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夏普造车:一场迟暮贵族的仓皇豪赌
2025-11-04 16:27 6338次阅读

车驰神往

《车驰神往》擅长以独到的文字、视频和观点,为车友们传播最有趣的汽车文化和最新鲜的汽车**。

二十年前,夏普还是我父母那代人结婚时“咬碎了后槽牙”才敢搬回家的奢侈品牌。如今,这个曾经的“液晶之父”却宣布要跨界造车,计划在2027财年推出其首款纯电动MPV—LDK+。


这家成立于1912年的日本电子巨头,在电视机、液晶面板领域曾推出多项开创性成果,被誉为“液晶之父”。但今非昔比,根据RUNTO公司发布的报告,包括夏普在内的四大外资品牌在中国电视市场“合计市占率不到5%,长期处于市场底部”。


夏普的衰落并非突如其来。2023财年,夏普合并净亏损高达1499.80亿日元,而上一财年更是净亏损2608亿日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夏普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全面溃败。全球液晶电视市场中,夏普早已被挤出一线阵营。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前五位是三星、TCL、LG等品牌,夏普则被归入“Others”之列。曾被誉为“液晶之父”的夏普,其核心业务如今成了最大的负担。夏普公司坦言,支撑公司经营的液晶面板市场因不景气而萎缩,公司希望将电动汽车培育为新的业绩支柱


在2024年9月的技术展示会上,夏普首次推出了电动概念车型“LDK+”,这款车由夏普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及日本初创电动车公司FoloFly合作开发,夏普将其称为“只有家电制造商才能打造的客厅式座舱”。概念车配备了65英寸巨屏,可把车辆变成沉浸式家庭影院或儿童娱乐房,甚至还能用于远程办公。更夸张的是,概念车内置了蓄电池和太阳能板,能够连接家庭电力系统,在家庭遭遇停电时充当“超大号充电宝”为住宅供电。为实现量产,新版概念车已有所妥协,舍弃了原型车上那块65英寸巨屏,改为在后排座顶安装投影仪和可收纳的幕布屏。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夏普规划中的销售渠道。据报道,夏普打算打破传统4S店模式,转而通过电子卖场和住宅建造商等渠道销售新车。这一场景令人啼笑皆非:消费者在电器城挑选电饭煲,顺便被推销一款纯电动MPV,还附赠空气净化器。夏普似乎忽略了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的特殊性,把买车这件需要慎重决策的事情,简化成了像买家电一样的冲动消费


夏普并非第一个跨界造车的家电企业,但这条路上的失败案例远多于成功故事。全球吸尘器巨头戴森曾投入重金造车,但2019年突然叫停项目,坦言“商业上行不通”而退出。索尼的案例同样具有警示意义。2022年,索尼与本田汽车合资成立了索尼本田移动出行公司,计划发挥双方所长共同打造智能电动车。然而两年多过去,这一项目仍在烧钱投入阶段。索尼本田移动公司最新财报披露,该合资企业在截至2024年3月的财年中营业亏损高达520亿日元,同比亏损扩大逾1.5倍,而且已连续两年零营收。索尼和本田投入的真金白银尚未带来任何市场回报,所有开支都是两大母公司在输血维持。


如今的电动车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卷得都快出火星子了。小米的雷军带着SU7杀进来,手握亿万米粉,自带流量,还有一个“人车家全生态”的故事。而夏普有什么?只有那点遥远的品牌记忆和日渐淡薄的情怀。夏普计划将这款电动车率先在日本市场推出,随后推广至东南亚等地。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日本市场的电动汽车渗透率仅为1%,这虽然意味着市场潜力,也反映了日本市场电动化进程的缓慢。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一针见血地指出:“夏普家电业务持续下滑,市场表现不佳,所以富士康就想借助该品牌来造车,但很难有好的市场前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夏普的造车计划,更像是母公司富士康造车梦的延续。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曾高调宣称,目标是到2025年为全球5%的电动汽车提供代工制造。然而富士康的造车路同样坎坷。2025年8月,它宣布将原本计划用于电动汽车生产的美国俄亥俄州洛兹敦的旧通用汽车工厂出售。


主编点评


在电动汽车这片血海里,夏普面临的不仅是如狼似虎的竞争对手,还有自身的技术短板、渠道迷思和品牌老化。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想起那句残酷的箴言: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 行业解读 # 本田 # 普面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