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能只是在一旁观望,我们面临的挑战很清晰。中国的速度很快,年轻人对豪华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对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体验要求更高。”在11月5日的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开幕式上,保时捷全球CEO奥博穆这样直白地说道。这是这位保时捷和大众集团双料CEO在保时捷的最后一段任期。其表示,这将是以保时捷CEO身份最后一次来中国,而他仍在努力升级保时捷的研发布局和研发模式。
在保时捷百年的历史上,其一直仅有位于德国魏斯阿赫这一个研发中心,而现在保时捷将设立第一个德国之外的研发中心。“这体现出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一个坚定的承诺,我们将持续地去耕耘中国市场。”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兼负责研发的董事成员施德纳在与明镜pro交流的时候如此表示。除了奥博穆,在开幕式当天,多位全球董事会成员悉数出席,这彰显出该研发中心的战略重要性。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坐落于上海虹桥商务区,这个全新的中国研发中心拥有专业试制车间和人机交互实验室等,包含保时捷中国技术部、保时捷工程和保时捷数字科技,整合为一个拥有更高自主权的综合实体。目前已拥有一支超过300名工程师的核心团队。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保时捷充分放权给中国研发中心,其拥有“研发、采购与质量”的“三位一体”的独立权。

奥博穆表示,希望通过该中心的成立,让保时捷在中国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敏捷性,回应中国客户的期待。“我们必须要跟上这种变化。”奥博穆说。在研发中心,保时捷已经展示了搭载专属于中国的全新一代信息娱乐系统的车型,该系统由本土团队主导开发,深度融合前沿科技与保时捷设计基因,计划于2026年中起搭载于多款保时捷车型。据悉,该新系统首次引入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语音助手与3D车辆展示功能,并与中国主流数字生态深度集成。
随着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保时捷最近十年一直在加码中国市场的研发。其中,标志性事件是2014年设立保时捷工程上海办公室,并于2022年拓展北京分支;2019年,保时捷中国成立数字化部门,之后于2021年初独立为数字科技公司;2022年,保时捷研发中国分支投入运营,进一步强化了对本土消费趋势的聚焦。不过,由于中国的数字化迭代速度已经远超欧洲,消费者对产品的智能化要求也更高了,这使得保时捷再次调整在中国的研发力量。

实际上不仅仅是保时捷,欧洲多个车企已经在中国全面建立了各自的研发中心。在这之中,有三种典型的模式:
其一、以大众、丰田为代表,通过投资本土企业,按照中国自主和新势力的打法,打造本土的研发能力,这种研发能力的建立基本是完全放权给中国市场的研发,仅在质量标准等关键参数上进行控制。
其次,以奔驰宝马为代表,升格中国研发中心的地位,将智能化、新能源的研发同步在中国进行。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打造出适应本土的智能化和新能源产品。但是,这种模式下的中国研发中心成为了其全球研发中心的重要构成,并要求回馈总部,进行双向互动。
第三是以雷诺等为代表的企业。这些企业甚至在中国没有生产基地,但依然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其目标是借用中国的快速研发和低成本的材料,在中国研发车型,大幅度降低成本。而后将产品在中国之外的市场销售。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在产品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在中国进行无效竞争,同时也通过田忌赛马的模式实现了成本收益的最大化。

保时捷高层坦言,至于中国研发中心它到底以怎样的模式去运营、与魏斯阿赫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互动,并没有设定特别明确的模式。施德纳认为这才是中国研发中心的特点所在。“保持最大的灵活性。”其表示。比如在信息娱乐系统上,其在中国采用了与合作伙伴从0开始的自主研发,而另一方面其在AI、生态搭建、研发速度和新机制搭建等方面,也在吸收中国的经验,并反馈德国研发总部。
“我们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模型和榜样,让全球去学习和借鉴。”施德纳说。但由于没有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保时捷对于扩大或者再升级中国的研发中心,持谨慎的态度。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车辆信息技术的董事夏恪涵说,魏斯阿赫的研发中心至今在很多方面依然保持领先,比如技术基电和专业的技术能力等核心领域是领先全球的。他强调,保时捷在未来汽车的研发当中,根本的原则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和消费者的角度去出发,要给消费者最好的产品。
“如果中国的某一个技术实现了全球领先,我们就会去中国汲取。如果是魏斯阿赫引领的,那么我们就从这个德国这个研发当中去获得。这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灵活的一种研发方式。”夏恪涵说。也正是如此,中国研发中心的设立,除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之外,也是保时捷在转型上不得不进行的改变。因为,目前最好的AI技术和新能源产业链技术大都在中国市场,而且中国市场的技术迭代非常快。

对于保时捷而言,其清晰地认识到消费者对保时捷电动车的高期待。“通过MACAN纯电版,我们获得了很多数据,我们能够感受到消费者是期待保时捷的纯电车型的,他们对我们有非常高的期许。”施德纳说。这也是保时捷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在体验上给予与消费者期待相匹配的产品。在电动车上,已经处于“廉价马力”时代,保时捷必须要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定位和产品特色——也就是说,保时捷的操控在电车时代如何发挥出更好的吸引力。
尽管受到了很多新品牌的挑战,但情况似乎正在好转。一些将操控、速度作为自己标签的新品牌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沉淀,多次出现了事故,这使得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怎样的电动跑车才是好产品。保时捷认为,操控依然会是保持核心的产品特色,而所有的新技术都将为此服务,去放大这个保时捷的核心品牌特色。“这些基础我们是不会去妥协的,这也是真正驱动消费者去购买保时捷,而不是购买其他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夏恪涵说。
不过,在除了跑车之外,保时捷将强化SUV和四门轿车等产品的舒适性。“舒适性、智能座舱的体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正越发重要。”施德纳说,在这些配置上,保时捷会做充分的考量,并积极地将其融入未来的产品规划之中。毫无疑问,保时捷当下正处于转型的阵痛之中,但一台拥有保时捷DNA的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当下消费者所最期待的。所有的“平替”都会如过眼烟云,你仍需要一辆真正的保时捷。
相关车系
推荐
10.59万元起!第五代瑞虎8用电感体验重新定义家庭SUV
汽车点评AC
地平线HSD实测,15万级的“高阶智驾”真能打?
汽湃
锐胜M8预售16.98万起,四大越级优势让30万级体验触手可及
汽湃
当一线豪华品牌4S店开始退网,这难道都怪造车新势力吗?
邱小铖
充电快、颜值高!星海S7 800V超快充版开启预售
汽车爆米花
一汽-大众与大众汽车集团在进博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车印记
解锁纯电架构新可能 浩思动力 C15增程器重磅登场
车市生活
破局6万级纯电车同质化:2026款纳米01的″务实派″答案
爱车联播MPV市场实干家,北汽锐胜M8预售,16.98万起
大侠上车
埃安i60正式开启预售,增程版12.68万起
第一车堂
乘龙翼威2大电量轻卡:双11城配抢时效、降成本好帮手
X车世界
想要突围不容易?锐胜M8开启预售,16.98万起
车界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