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豪华电动』回归用户需求本质,让市场回归理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渗透的当下,仍有不少用户对新能源车型有着顾虑,特别是传统豪华燃油车用户群体,因为他们始终存在一份『顾虑』:
既期待电动化带来的科技便利,又不愿割舍多年依赖的品牌质感、驾控乐趣与可靠性。
可惜,此前部分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型或因过度侧重科技堆砌而丢失品牌基因,或因未能贴合中国用户习惯而显得『水土不服』,未能真正打动这部分核心用户。
看似是一个『鱼和熊掌』的问题,难道就没有最优解吗?

而随着奥迪 E5 Sportback与奔驰CLA纯电等车型的登场,似乎局面已经产生了变化,甚至可以说是质变。
总体来看,两者的打法似乎十分相似,其并未选择颠覆传统豪华的核心价值,而是基于品牌基因完成了一次温和却扎实的进化。
即在完整保留操控底蕴与设计精髓的同时,以深度本土化的智能科技适配中国用户的数字化生活,为钟情燃油车的用户提供了一份『无需妥协』的电动出行方案。
同时也标志着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反击正式落地。
留住燃油时代的『熟悉感』
对于深度钟情燃油车的用户而言,『品牌认同感』往往源于多年积累的设计审美与驾控记忆。奥迪 E5 Sportback的核心优势之一,便是将奥迪燃油车型的经典基因无缝融入电动化设计,让用户在接触新车时,能快速找到熟悉的『奥迪味道』。

在设计层面,这款车并未跟风电动车市场的『同质化无格栅』潮流,而是通过多轮用户调研,精准捕捉到燃油车用户对『实用性与运动感平衡』的需求。

融合了奥迪经典轿跑的动感线条与瓦罐车型的实用空间。侧身保留了性能级顶部弧线,大幅倾斜的D柱既维持了轿跑的优雅,又确保了后排头部空间;前后轮拱额外加宽40mm的宽体设计,搭配1.32的宽高比,延续了燃油性能车『蓄势待发』的视觉张力,让习惯奥迪燃油车型设计的用户倍感亲切。

更具标志性的是,它延续了奥迪『灯厂』的核心特质。全球首用的『星钻光幕』设计,虽以电动化技术重构了灯光形态——通过4万多个微孔镭雕工艺排布942颗LED灯珠,搭配『环形+三角形』的灯光符号——但本质上仍是对奥迪燃油车型『灯光辨识度』的传承,三款动态迎宾光语点亮时,熟悉的品牌仪式感并未因电动化而减弱。

驾控层面的『传承』则更贴合燃油车用户的核心诉求。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是无数燃油性能车用户的『情怀符号』,而奥迪 E5 Sportback将其进化为电动版『满血quattro』。
其并非简单替换动力形式,而是在奥迪百年驾驶数据大模型的支撑下,保留了机械quattro的『预判式操控逻辑』,同时提升了响应速度。其动力分配计算仅需10毫秒,以100km/h行驶时每0.27米便完成一次调整,这种『未感知先干预』的特性,与燃油车用户熟悉的『精准可控』驾控感高度契合。

即便是性能参数,也延续了奥迪燃油性能车的『均衡感』。前后永磁同步双电机迸发787匹马力,并未以牺牲舒适性为代价——Brembo四活塞制动、自适应空气悬架、CDC可变阻尼减震等配置,与奥迪燃油旗舰车型的底盘调校逻辑一致,既能在山路弯道提供精准支撑,又能在城市路况滤除颠簸,让习惯燃油车驾乘质感的用户无需重新适应。
降低燃油用户的『数字门槛』
传统豪华品牌电动车型此前难以打动燃油用户,一个重要原因是『智能体验与用户习惯脱节』。简单来说就是,要么照搬海外交互逻辑,要么堆砌复杂功能让用户『望而却步』。

