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当一线豪华品牌4S店开始退网,这难道都怪造车新势力吗?
2025-11-06 14:43 2521次阅读

邱小铖

生活探享家,分享有趣、有料、有价值的内容

刚听说老家又有两家一线豪华汽车品牌即将退网的消息,有一点惊讶。惊讶的点是,这两家4S店背后有着跨国资本投资,实力超群。但回头看如今的汽车市场环境,一线豪华品牌4S店退网好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当保时捷、奔驰、宝马等品牌在华经销商网络加速收缩,当头部经销商集团批量关闭豪华品牌门店,当“退网潮”成为行业关键词,舆论将矛头指向造车新势力时,这场危机的真相远比“新旧势力之争”更复杂。

豪华品牌经销体系的“血崩”前夜

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全国4S店退网数量已突破4400家,其中豪华品牌占比超20%。广汇汽车作为曾经的“4S店之王”,2025年1-7月被取消授权的门店达517家,旗下29家奔驰4S店全部关停;览海汽车集团因12亿债务危机,9家宝马4S店被集体摘牌。这些案例揭示一个残酷现实:资金链断裂已成为豪华品牌经销商的“集体绝症”。

根源在于三重压力:其一,库存系数长期高于警戒线,2025年9月全国库存总量达304万辆,经销商被迫降价清库,单车利润倒挂成常态;其二,价格战导致“卖一辆亏一辆”,宝马曾公开退出价格战以稳定渠道,但市场已陷入“不降价等死,降价找死”的死循环;其三,新能源品牌对燃油车市场的挤压,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45%,传统豪华品牌客流量同比下滑30%。

头部大集团的“断腕求生”

当豪华品牌经销商集体陷入亏损时,中升集团的转型路径提供了另一种可能,2024年底拿下48家鸿蒙智行门店授权,2025年计划将50家宝马、奔驰门店改造为问界、阿维塔体验中心。其逻辑清晰:新能源品牌终端成交均价保持高位,且无库存压力。以鸿蒙智行为例,2025年1-11月交付量近40万辆,问界M9单车型均价超50万元,经销商毛利率比传统豪华品牌高8-10个百分点。

这种转型并非个例。永达集团2025年底前将开设15家鸿蒙智行网点,2026年一季度目标突破30家;阿维塔、腾势等品牌通过“直营+经销商”模式,以优惠政策吸引BBA优质经销商加盟。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品牌经销商网络扩张速度是传统品牌的3倍,而豪华品牌经销商转型新能源的比例已达37%。

存量市场下的“鲶鱼效应”

在汽车市场的存量竞争时代,市场格局正经历着颠覆性的转变。2025年豪华车市场总量虽未出现明显萎缩,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份额却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从2020年的8:2急剧转变为4:6。这一数据背后,是消费者购车偏好的深刻变化。

新能源品牌通过直营模式重构了消费场景,打破了传统4S店长期以来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在传统4S店模式下,消费者获取车辆信息的渠道相对有限,主要依赖于销售人员的介绍和宣传资料。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可能会夸大车辆的优势,隐瞒一些不足之处,导致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处于信息劣势。

新能源售后市场对传统4S店售后体系的冲击堪称致命。从保养项目来看,电动车的结构相对简单,保养项目比燃油车减少了90%。燃油车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机滤、空气滤清器等,而电动车则不需要这些常规的保养项目。电动车的保养主要集中在电池检测、电机检查、轮胎保养等方面,保养频率和复杂度都大大降低。

这种售后市场的变化导致4S店赖以生存的售后利润被腰斩。传统4S店的利润来源主要分为新车销售利润和售后利润两部分,其中售后利润占比通常较高。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4S店的售后业务量大幅下降,售后利润也随之锐减。许多4S店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提高售后服务的价格,但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导致客户流失。

传统豪华品牌的“信任危机”

