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周斌暗讽行业乱象,能否换来北京现代EO羿欧的成功?
2025-10-31 18:33 5905次阅读

车界

购车误区、用车窍门、导购分析、行业动态,以第三方身份服务消费者的专业新锐自媒体。

在我看来,北京现代太需要一款爆款车型了!所以以至于在EO羿欧的发布会上,北京现代副总周斌开始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吐槽。

在前两天进行的EO羿欧上市发布会上,北京现代周斌向车市营销乱象“开喷”,直指部分车企用“遥遥领先、反复洗脑”等营销话术抢占消费者心智,成为了车市乱象。

在我看来,周斌的吐槽确实有一定道理,诸如上图的问题在车市确实存在,也被很多人尤其是媒体和业内人士所吐槽,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话由周斌在新车的发布会上说出来,却少了几分底气与信服力,甚至会让人觉得周斌如此用力过猛,是在做“争议营销”。

我之所以有这种看法,也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周斌的发言虽然尖锐,但是北京现代销量和其在国内的市场地位却“扛不起大旗”。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销量数据显示,北京现代今年1-9月累计销量不过8.8万辆上下,月均销量万台左右。

而在2020年,北京现代也曾有过年销50万辆之上的辉煌时刻,而2024年其销量已经跌至15万辆上下,虽然现代在全球市场依然是世界前三的销量集团,但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北京现代已经没落。

其二则是,个人认为,在新能源方面,周斌虽然吐槽了部分车市乱象,但北京现代自己在新能源车方面其实也并不是“优等生”。本身北京现代在新能源车市场的份额就不高,拳头产品销量也并不出色。而此次推出的EO羿欧则是基于现代汽车2021年量产的IONIQ 5平台升级而来,其诞生平台E-GMP在多年前就已经公布,而在新能源车日益内卷的今日,北京现代才将其推向国内市场,似乎有些晚了。

具体到产品来看,EO羿欧售价11.98万起,整车尺寸4615/1875/1675(1698)毫米,轴距2750毫米,全系标配18英寸低风阻轮辋,搭载了27英寸一体式中控屏,配备了8295P座舱芯片,看上去似乎还不错,但实际上这样的产品力和价格在同级车型中其实并不具备什么稀缺性,包括铂智3X、深蓝S05、甚至元PLUS都将是该车的强劲对手。

而且该车CLTC续航722公里的车型需要额外付费2万元选装88.1千瓦时容量电池,并且若选装双电机四驱和88.1千瓦时容量电池(四驱仅此一种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590公里,其电池则为弗迪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组,而在加上选装的价格后,新车高配车型的性价比优势能否获得市场认可,也需要观察。

拉开距离观察,尽管北京现代对目前新能源车的乱象进行了抨击,但北京现代自身的产品品质如何?车机表现如何?耐久性如何?都需要时间和市场验证。其自身也恰恰缺乏新能源领域的口碑积累。

消费者更无法从一款新车上直观感受品质,在北京现代此前尚未推出成功的新能源车型证明自身实力的背景下,其标榜的品质标签也难以快速转化为购买力。反观其批评的部分车企,虽营销套路受诟病,但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等方面仍有亮点,这也就让周斌的言论难以获得全网认同。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北京现代周斌的言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行业乱象的 “遮羞布”,对推动行业回归理性、规范营销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北京现代而言,对行业的尖锐批评并不能补齐自身的短板,新能源赛道的竞争终究是产品力、技术研发、渠道服务的综合比拼。若想真正赢得市场,北京现代更需要做的是:用 EO 羿欧的实际交付质量兑现 “品质承诺”,补齐新能源技术短板,重构品牌信任,而非依赖 “吐槽同行” 制造话题。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所涉及销量数据来源于乘联会或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行业综合销量数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如有错误请联系删除。本文作者蓝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新车前瞻 # 比亚迪 # 元PLUS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