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亚迪二次征战东京车展的新闻近期持续发酵,多款新车集体亮相引发热议。
其中,专为日本市场定制的纯电动微型车BYD RACCO尤为抢眼,不仅吸引了当地媒体的密集报道,更让日本汽车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精准破局:用“本土形态+中国内核”直击需求
BYD RACCO的诞生,源于一次偶然的市场洞察。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在成田机场驻足时,被停车场里随处可见的四四方方微型车触动,这也埋下了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K-Car的种子。
K-Car作为日本的“国民车”,特指符合长宽高不超过3.4m×1.48m×2.0m标准的微型车,其年销量常年稳定在150万辆左右,占日本汽车总销量的35%-38%,市场根基深厚。

这款“日本特供”车型,巧妙地用本土消费者熟悉的产品形态,搭载了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技术。与日产Sakura等本土主流纯电K-Car相比,BYD RACCO的充电效率实现翻倍,还配备了热泵空调提升实用性,空间设计上的双侧滑门与短前后悬组合,让日媒纷纷称赞其空间利用率甚至超越了本田N-Box。
科技配置方面,悬浮式中控屏与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加入,为K-Car用户带来了越级体验,而价格层面同样具备竞争力,基本款补贴后售价约214万日元,长续航版补贴后260万日元,与日产Sakura的253万日元处于同一价格带,综合产品力的优势让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市场铁律:日本车市的“排外基因”与封闭壁垒
日本汽车市场长期被称为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其排外性与封闭性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数据支撑。目前,外国品牌在日本的市占率不6%,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2.8%,其中纯电动车占比更是低至1.7%,远低于中国和欧洲市场。
当时日本为扶持本土汽车产业,对进口小型轿车征收40%的高额关税,发动机关税也达 30%,再加上一系列非关税壁垒,成功将美国汽车挤出市场,也阻挡了欧洲品牌的进入。
这一政策不仅为丰田、日产等本土企业赢得了成长时间,更培养了日本消费者“买国货”的固有认知。即便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取消了汽车进口关税,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兴趣依然低迷,德系品牌凭借多年深耕仅占据部分高端市场,美系车年销量仅剩约1万辆且多为JEEP,就连特斯拉也未能如愿打开市场。2014年马斯克曾高调宣布日本将成为特斯拉全球重要市场,但2024年其在日销量仅5600辆,直到 2025年9月才创下1471辆的月销峰值。
更值得注意的是,K-Car市场70多年来始终是日系品牌的 “100%自留地”,这类车型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极致实用,考验“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力,外国品牌难以企及,比亚迪此次进军该领域,相当于直接挑战日本汽车产业的核心优势地带。
深层挑战:中国车企出海日本的隐形门槛
外国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坎坷经历,背后是国土条件、能源结构、社会制度和产业生态共同编织的现实网络,这也是中国车企需要跨越的深层挑战。日本汽车市场在长期封闭发展中,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标准和模式,与外部缺乏兼容性,独特的车检制度、对车辆细节和售后服务的苛刻要求,以及标志性的“跪式服务”,都让外来品牌难以快速适配,这种使用习惯上的“加拉帕戈斯化”成为重要门槛。

能源与基建的现实制约同样不容忽视,日本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福岛核事故后电价大幅上涨,当前民用电价是中国的3倍之多,高昂的充电成本降低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而不足5万个的充电桩数量(目标2030年增至30万个),也进一步制约了纯电动车的普及。
除此之外,日本汽车产业采用垂直整合体系,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形成了利益深度绑定的封闭联盟,外来品牌想要进入,不仅要面临产品竞争,更要突破这套盘根错节的商业网络,渠道建设成本极高。
破局之道:耐心与诚意铺就的长期赛道
面对日本市场的多重壁垒,中国车企并非没有机会。当前日本本土巨头在纯电领域转型迟缓,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比亚迪的实践已经给出了部分破局思路,深度本土化的产品策略让K-Car这种核心细分市场切入比泛泛布局更具穿透力,而中国电动车的产业链与成本优势,也成为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
但更关键的是长期信任的构建,比亚迪邀请日本明星长泽雅美代言,通过“也许还不错,比亚迪!”的温和表达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承诺灾害时用电动车为关键设施提供紧急电力,这些举措都在逐步扭转“中国制造”的旧有印象。
不过,日本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建立在数十年的可靠性与售后服务之上,这需要中国车企用时间来持续证明。此外,融入日本的销售、服务与二手车流通体系,是实现市场深度渗透的关键,比亚迪与永旺的合作是一次有益尝试,但长远来看,构建独立完善的生态体系仍需持续投入。
中国汽车进军日本,从来不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而是一场关于耐心与诚意的马拉松。成功的标志不在于短期销量的突破,而在于让“中国品牌”成为日本消费者购车时的可信赖选项。
当中国车企真正读懂日本市场的独特性,并用产品实力、服务诚意和长期坚守回应这份独特,日本车市的“铁板”终会被融化,为中国汽车全球化开辟新的航道。
推荐
智己背水一战,新车预售30分钟小订8千台,硬刚理想L9有戏吗
车之养护
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上市 29.98万元-32.98万元!
BigDriver
36.98万元!探险者昆仑穿越版 推出,昆仑谱系实现5/6/7座全覆盖
汽车天涯01
江淮汽车营收同环比双增 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
车视头条
颜值即正义,超充显实力!星海S7 800V超快充版开启预售
汽车头条
新车|全新坦克 400 上市 24.98 万起 开启潮酷越野新生活
80君的汽车视野
预售价35万元起,小鹏X9增程版将于本月上市
扉旅汽车
36.98万元!福特探险者昆仑穿越版上市,“越”力升级
车哆哩
中国人保携手青阳成强汽车购车嘉年华
富车人
中国人保携手青阳盛华汽车购车嘉年华
富车人
国际大牌越野的配置及边界,正在被国产品牌重新定义
新能源行业观察
年轻人的潮酷装备, 全新坦克400正式上市 24.98万元起!
W动力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