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奇瑞汽车不追流量销量,追什么?
2025-11-10 14:08 2304次阅读

汽车K线

汽车K线创始人,专注于汽车领域。

扪心自问,用心,良心。

各路神仙和牛鬼蛇神挤破脑袋也要进入这个产业,可造车的底线究竟是什么?

在资本市场,挂牌不久的奇瑞汽车并没有获得很多券商机构的关注,收获的分析研报也寥寥无几。

可就是这样一家新上市的老牌车企,盈利能力已经大幅领先很多在资本市场深耕多年的上市车企集团。

坦然讲,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还有什么比真金白银来得更让企业和人心里踏实呢?

也许正如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所言,“奇瑞汽车不会被市值所绑架,但会用资本思维推动发展,既要控制好当下的经营质量,也要精准把握未来趋势!”

现在看来,奇瑞汽车没有跑偏。

01

10月31日午间,港股新人奇瑞汽车(9973.HK)披露上市以来首份财报,以一张超预期的三季报成绩单,展示出了中国汽车行业在深度转型和残酷竞争中的韧性。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收入2148.33亿元,同比增长17.94%;期内利润145.01亿元,同比增长28.19%;归母净利润143.65亿元,同比增长28.01%;呈现营收增速高于销量增速、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的良性循环态势。

分季度来看,奇瑞汽车一至三季度的营收分别为682.23亿元、733.79亿元和732.31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亿元、50.55亿元和46.6亿元。

单从这两项关键财务指标来看,奇瑞汽车表现最好的是第二季度(也有可能为冲刺上市牟了劲),第三季度的表现控制在合理波动区间,总体较为稳健。

此外,从行业横向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以近14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规模,仅次于同期比亚迪(233亿元),虽然差距仍然不小,但暂时超过了很多行业同仁。

02

有一点需要奇瑞汽车引起重视,即其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达到82%,处于行业较高水平;相比2024年末的87.9%和2025年中的86.1%,这一数值在收窄,但仍需很大程度改善。

此外,截至2025年9月30日,奇瑞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2.74亿元,相较6月30日425.2亿元增加约168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研发开支达到78.78亿元,同比增长20%。

这份成绩单出炉后,美银证券首次覆盖奇瑞汽车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5元,其预测奇瑞汽车2025年至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7%。

截至11月7日收盘,奇瑞汽车报收30.54港元/股,总市值1773.95亿港元。

03

11月2日,奇瑞汽车发布10月销量数据,为上述这份三季报增添一份有力注脚。

10月,奇瑞汽车销售26.35万辆,创今年以来新高,同比增长2%;前10个月累计销售214.33万辆,同比增长12%,让奇瑞有望跻身中国车企集团TOP5行列。

其中,奇瑞品牌10月销售16.97万辆,同比增长3%,稳住基本盘;iCAR和智界跨步向前,分别销售1.24万辆和1.28万辆,同比涨幅均超过70%,逐渐起势。

捷途品牌虽环比增长4.4%至5.9万辆,但仍不及去年同期的6.3万辆,同比下滑6%;星途品牌压力最大,10月仅销售9494辆,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43%;高端战力仍需打磨。

从集团口径来看,奇瑞集团10月销售28.11万辆,同比增长3.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1.03万辆,同比增长54.7%,首次单月销量突破11万辆;出口12.64万辆,同比增长13%,连续6个月出口破10万辆,且今年累计出口已突破100万辆,达到106万辆。

新能源与全球化,无疑依然是奇瑞汽车的两大重要驱动力。

前10个月,奇瑞汽车新能源渗透率为39.2%,相较前三季度的32.7%进一步提高。

也许不久的将来,能够将“赶了个晚集”逆转成“赶了个大集”。

04

不难看出,现阶段的奇瑞汽车,已经在量与质的双轨道稳步推进。而这背后,离不开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能屈能伸”的韧性。

一方面,这家新技术上车谨慎、宣传不敢得罪谁,自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老牌车企,显示出“胆小“的一面,但这也许正是出于对造车的敬畏,深知造车不是儿戏。

尹同跃曾表示,不理解为何奇瑞做一个平台要用6年时间,国内好多企业成立也没有6年时间,就能出来好多车;开发一个平台花60亿,好多企业整个资产也没有60亿......

