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中国引领的全球绿色转型新篇章正在展开。

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如期召开,作为大会官方合作伙伴,比亚迪为此次盛会提供130台新能源车,承担起各国元首、政要及与会来宾的接驳服务,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身影闪耀国际舞台。
在巴西北部亚马逊雨林地区交通不便、车辆运输难度极大的背景下,比亚迪按时完成车辆交付,贝伦市街头随处可见的绿色车队,不仅保障了会议期间的低碳交通需求,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为全球低碳转型注入中国力量。
技术引领下的低碳转型
技术创新是比亚迪参与全球低碳治理的核心支撑,其深耕多年的技术布局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底座。

早在2008年,比亚迪便提出『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到应用』的三大绿色梦想,以太阳能、储能电站与电动汽车打造完整绿色链路。
而这一前瞻性构想已在巴西落地生根,进入当地11年来,比亚迪通过新能源大巴工厂、太阳能光伏工厂的本土布局,形成了多元化的新能源产品供给体系,即将于2026年通车的圣保罗云轨17号线,将进一步完善当地绿色交通网络。
此外,DM混动技术的持续迭代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抓手。
2008年全球首台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 DM的发布,开启了混动技术的探索之路。据悉,截至2025年,第五代DM超级混动技术通过OTA升级优化发动机工作模式与热管理策略,将整车油耗降至2.6L/100km的新低。17年间,DM车型推动数百万传统燃油车用户完成向新能源的转型,成为交通领域减碳的重要力量。
而兆瓦闪充技术的突破则破解了纯电动车普及的核心瓶颈。
2025年发布的这一技术实现『1秒2公里』的峰值充电速度,让『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从概念变为现实。补能效率的提升有效缓解了用户的充电焦虑,为纯电动车的全球普及扫清障碍,从源头减少燃油消耗带来的碳排放。
技术创新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实打实的减排数据上。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节能减排二氧化碳达1.1838亿吨,相当于植树19.7亿棵。这组数据印证了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也为全球交通领域减碳提供了量化参考。
深耕区域与本土价值共生
比亚迪在COP30的亮眼表现,离不开其在巴西市场的长期深耕与扎实布局,市场突破与本土价值创造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最直观的销量层面,比亚迪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9-10月,其汽车在巴西销量连续突破1万台,1-10月累计销量超8.7万辆;进入巴西市场不到3年,累计销量已突破18万辆,创造了当地汽车市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细分市场中,纯电领域每售出10辆便有8辆来自比亚迪,混动市场每4辆中就有1辆是比亚迪车型,形成了绝对的竞争优势。
撇开数据,比亚迪更是得了人心。
据悉,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在巴西专业消费者研究机构Decoupling的报告中,超越菲亚特、大众、福特等11大主流品牌,成为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汽车品牌,在17个评分项中有10项进入前三。
同年9月,比亚迪斩获巴西消费者评价平台Reclame Aqui授予的最高RA1000认证,该奖项由3000万注册用户投票产生,是品牌信任度的真实体现,也印证了其在产品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的绿色工厂的建设,彰显了长期发展的决心。
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乘用车工厂运营全程使用太阳能与水力电力,配备雨水回收系统与污水处理设施,于2025年9月获得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运营的国际认证,成为巴西绿色制造的示范标杆。巴伊亚州州议会将当地『亨利·福特路』更名为『比亚迪路』,这一举措既是对企业贡献的认可,也体现了本土社会对其发展理念的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巴西市场的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多款车型斩获重要奖项。据悉,2025年以来,比亚迪已斩获26个巴西市场奖项,海豹获评『2025年巴西最具性价比的高端电动车』,宋Pro荣获『20万以下最佳混动车奖』,海豚则拿下『20万以下最佳电动车奖』,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在挑战中构建信任与适配
比亚迪的全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应对多重挑战中逐步构建起跨区域运营能力,其破局经验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提供了重要启示。

