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140亿港元的“车企IPO之王”,在资本市场首日破发,昔日“华为最亲密伙伴”正在众多兄弟品牌包围中显露疲态。
11月5日,赛力斯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此次IPO募资净额高达140.16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
公开数据显示,赛力斯此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约133倍的超额认购,吸引超过20万份申请,冻结资金超1700亿港元,堪称年内最受瞩目的IPO之一。

然而,资本市场的反应却给这家当红车企泼了一盆冷水——赛力斯港股开盘价报128.9港元,直接跌破131.5港元的发行价,瞬间跌幅达1.98%;开盘后股价一路下探,盘中最低触及118.0港元,较发行价跌幅近10.3%;收盘时虽勉强守住发行价,但市场疑虑未消。截至11月7日16:00时,赛力斯港股股价为114.1元,已较发行价下跌13.23%。
从2020年营收仅143亿元、亏损超17亿元的困境,到2024年凭借问界系列实现营收1452亿元、净利润近60亿元的逆袭,赛力斯的翻身故事本应吸引更多资本追捧。但现实却是,即便顶着“史上最大车企IPO”的光环,也未能掩盖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
资本市场的“矛盾反应”
赛力斯此次港股IPO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矛盾景象。
一方面,IPO认购阶段市场热情高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133倍,融资认购超1700亿港元。此次发行吸引了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等在内的22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规模高达约8.26亿美元,占此次IPO规模的44.95%。
但另一方面,不仅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随后两日也持续低迷。这种矛盾反应背后,是投资者对赛力斯长期价值的深刻分歧。

从表面看,赛力斯的财务数据相当亮眼: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05%至1451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7.2%大幅提升至23.8%。同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成功扭亏为盈,达到59亿元,成为新能源汽车赛道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之一。
但2025年第三季度,赛力斯营收同比增长15.75%,净利润同比微降1.74%,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叠加问界M7/M9生命周期进入中期、新车型M8销量未达预期等因素,市场对其盈利持续性产生疑虑。外部市场上,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理想L系列、小米SU7等竞品加速布局,同时比亚迪等品牌引入华为智驾技术,进一步挤压赛力斯的市场份额。当前市盈率34.32倍处于历史高位,市场对“华为概念”的溢价正逐步回归理性。
同时,在这些光鲜数字背后,赛力斯的资产负债率长期高企,2024年甚至达到87.4%。尽管截至2025年6月30日这一数字降至76%,但仍远高于行业健康水平,为公司的财务安全埋下隐患。
更关键的是,这背后反映出投资者对于赛力斯内在价值的审慎评估。
与日俱增的依赖症
赛力斯的崛起,与华为深度捆绑密不可分。
2021年,面临生存危机的赛力斯选择与华为合作,发布问界品牌。这一合作让赛力斯“起死回生”,但也使公司患上了严重的“华为依赖症”。
财务数据显示,赛力斯向华为的采购额逐年飙升。2022-2024年,赛力斯向“供应商A”(华为)的采购额从58亿升至420亿元,占公司总采购额的14.5%、17.4%及30.2%。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仍维持在营收约三成。

更值得关注的是,问界品牌在赛力斯业务中的收入占比已超过90%。
从2022年至2024年,问界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05亿元、243亿元和1319亿元,分别占赛力斯总收入的60.3%、67.9%和90.9%。这种依赖在赛力斯今年上半年的营收结构中依然没有改变。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曾多次公开强调,“与华为合作是必须干的事儿”。但公司也在招股书中坦言,若问界品牌汽车需求下降或出现负面舆情,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朋友圈”内部的资源争夺
随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赛力斯面临的内部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华为鸿蒙智行已相继推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与江淮合作的尊界及与上汽合作的尚界。
“五界”齐聚,华为的资源不再为赛力斯所独享。

2025年9月的销量数据显示,问界品牌在鸿蒙智行家族中的销量占比已降至76.8%,而其他兄弟品牌合计占据了23.2%的份额。回顾2024年,问界的销量占比一度超过85%,可见其内部份额正被逐步蚕食。
更为严峻的是,华为车BU在今年迎来了重大调整。华为如今的汽车业务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余承东领导的鸿蒙智行-智选车路线,另一条则是徐直军领导的车BU-HI模式。
余承东卸任华为车BU董事长一职,保留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职位,被业界解读为鸿蒙智行与HI模式成为两条并行的轨道,意味着华为开放内部资源,以“左右互搏”之势推进其在汽车产业中的布局——在原有的HI模式之下,对标鸿蒙智行的界字辈,还推出了全新的“境”字辈品牌。从宣传物料来看,首个面世的车型大概率是与广汽合作的启境品牌,之后还有与东风、五菱合作的其他“境”字辈。
有分析认为,问界的销售神话,一定程度上和彼时的市场只有问界一个单选题有关,但当市场充斥着华为的合作伙伴时,单一化模式引发市场对其抗风险能力的担忧;鸿蒙智行生态扩展后,赛力斯所仰仗的华为招牌独特性就会被稀释。
自主品牌发展的乏力
在问界之外,赛力斯其他品牌的发展几乎全面萎缩。
赛力斯在招股说明书中透露,其其他汽车品牌如蓝电等,主要通过经销商门店销售。2022年至2024年,赛力斯其他汽车品牌经销商门店分别为1882家、1317家和400家。
对于2024年的大幅减少,赛力斯解释称是战略性地将重点转向问界品牌。