奥迪 E5 Sportback的突破,在于以『贴合燃油用户使用习惯』为核心,打造了一套『低学习成本』的本土化智能系统。
其搭载的AUDI OS操作系统,并未追求『炫技式』的界面设计,而是将燃油车用户熟悉的『物理按键逻辑』转化为数字化交互。比如将所有车辆设置集成在屏幕中央的3D车模中,开关车门、调节空调等操作可通过直观点击完成,无需在多级菜单中寻找——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设计,与燃油车用户『实体按键一步到位』的使用习惯高度匹配,大幅降低了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奥迪助手的设计则更具针对性。对于习惯『少操作、多语音』的燃油车用户,这套依托火山引擎大模型『豆包』开发的系统,弱化了『指令式交互』,强化了『自然对话』能力——不仅能理解模糊语义(如『有点冷』可自动调节空调),还支持声音克隆功能,用户可自定义语音助手的音色,让数字化交互多了一份『熟悉感』。这种设计思路,不同于部分新势力『强制用户适应新逻辑』的方式,更像是为燃油用户量身打造的『数字副驾』。

在辅助驾驶层面,奥迪 E5 Sportback提出的『辅助驾驭』概念,更是直击燃油车用户的核心顾虑——担心智能系统『夺走』驾驶权。奥迪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方案,并未追求『全场景接管』,而是保留了奥迪燃油车型的『驾驶主导权』:提供柔和、敏捷、标准三种辅助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驾驶习惯调整系统介入强度。此外,在弯道、超车等场景中,系统仅提供『提醒与辅助』,最终决策仍交由用户。
显然,『辅助不干预』的逻辑,让习惯自主驾驶的燃油用户能逐步适应智能功能,而非被迫接受『被动乘坐』。

即便是细节功能,也考虑到了燃油用户的使用场景。比如智慧岛上的Carlog功能,支持20种拍摄模板与一键成片,无需复杂设置即可记录行车途中的风景。对于习惯在自驾时用手机拍照的燃油用户而言,既保留了『记录生活』的习惯,又避免了驾驶中操作手机的风险,让智能科技真正服务于用户习惯,而非反向改变习惯。
减轻燃油用户的『转换顾虑』
对于燃油车用户而言,电动化转型不仅意味着使用习惯的改变,也涉及购车成本与后期保障的考量。奥迪 E5 Sportback的价格策略与权益设计,始终围绕『降低转换门槛』展开,以诚意打消用户的经济顾虑。

从定价来看,这款车于9月16日上市时,推出先锋型、先锋plus型、先锋quattro型和旗舰quattro型共4款配置,臻享价23.59万元起,叠加万元保险现金权益后,正式进入22万级区间。这一价格带,与奥迪部分燃油中型车(如A4L)的终端价格相近,让原本考虑豪华燃油中型车的用户,无需大幅提升预算即可选择电动车型,实现了『同价位下的动力升级』。

金融与用车权益则进一步降低了购车压力。2025年12月31日前购车,用户可享全系10000元保险现金礼遇,同时可选5年超长贷(前24期0息)或3年无忧租(首付99000元起,期满可选择购买、续租或退还)。
应该说,两种方案分别贴合『长期持有』与『尝试体验』两类燃油用户的需求:前者降低月供压力,后者则为对电动车仍有顾虑的用户提供了『低风险尝试』的机会,避免了『一次性投入过高』的担忧。

针对燃油用户可能关注的『后期使用成本』,奥迪 E5 Sportback还提供了丰富的长期权益:超清电子外后视镜免费升级、六款个性车色免费选,减少了『选装加价』的额外支出;全景辅助驾驶全系终身免费使用,搭配至高500万保额的辅助驾驶无忧保障,解决了『智能功能后期收费』『使用风险无保障』的顾虑,进一步拉近了与电动车型的距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跨年购置税补贴计划。11月30日前预订的用户,若因非个人原因导致跨年交付,可享最高15000元购置税补贴。显然,政策精准考虑到了燃油车用户『购车流程顺畅性』的需求,避免了因交付延迟带来的额外经济损失,体现了品牌对用户实际需求的细致考量。
延续燃油时代的『可靠性认知』
燃油车用户对传统豪华品牌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源于长期积累的『品质可靠性』认知。奥迪 E5 Sportback在电动化转型中,并未放松对品质的把控,而是通过全球统一的标准与严苛测试,延续了这份『信赖感』。

