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都快忘了吧?“国七”快来了,这次不仅管尾气,连刹车都不放过
2025-11-09 08:01 2121次阅读

李建红-小李车评

爱汽车、爱驾驶、懂车、懂你!一个历史学硕士的汽车文字!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很多小伙伴已经忘记了几年前“国六”排放刚刚落地时,很多经销商和厂商的慌张样。实际上,在国六落地之后,国七排放也已经在酝酿的路上,而且可以确定的是,相比于当年就被吐槽非常苛刻的国六排放标准,国七排放标准只会更加严苛,对于很多高排放、高油耗的燃油车来说,始终是一个威胁。

今年9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透露:国七排放标准的制定思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从以往的“单车型排放限制”,转化为“单车型排放限制+企业平均排放强度”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这也是国内在汽车领域对限制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里程碑式飞跃。

实际上,国七排放的双轨制和现在国六的单车排放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和之前一样,在国七标准下,单辆车型的尾气管控门槛一定会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作为车企,在发动机燃烧效率、尾气处理等层面,能够实现技术突破,这一点非常重要。

而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则有点像之前的碳排放积分,车企生产和销售了大量的车型,那么这些车型的平均排放标准必须低于一个规定的限值。如果某些车型的排放比较高,那么也会提升整个车企的平均排放标准,所以尽管有些车型的排放水平较低,但是依然可能受到处罚。

其实从国六标准落地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一些端倪了,那就是随着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本质上就是督促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因为随着国六向国七转型,对于排放的水平要求会更高。那么这就要求车企要么大量转型新能源汽车,要么在内燃机燃烧技术上再突进一步,很显然,转型新能源汽车的难度会低很多,内燃机在燃烧效率的提升上,难度还是很大,阻碍还是非常多的。

另一个方面,国七排放新增了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对于那些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力,燃油车销量占比比较高的车企,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原因很简单,前面我们也说了,降低燃油车的排放要比转型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难度上大多了,但是对于很多品牌来说,转型新能源汽车在商业、经营方面的难度,似乎要比突破燃油车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更难,所以当国七排放标准落地之后,这些车企遭遇到冲击会非常明显。

而且国七排放标准的各类要求也更多了,排放限值据说要大幅度收紧,比如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预计将降至30mg/km,相较于国六排放标准降低约60%,这种拦腰砍的标准变化,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而且据说国七标准还要引入刹车片磨损颗粒物等非尾气管控项目,这些要求就更加复杂了,有些车企想要在刹车片的材质上作假,都可能造成过不了国七标准的限制。

所以本质上来说,国七标准虽然还没有来,但是已经不远了,尤其是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相关层面也会更加快速推动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节奏,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正确的,必须要用规则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高品质发展,否则有些车企老是躺在燃油车的功劳簿上,还要取笑新能源汽车厂商……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