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自动驾驶「涌现」全新生态格局
2025-11-27 09:02 1871次阅读

智驾网

科技视角、极客精神,智驾传媒是拥有智能汽车网(AutoR.com.cn)、《AutoR智驾》、微信平台(zhinengqiche)和智能汽车展会的全媒体平台。R是Robot一词的缩写,AutoR意指智能汽车。

现阶段,百度Apollo现在正同时处在无人驾驶技术规模化应用和AI「成果涌现」的转折点。赋能哈啰Robotaxi意味着自己的萝卜选择快跑的同时,不排除有更多的类似哈啰的同行者与合作方。

文丨智驾网 零酱

编辑丨雨来

Robotaxi在今年正迎来一个黄金窗口期。

在整车公司中,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推出三款 Robotaxi车型,同时启动Robotaxi试运营;马斯克向股东会承诺在十年内实现100万辆Robotaxis同时商业运行。

另一方面新的技术催生出各种新的合作生态:小鹏与高德结盟意图向向全球市场提供Robotaxi服务;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建立了合作开发L4级自动驾驶车型的生产制造+运营的组合。

哈啰Robotaxi是今年刚刚入局L4级无人驾驶的新玩家,今年六月底官宣与宁德时代、启辰汽车、地平线等战略伙伴合作打造Robotaxi业务,并表示在两年内实现Robotaxi落地,形成商业闭环。

在本月初举行的2025中国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上,哈啰透露,目前其自动驾驶业务已获得株洲车辆运营资质及全时段远程驾驶示范运营资质,聚焦株洲市四区布局,在约297公里的开放道路上投入约80辆运营车辆。

此外,哈啰Robotaxi在江苏省溧阳市同样也进入了示范运营阶段。

仅四个月不到,新玩家迅速拿下两城,哈啰快速扩张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通关秘诀?

01.
哈啰Robotaxi快速铺开的背后密码

在2025中国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现场,哈啰展示了其目前在株洲和溧阳运营的robotaxi车辆。

眼尖的网友发现,目前在上述两地试运营的车辆,并非哈啰今年9月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发布的与启辰合作的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Hello Robot1),而是行业更为熟悉的Apollo RT6。

智驾网在向相关人士了解后证实,目前百度Apollo确实在为哈啰提供车辆、运维及百度地图的入口导流。

Robotaxi业务正在全球扩张的萝卜快跑这是在放任竞争对手壮大吗?

哈啰Robotaxi试运营车队选择RT6其实并不难理解。

哈啰此前官宣的节奏是计划在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的SOP量产,覆盖超10个城市、国际首城规模落地、达到万辆规模,2027年部署超5万辆正向定义面向全球的Robotaxi车型,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规模化。

而在上述业务节奏在量产车落地之前,作为高数据需求的Robotaxi业务,哈啰无疑需要成熟的运维体系做先导,以及大量的运营整车。

作为目前世界唯二的成熟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百度Apollo的的赋能正当其时。

在硬件层面,哈啰测试车队采用的RT6作为全球首个专为L4级无人驾驶正向设计的车型,外观设计融合了SUV与MPV的元素,在智驾硬件上配备1200tops双AI多核芯片、7类40个传感器、在感知、计算、高精度定位、转向、制动、驻车、网络、热管理、5G、电源等十个领域的冗余设计全面应用了「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方案。

此前官方曾透露,RT6的整车售价为20.46万元,相比于曾经动辄近百万的Robotaxi,RT6的价格与普通运营出租车已经非常接近,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平台企业的硬性成本,车队快速规模落地的门槛也被大大降低。

在技术层面,百度Apollo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可以兼顾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实现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覆盖。

最新数据显示,百度Apollo全球自动驾驶总里程已突破2.4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000圈。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达1.4亿公里。

在此前与百度Apollo团队交流中,其技术负责人曾提到:

「现在随着整个大模型的成熟、整个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尽管在不同城市仍然会有一些新的场景、新的特征出现,但随着系统能力不断强化,技术日趋成熟,需要攻克的新工况、新场景正越来越少。我们现在迭代的速度正越来越快。」

在Apollo ADFM的技术赋能下,后续开城速度将提高一倍。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22座城市落地。