应该说,认知门槛是中国品牌出海面临的首要难题。
在德系、日系、美系品牌积累数十年市场信任的背景下,海外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质量、售后保障及长期运营稳定性存在天然疑虑。比亚迪的破局之道在于以长期主义应对短期信任缺失,通过持续的产品交付、稳定的服务保障和透明的经营沟通,逐步消解市场疑虑,用时间换空间。
而文化差异带来的产品适配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不同国家在审美、驾驶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意味着单一产品难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比亚迪采取『本地化调研+定制化开发』的策略,每进入一个市场便开展全面调研,针对当地需求调整产品功能与配置,这种『因地制宜』的产品策略成为其全球化落地的关键。
再者,合规与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出海企业的重要风险点。
各国安全标准、排放规定、数据监管要求各异,且政策变动频繁,部分国家为保护本土工业临时提高进口关税,给企业运营带来挑战。比亚迪通过建立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与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调整定价策略与生产布局,确保在政策变动中维持竞争力。
最后,舆论环境的考验则需要以实力与透明回应。
面对部分市场对中国企业的不客观解读,比亚迪并未陷入争辩,而是以稳定的经营业绩、公开的沟通机制和可量化的环境贡献作为回应,用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而比亚迪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并没有『匆匆忙忙』,反而显得是『游刃有余』。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海足迹覆盖117个国家/地区,乘用车出海至111个国家/地区;2025年1-10月,海外乘用车及皮卡累计销量超78.5万辆,创下历史新高。8艘出海汽车运输船组成的滚装船队,为全球化布局提供了物流保障。
我们还注意到,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汽车品牌榜TOP10,上榜2025《财富》世界500强第91位;产品层面,海狮07EV、宋家族等7款车型获Euro NCAP五星安全认证,海鸥斩获2025年世界汽车大奖『世界城市车』称号,仰望U9 Xtreme以496.22km/h的成绩登顶全球汽车极速榜首,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综合实力。
车云小结

比亚迪成为COP30官方合作伙伴,本质上是其长期践行低碳发展理念的自然结果,而明确的减碳目标与系统的实施路径,更彰显了其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拓展,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布局,比亚迪的实践揭示了企业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逻辑:技术是减碳的根本支撑,市场是理念落地的载体,责任是长期发展的底色。
所以,我们看到,『三大绿色梦想』构建的全链路减碳体系,为交通与能源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在巴西市场的『本土化+绿色化』发展模式,证明了跨国企业可以通过价值共生实现可持续增长;而面对全球化挑战的破局之道,为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实操样本。
当130台新能源车在亚马逊雨林边缘的贝伦市穿梭;当千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各地减少碳排放;当中国企业的技术与经验被国际社会认可。
比亚迪的真正价值,更在于以企业实践推动全球低碳共识的形成,翻开一个由中国引领的全球绿色转型新篇章。
相关车系
推荐
东风奕派eπ007+闪耀广州国际车展 华南区域首批车主正式交付
宇尘说车
WE美好 奇瑞·瑞享生活第三届生态伙伴大会盛大举行!
车漫部落
“王悟空说车”侵权比亚迪案判决,赔偿款等共计 31.38 万元
汽车头
从广州车展开始,小鹏会不一样
道哥说车
技术赋能场景革新 吉利雷达PHEV车型重磅亮相广州车展
W动力
搭载半固态电池,不到10万就能买?MG4安芯版12月正式交付
车宇世界
iCAR V27亮相广州车展,2026一季度上市,售价多少合适?
My车轱辘
“用户当先”驱动产品升级,20.58万元212 T01高地广州车展正式上市
ams车评
别再说电动时代不需要奔驰了!
道哥说车别克至境世家:双动力,比GL8更家用
爱驾天下
2025广州车展:宠爱“价”码!欧拉5广州车展福利buff拉满
电动生活21.48万元起,比亚迪唐L专为精英家庭而来!
后视镜里de未来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