他曾说,“技术是魔鬼,安全是底线”。

在近期一起起新能源汽车爆燃面前,安全将成为悬在所有车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

05

另一方面,奇瑞汽车的“笨”让其胆子又越来越大,“不客气”口号不断扩容。

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尹同跃又一次做出表态,“延续每年先吹个牛,定个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去实现的传统,继新能源不客气、智能化不客气之后,今年我们要响亮地喊出,奇瑞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

从前两次“不客气”口号的成果来看,奇瑞喜欢吹牛,但也不是瞎吹牛。更何况这场大会,是奇瑞汽车登陆IPO后向全球市场展示新战略的首个重要窗口,这次的“不客气”无疑将会更具“杀伤力”。

从新能源到智能化,再到如今的全球化创新体系,奇瑞汽车的“三级跳”不断深入,而这背后,是其从一家传统车企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的清晰战略规划。

借助全球化创新体系,奇瑞汽车的新专利、新技术将喷涌而出,从而具备“反内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构筑起利润的护城河。

在《汽车K线》看来,奇瑞还有一层“不客气”。虽然尹同跃没提,但奇瑞已经开始做的就是“高端化不客气”。

李学用开始主导奇瑞自有高端品牌星途就非常引人注意,这个率领捷途品牌创造奇瑞方盒子神话的悍将,主导奇瑞营销后,开始塑造集团的品牌金字塔尖。

06

在谈及车圈内卷时,尹同跃自嘲直播“被迫营业”是东施效颦,是被年轻人、被销量“绑架”,但主要还是被这个行业、被这个时代、被这个趋势所逼。

同时他也坦言,奇瑞是一个“非常笨的公司”,但笨人有笨人的活法,把笨功夫下在看不见的地方,把笨功夫下足了,就会有消费者理解、接受和使用奇瑞的产品。

“因为是农村人,尽最大的努力,把东西做好是根本!”

不得不说,尹同跃多次在公开场合的发言,都会令人对奇瑞汽车这家造车企业增加几分好感,尤其是在喧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总能沉淀些最基本、却可贵的东西。

不论是7月份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发声,不再追求销量排名,认为质比量重要;还是与福耀大学校长王树国交流时,让后者感触颇深的那句话,“企业做产品,所见之处都是用心,未见之处都是良心”;抑或“如果有一天,奇瑞也有员工因一个质量问题而痛心疾首、甚至嚎啕大哭,那我们就真的离世界级品牌不远了。”......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但要分人!

07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奇瑞汽车早已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广泛的合作朋友圈,为其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奇瑞集团通过瑶光实验室群联动科研机构、高科技公司、孵化基金、全球高校等资源,以开阳创新中心打造“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打通高校课题研究与工厂落地壁垒。

用尹同跃的话说,他们希望从种子的时候就开始投资这棵树,而不是结桃子的时候,要做更加早期的投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汽车上市无意间创造了“造富”神话,动力电池厂商国轩高科因早期持有奇瑞汽车股份,在其上市后导致公允价值大幅变动,推动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增514%至25.33亿元。

除此之外,产业链上的立讯精密、宁德时代等上市企业也受益于持有奇瑞汽车股份,均在三季报中有所体现。

Views of AutosKline:

从长江水域到香江资本市场,奇瑞汽车在2025年秋季完成了两次意义深远的“横渡”;从要量、要速度到要品牌、要品质;从孤军奋战到体系化作战,近年来奇瑞的突围之战正在各条战线继续。

年内迄今为止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的光环,也许很快就会被夺去,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奇瑞汽车坚守住了更重要的东西。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 奇瑞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