这也是萝卜快跑有能力在保证自身快速增涨的同时,赋能哈啰等其它Robotaxi平台开辟新的运营城市。

02.
自动驾驶「涌现」全新生态格局

日前,在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十五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规划与未来投资战略系列高端研讨会现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安庆衡认为,现在跨界融合已不再是IT与汽车的简单叠加,而是扩大到「新势力+大国企」、「中资+外资」、「智能科技(包括AI大模型、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传统制造」等的深度融合。

他建议,鼓励形成「平台型车企+生态伙伴」的组织形态,推动供应链企业从「供应商」升级为「联合开发者」。

而这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正在围绕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而不断「涌现」新的组合与想像空间。

「涌现」,原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最早的定义是指「即使完全了解单个个体的所有行为,也无法预测群体层面涌现出的复杂模式。」

在AI领域,「涌现」是指训练数据和参数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涌现出让人惊叹的理解能力。

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和小鹏科技日上,两家正向AI转型的企业都将「涌现」作为关键词。

在技术层面,何小鹏认为,通过理顺技术逻辑、拥有足够投喂数据、车端硬件过硬的三重条件,小鹏的第二代VLA已经出现了「智能涌现」的能力。

而李彦宏表示,AI技术正在催生新的商业形态与合作模式,已经到了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的临界点。

百度Apollo注意到了Robotaxi正成为新的商业平台,主动开放生产制造和技术推动Robotaxi生态的形成。

图片

除了哈啰之外,目前萝卜快跑已经与Uber、Lyft两大全球化移动出行平台达成合作,通过接入其平台,在包括亚洲、中东、德国和英国等地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并将运营规模逐渐扩大至数千台。

基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整车与自动驾驶玩家通过各种组合也正在「涌现」多样的企业合作范式。

第一个案例是,小鹏在基于其第二代VLA技术推出Robotaxi后,立即官宣与高德合作,后续小鹏的无人驾驶车队将被整合到高德的叫车平台中。

这一合作将使小鹏汽车能够利用高德平台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网络资源,为其Robotaxi服务获得关键的流量入口和运营支持。

随着第二代VLA带来的能力提升,小鹏Robotaxi在大规模铺开过程中无数据标注、无信息损失,理论上无需开城,只要业务部署当地有够多的小鹏乘用车就可以完成无人出租车队的数据采集。

这一方面强化了泛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更高效地满足监管要求,这让小鹏与高德携手出海将中国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推向海外市场成为可能。

除小鹏外,「科技+整车」合作的最大案例属于华为。

多次强调不下场造车的华为凭借ADS技术底座与超过14家车企33款车型达成合作,形成「五界」、「二境」七个独立品牌,这让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重构,供应商围着主机厂车转的时代悄然转变为主机厂围着供应商站队。

而在无人物流领域,新的合作模式也在生长。

11月15日,轻舟智航与奇瑞商用车达成无人物流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行业全新的量产级L4物流产品。基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底座,轻舟智航能够将经过近百万台量产车验证的驾驶能力,快速迁移至无人物流车场景,这使其无人物流车产品在面对复杂城市路况时更加安全可靠,同时,无人车场景数据也一样可以反哺乘用车智能驾驶驾驶算法,二者可以同时「持续进化」。

轻舟智航与奇瑞,成为首个官宣加入无人配送行业的解决方案公司与汽车企业搭档组合。在此之前,新石器无人车CEO对智驾网透露后续也将与国内一家自主品牌联合运营无人车业务,形成「技术/运营+造车」的合作格局。

多重意义上的「涌现」正在不断发生。

写在最后:

有数据显示,2019年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公里成本高达23.3元,2023年已大幅降至4.5元,在2026年预计只要2.1元,届时无人驾驶出租车和传统出租车、网约车服务的成本会形成黄金交叉点。

现阶段,百度Apollo现在正同时处在无人驾驶技术规模化应用和AI「成果涌现」的转折点。

赋能哈啰Robotaxi意味着自己的萝卜选择快跑的同时,不排除有更多的类似哈啰的同行者与合作方。

或许后续会有一天,在全球各个地方拿起手机,都有机会叫到萝卜,在海外用Uber和Lyft,在国内用滴滴。

# 行业解读 # 小鹏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