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误用智驾系统导致交通事故同比激增47%,安全公开课破解认知误区
2025-11-25 18:00 1406次阅读

E车汇

关注新能源、聚焦新能源、服务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媒体。

面对去年因误用智能辅助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激增47%的严峻现实,一场关于智能驾驶安全认知的革新正在广州悄然进行。

“辅助驾驶并不等于自动驾驶,在辅助驾驶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人机共驾的阶段,人是驾驶安全第一责任人。”地平线副总裁吕鹏在“智驾时代・安全‘必修课’”智驾安全公开课上的发言斩钉截铁。

11月22日,由网易与地平线联合主办的这场安全公开课汇聚了技术权威、民生KOL与媒体力量,直面智能辅助驾驶普及路上的认知鸿沟。

活动当天,地平线同时宣布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已获得国内外10家车企品牌、超20款车型的定点合作,标志着这一系统正式进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认知“偏差”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中国正迎来高速发展期。据公开课披露的数据,预计到2026年初,交付新车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有望超过20%,高端车型市场渗透率将超过50%。

技术跃进背后,安全隐患却不容忽视。

2024年全国因误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激增47%,其中62%发生在高速公路场景。

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齐在活动中指出:“认知误区已成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最大隐患。”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一场全民认知的革新。

吕鹏在《辅助驾驶的正确打开方式》主题分享中详解了新老司机应用智能辅助驾驶的正确方法,为公众建立科学认知奠定基础。他强调,智能辅助驾驶的核心是防御性驾驶,预判风险比紧急避险更重要。

技术“基石”

作为此次安全公开课的合办方,地平线及其HSD系统成为关注焦点。

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搭载了“智驾六代机”征程6P芯片,拥有560 TOPS的超强算力和多核异构计算资源。

基于征程6P的高效计算支持,地平线HSD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融入强化学习能力,具备系统时延低、防御性驾驶能力强、横纵向丝滑控车、持续自我进化等核心优势。

在实际道路体验中,HSD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

例如遇到临时施工区,无需停顿即可快速生成解决方案;面对鬼探头、极限cut-in等突发场景时,系统反应迅捷,红绿灯启停响应达到毫秒级。

在直角路口、连续直角路口等视觉盲区场景,HSD能够主动降速,与人类驾驶员先观察再通行的驾乘体感一致。

智驾“激辩”

本次公开课的重磅环节是一场由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齐以及交通普法节目《谭谈交通》主持人谭乔参与的圆桌论坛。

三位专家围绕智驾安全底层逻辑、人机共驾及技术普惠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

针对“新手用智能辅助驾驶,更危险还是更安全?”的问题,余凯认为智能辅助驾驶是高速发展的成熟技术,需科学审慎看待。

他巧妙地以骑马为喻,生动阐释了人与智能辅助驾驶在事故中的因果关系:“马会自动驾驶,会绕行避障,但是如果马行差踏错,骑手也要勒一勒缰绳,令其回到正轨。”

谭乔则从用户和普法角度出发,认为新手界定应看对智能辅助驾驶的熟悉度而非驾龄。他同时呼吁将智能辅助驾驶使用培训纳入驾校考核,让新手从一开始就建立正确认知。

在算力与体验关系的讨论中,余凯表示:“算力决定体验上限,软件好不好,决定这个上限是否真正兑现。”他从生物学角度类比,人类大脑有1000亿神经元,相当于5000T算力,下一代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算力大约能达到2000T,已经非常接近人类大脑。

“普惠”未来

对于行业发展趋势,余凯表达了明确观点:“科技未来一定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是豪车的专属,是每个老百姓每天出行的标配。”

据他透露,目前搭载地平线HSD系统的15万元级车型,已经具备实现与百万级豪车相似的感知范围与决策精度。未来2-3年内全场景城区智驾将成为各类车型标配,甚至覆盖6-8万低价车。

地平线的量产进展支撑了这一判断。目前,征程家族量产出货已突破1000万套,地平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量的智驾科技企业。

作为地平线HSD全球首搭车型,星途ET5已全面启动预售,并将于11月28日正式上市,开启大规模量产。同时,全新合作车型风云T9L与iCAR V27也在广州车展正式亮相,两款新车同样搭载地平线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和征程6P。

安全“内核”

在整个公开课中,安全始终是核心关键词。地平线恪守“反炫技、反夸大”的克制哲学,构建业界最大规模的主动安全测试场景库。

吕鹏介绍,地平线已覆盖超3万场景数据集,完成超1000万公里大里程回灌,并荣获全球首张且唯一的ISO 8800 AI功能安全认证。

截至目前,地平线已陪伴超600万家庭安全出行,累计护航里程超百亿公里,切实筑牢用户信任基石。

谭乔在讨论中幽默地将当前人机共驾阶段比喻成传呼机,认为是技术成熟前的过渡形态,未来会被完全无人驾驶替代,“就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

张齐则展望未来,认为“安全优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用户对辅助驾驶的性能边界认知和正确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的共识已经形成。

技术普惠与安全认知的协同前进,正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HSD系统在未来3-5年达成千万量产目标,高阶辅助驾驶将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属,而成为普通人日常出行的标准配置。

# 五菱汽车 # 奇瑞 # 五菱征程经典 # 风云T9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