这款车诞生于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这座工厂与奥迪德国英戈尔施塔特工厂共享同一套制造标准。据悉,从车身焊接的精度控制,到内饰材质的环保检测,均遵循奥迪全球统一的品质体系。比如车身采用83.6%的高强度钢占比,严格按照C-NCAP五星安全标准打造,这种『钢筋铁骨』的结构设计,与燃油车用户对『车身扎实』的认知一致,避免了电动车『轻量化=不安全』的担忧。

此外,在出厂前,奥迪 E5 Sportback还经历了燃油车用户熟悉的『极端环境验证』。比如完成『两冬两夏』全气候测试,在-30℃的极寒与4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验证电池、电机的稳定性;关键性能(如灯光、空气动力学)在德国奥迪总部实验室完成最终认证;100%整车进行超严苛雨淋测试与异响检测,模拟极端暴雨、复杂路况等场景。

这些测试流程,与奥迪燃油车型的验证体系一脉相承,让用户相信:电动化并未降低品质标准,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电动化相关的可靠性保障。
即便是电动化特有的『三电系统』,也延续了这份『稳妥性』。全系标配的宁德时代100度大电池,搭配热泵系统,在北方冬季可大幅降低能耗,避免了燃油车用户担心的『冬天续航腰斩』问题;773公里的CLTC综合续航里程,以及800伏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补能380公里),则让续航与补能体验逐步接近燃油车『加满油就走』的便利性,进一步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邦点评
正如此前我在发布会后的稿件中所写,奥迪 E5 Sportback应该是2025年最有意思的一款车型。因为它并非传统豪华品牌对新能源市场的『被动迎合』,而是一次『以用户为核心』的主动进化。
奥迪 E5 Sportback没有要求钟情燃油车的用户放弃熟悉的品牌质感、驾控乐趣与可靠性,而是通过品牌基因的延续、本土化智能的适配、友好的价格权益与严苛的品质保障,让电动化转型成为一次的『自然过渡』。

对于燃油车用户而言,奥迪 E5 Sportback的价值在于:既保留了奥迪燃油车型的『精髓』(quattro驾控、灯厂设计、品质可靠),又补充了电动化带来的『惊喜』(长续航、智能交互、低使用成本);既无需适应陌生的品牌逻辑,又能逐步体验数字化便利,为燃油忠实用户提供『无妥协』的电动选择。

『豪华底蕴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模式,不仅重新定义了豪华电动车的标准,也为其他传统豪华品牌提供了参考——打动燃油用户的关键,不在于颠覆传统,而在于让传统在电动时代延续新生。

从市场层面看,奥迪 E5 Sportback的反击,填补了『传统豪华品牌与燃油用户电动化需求』之间的空白。它证明: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化,无需与自身基因割裂;而燃油车用户的电动化转型,也无需在『情怀与科技』之间二选一。
在我看来,这场反击战的意义,或许正在于让『豪华电动』回归用户需求本质。因为无论动力形式如何变化,用户对品牌认同、驾控乐趣与品质可靠的追求,始终未变。
相关车系
推荐
从海淀95后到修车老师傅,为何“懂车的人都在开大众”?
汽车大观
10月“方盒子”销量榜出炉:钛7月销2万辆夺冠,哈弗猛龙稳居第三
车域无疆
广汽昊铂首获时速120公里的L3高速测试牌照
买车大师
破局存量博弈,2026年自主车企销量目标出炉!
百姓评车
J.D.Power杨涛:iFLYSOUND音响体验媲美豪华车型
商用车公社
吉利银河首款豪华旗舰MPV银河V900官图曝光 重构高端MPV市场格局
车市车讯
别太相信“千问app”
牛刀财经
起亚新狮铂拓界首发亮相2025年广州国际车展
第一车堂
购车指南:星光730怎么选?依据你的出行方式
看车说车
50多年过去了,这台宝马依旧“封神”!
BMWsky宝马会性价比之争 荣威M7 DMH居然比银河A7更值得买!
超级宇论韦尔斯润滑油解读:机油加注过多伤引擎
车界**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