的传播与宣传来看,享界曾试图让S9对标更高一级的奔驰S级。从功能性与体验看,S9在二排空间、乘坐舒适与后排功能上的确拿得出手。但S级提供的不仅是更舒适的舱内体验,还包括更大的体量气场、更长的历史积淀与更广的高端场合可见度——这些共同构成了“体面”的要素。

行政级轿车的核心竞争力,本质是一种可被感知且可被验证的“信任”。这份信任包含对产品可靠性的信任、对品牌社交价值的信任以及对车辆资产属性的信任。前两层靠时间与口碑沉淀,第三层则会在保值率上得到量化呈现。

由于享界S9的保有量仍小、流通性较弱,短期内保值率表现难以与传统豪华对等。对偏稳健的行政用车用户而言,较低的保值预期不仅提升了全生命周期的持有成本,更会被解读为“缺乏市场认同”,从而增加决策阻力。

没有规模销量,就难以建立信任与更合理的保值率,但缺乏信任与保值率背书,又难以获得销量规模。这一“恶性循环”并非一朝一夕可破,但在短期内享界也并非毫无办法。

例如,推出残值承诺或回购机制;与企业机构合作,增加在礼宾场景的露出;围绕行政用车需求优化品质与服务等,均能为改善用户信任与保值率做出贡献。只有当用户的信任被逐步补齐,技术与体验的优势才有机会进一步发挥。

写在最后: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凭借技术与性价比扩大市场份额。但在最讲“体面”的行政级轿车市场,享界S9要赢,不在于堆料比参数,而在于创造新的价值维度,降低用户做决定的难度。与其挑战旧规则,不如用“科技豪华”“安全豪华”等优势,去重写规则。

这不仅需要享界S9在参数上更领先,同时也需要其将参数落地在行政场景中。通过场景的塑造,让外界真正了解到这款车的价值所在,并沉淀为能够被广泛认可的价值共识。

归根到底,享界S9不缺技术,但缺乏时间积累。行政级轿车是长期主义的赛道,只能通过时间与产品力,去将新的规则逐步兑现,赢得市场与用户的信任。

# 行业事件 # 鸿蒙智行 # 宝马 # 享界S9 # 宝马X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