当经销商面临生存压力时,消费者成为最终买单者,一系列损害客户权益的行为不断上演,引发信任危机并形成恶性循环。2025年2月,某豪华品牌车主曝光保养费用从1000元飙升至5500元,附加项目包括“积碳清洗”“发动机深度养护”等非必要服务。原本常规的保养项目,被经销商巧立名目,强行捆绑销售高价服务套餐。一些原本简单的更换机油、机滤等基础保养,价格也大幅上涨,让消费者对4S店的信任大打折扣。

北京某宝马4S店在闭店前,强行推销1.5万元“双保无忧”套餐,声称购买该套餐可享受多项优惠和保障。然而,闭店后却拒绝兑现质保承诺,344名车主损失超500万元。不仅如此,许多4S店在续保环节,利用消费者对保险条款不熟悉,强制搭售一些不必要的险种,或者提高保险价格。消费者为了车辆能正常享受售后服务,往往只能无奈接受,但内心的不满却在不断积累。

曾经,4S店为了提升客户体验,会为前来保养、维修的客户提供免费的客户餐,餐食质量也较为可观。然而,随着经营压力增大,许多4S店开始在客户餐上做文章。有的将原本丰盛的餐食换成简单的盒饭,菜品质量大幅下降;有的甚至直接取消了客户餐服务。这种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让消费者感受到4S店服务态度的转变,进一步降低了对4S店的好感度。

有数据显示,豪华品牌4S店客户流失率从2020年的12%攀升至2025年的31%,而新能源品牌客户复购率达65%。消费者对4S店的信任一旦受损,就会选择用脚投票,转向其他服务更好、价格更合理的渠道。这种信任危机的恶性循环,让4S店的经营雪上加霜。

传统豪华品牌4S店出路何方?

在行业洗牌的浪潮中,部分经销商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探索生存之道,以下几种转型路径为传统豪华4S店提供了发展方向。比如某汽车集团将传统4S店改造为“mini版4S店”,保留核心售后功能,削减展厅面积30%,运营成本降低45%。这种模式在三四线城市快速复制,2025年其轻资产门店占比已达60%。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场地租赁、装修以及人员配置等成本,轻资产化运营让4S店能够在市场低迷时期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同时,将更多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核心售后业务上,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客户粘性。

面对主机厂对售后业务的管控,部分经销商推出“去品牌化”售后中心。例如,某传统豪华品牌4S店转型问界门店后,仍为原品牌车主提供维修服务,但通过“双保无忧”套餐、洗美连锁等创新业务,将售后毛利率从28%提升至35%。售后独立化运营使得经销商不再过度依赖单一品牌的售后业务,能够拓展更多的客户群体。通过提供专业、优质的售后服务,打造自己的售后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创新业务模式的引入,如推出各种售后套餐,能够增加客户的消费频次和金额,提高售后利润。

传统豪华品牌4S店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例如,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实现线上预约保养、维修、购车等功能,方便客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和行为,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营销方案。同时,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内部流程,提高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环节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除了传统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传统豪华品牌4S店可以拓展增值服务,如汽车金融、二手车置换、汽车改装等。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汽车金融方案,增加客户购车选择。开展二手车置换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新车销售。提供汽车改装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后扯扯

当我们将镜头拉远,会发现豪华品牌4S店退网潮的本质,是汽车产业从“产品中心主义”向“用户中心主义”的彻底转型。造车新势力带来的不仅是能源革命,更是渠道革命、服务革命、数据革命。在这场变革中,传统经销商的困境恰恰印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快反应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危机未必是坏事。当4S店被迫从“销售导向”转向“服务导向”,当售后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当客户满意度成为生存底线,中国汽车市场的成熟度或许正迎来关键跃升。而对于行业参与者,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是像广汇汽车那样被时代抛弃,还是像中升集团那样主动进化,答案将写在每一个经销商的转型选择中。你认为呢?

# 腾势 # 鸿蒙智行 # 腾势 # 问界M9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