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3000万辆!一汽-大众创下中国乘用车企里程碑
2025-10-31 11:22 2808次阅读

星车场

一个有灵魂的有趣的说车账号

一汽奥迪A5L在长春生产基地缓缓驶下生产线,标志着中国乘用车企首次突破3000万辆产销大关。10月30日,一汽-大众长春基地迎来历史性时刻:第3000万辆整车——一辆灰色的一汽奥迪A5L正式下线。这使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从1991年第一辆汽车下线,到如今突破3000万辆,一汽-大众用34年时间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跨越3000万辆里程碑

在长春生产基地举行的下线仪式上,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中国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等政府及企业高管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仪式现场,胡玉亭向一汽-大众历任领导及员工代表颁发奖杯,表彰他们为这一成就做出的贡献。中国一汽总经理刘亦功表示,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体现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优势和旺盛活力”。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现代化的引路者,一汽-大众从零起步,如今已拥有5大整车制造基地。

34年发展历程

回望一汽-大众34年发展轨迹,其增长速度不断刷新。从1991年生产第一辆汽车,到2004年突破100万辆,一汽-大众用了13年。从100万辆到2014年第1000万辆下线,用时不到10年。从1000万辆到2020年第2000万辆下线,用时不到6年。而从2000万辆到3000万辆,仅用了5年多,展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本土化深耕与市场信赖

一汽-大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深耕本土化战略。中国一汽总经理刘亦功指出,这一成就彰显了我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3000万辆不仅是产业数字,更是市场信赖的体现。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覆盖30多款车型,形成了庞大的产品矩阵。2024年,一汽-大众年销量超过160万辆,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市场。

电动化转型加速

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一汽-大众正积极转型。根据规划,从2026年起,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新增11款新能源车型。其中10款为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等多种技术路线。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贝瑞德强调:“从2026年起,我们将与一汽-大众共同推出超过10款新能源车型”。一汽-大众已在多个技术路线提前布局,包括L2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4纳米制程芯片等智能技术。

合资模式的新篇章

一汽-大众的3000万辆成就,也为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范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认为,这充分说明以德国大众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正在加速与中国市场同频发展。付炳锋表示,合资企业可“依托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与活跃的创新生态,在全球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 ‘中国创造,反哺全球’ 的目标”。近年来,外资车企正从“生产制造本土化”向“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本土化”深化,构建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总结

3000万辆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就,更是中国汽车产业改革开放的缩影。一汽-大众的成长轨迹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之路深度融合,证明了开放合作是产业进步的必由之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这个里程碑既是终点,更是起点。站在3000万辆的新起点,一汽-大众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探索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行业解读 # 大众 # 奥迪 # 捷达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