背靠赛力斯的子品牌蓝电,市场表现持续低迷。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蓝电品牌累计销量仅10853辆,同比下滑30.42%;其蓝电E3、蓝电E5及换代的蓝电E5 PLUS等几款车型中,仅有蓝电E5还维持着月销量2000以内的数据,其余车型均统计为0。
相对于主打中高端市场的问界,蓝电本是赛力斯在新能源车板块的“有益补充”。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蓝电不仅推出新品节奏缓慢,仅有SUV的产品矩阵也十分单一,在同样具有巨大销量空间的轿车、MPV市场均无布局。在品牌力上,蓝电更是表现乏力,虽号称定位中端,但其售价已跌入低端区间——如蓝电E5作为7座中型插混SUV,起售价已进入10万元以内,却仍在市场中未能激起水花。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若无华为加持,赛力斯自身的品牌竞争力十分有限。
技术自主性的缺失
赛力斯与华为的深度绑定曾是它崛起的基石,但这也导致了其在技术研发上的路径依赖。
研发投入的差距直观反映了这一问题。2022年至2024年,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67.8亿、105.86亿和110.71亿,而赛力斯同期仅分别为31.06亿、44.38亿和70.5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在新势力中已属相对较低水平。
若以人均研发产出、电驱与智驾等核心领域的高价值专利占比来衡量,赛力斯的处境更加不容乐观。

赛力斯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根据招股书,赛力斯拟将此次IPO募资净额的70%用于研发投入。研发将围绕三个方向展开:一是升级“魔方”平台架构;二是加大智能驾驶算法与鸿蒙OS座舱系统的投入;三是开发下一代电驱与增程系统。
然而,与华为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决定了赛力斯在核心技术上的自主权有限。在华为的技术体系中,赛力斯更多扮演的是制造载体的角色。从其自身基础来看,以“东风小康”面包车起家的赛力斯,在造车底蕴与技术积淀上,相比上汽、东风和奇瑞等车企,客观上确实存在不小差距。
寻求独立性的努力
面对重重压力,赛力斯也在尝试寻找新的出路。
2024年,赛力斯先后采取了两项重大举措:7月,宣布以25亿元收购华为持有的“问界”系列商标及相关专利;8月,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拟以115亿元收购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
从回购商标到参股引望,赛力斯的战略导向愈发清晰:并非寻求独立,而是要与华为建立更为牢固的共生关系。
这场看似走向“独立”的运作,实则是为了构建更紧密的绑定。

与此同时,赛力斯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曲线。今年10月,赛力斯宣布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布局智能机器人赛道。
在业内看来,瞄准人形机器人赛道,赛力斯此举是为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张兴海的“阳谋”,是让赛力斯不再仅仅是一家“华为概念股”,而是一家真正有潜力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科技企业。当然,短期内尚无法实现商业化的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不可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这仍然只是设想。

在港交所敲钟的荣耀时刻,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或许回想起公司前身“重庆小康工业”的艰难岁月。从生产弹簧与减震器起家,到如今市值突破2100亿元的豪华新能源车企,本应是一段完美的逆袭故事。
然而,港股上市首日破发、随后连续低迷的尴尬表现,暴露出资本市场对赛力斯“华为依赖症”的深切担忧。随着华为“五界”格局的形成,赛力斯在华为体系内的独家光环正逐渐消退。而自身品牌发展的乏力与技术自主性的缺失,更让其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显得后劲不足。港股上市为赛力斯带来了140亿港元的资金储备,但能否借此走出独立行情,其前景仍旧不容乐观。
相关车系
推荐
拒绝平庸!零跑Lafa5为“不将就”年轻人而来 预售10.58万起
车界江湖
零跑Lafa5开启预售 重新定义Z世代“高颜值运动轿跑”新标准
车友公社
岚图泰山11.18上市,新能源造车国家队重塑50万级豪华市场格局
车圈薛可奈
八年进博全勤!大众这次带的“芯”,藏着中国车市的破局密码
My车轱辘
高端新能源内饰设计同质化?看看星途ET5如何玩转车内高级氛围
车市谈
预售价10.58-13.18万 ,零跑Lafa5高能上场
若楠不加糖
零跑Lafa5开启预售:高颜值运动能否打动Z世代?
DearAuto
零跑Lafa5开启预售 重新定义Z世代“高颜值运动轿跑”新标准
梅卿快车道
超智能科技大座驾 29.98万元起腾势N8L重新定义家庭豪华出行标杆
車言道
2026款比亚迪夏广州上市,纯电续航更长,价格更低!
My车轱辘
零跑Lafa5开启预售:“高颜值运动轿跑”只需10.58万起
星车场
比亚迪2026款夏解锁家庭出行“头等舱”体验!
若楠不加糖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