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临近收官,全球汽车业正面临形势严峻的阶段性调整期。三季报数据显示,全球头部车企均出现增长乏力现象。
从销量情况不难发现,传统外资巨头此前长期保持的销量平稳增长优势正逐渐减弱,部分车企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具体来看,除丰田、大众、现代汽车等车企保持平稳增速外, 斯特兰蒂斯、本田、奔驰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概况
相较之下,中国主流车企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与发展韧性。比亚迪、上汽、吉利控股、奇瑞、小鹏等企业均实现销量两位数及以上增长。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前三季度以 326 万辆的销量跻身全球前五,与排名第四的福特仅差 5 万辆,彰显其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营收方面,中外车企的发展趋势分化则更加明显。比亚迪、吉利控股、奇瑞等国内头部车企今年 1-9 月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而海外巨头营收增速普遍为个位数,斯特兰蒂斯、奔驰、宝马、特斯拉则出现负增长。

概况
在盈利情况层面,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及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影响,海外车企的净利润出现普遍性下滑,其中奔驰、大众、本田利润降幅超 50%,全球利润最高的丰田降幅也达 16%。反观国内头部车企,比亚迪、奇瑞前三季度净利润均突破百亿元,展现出更强的盈利韧性。
综合来看,国内外车企整体业绩情况出现明显差异,中国车企正凭借稳健的增长步伐,不断拉近与海外巨头的差距,呈现出 " 东升西降 " 的态势。
中外车企业绩 " 冰火两重天 " 背后,中国车企在智电转型中持续研发投入所形成的技术先发优势,是其实现阶段性突围的关键助推器之一。各家主流车企的三季报显示,国内头部大厂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的涨幅普遍高于国际巨头,大多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比亚迪投入达 437 亿元,同比增长 31%。而海外车企受制于全球业绩压力,整体增速明显放缓,大众、宝马出现 9% 和 15% 的下滑。
在国际汽车巨头 " 大象转身 " 的阵痛期,中国车企正迎来打破传统市场格局的机遇期。未来,中国品牌如何抓住时间窗口,进一步树立强大的技术、产品竞争力,将成为中国车企能否真正赢得全球竞争主导权的关键。
推荐
650万国民家轿再进化,朗逸Pro内测会济南启幕
车市观察
尚界H5销量未达预期,鸿蒙智行“破局者”为何遇冷?
玩车专家未交车先催款?小米首例催收官司败诉,被判双倍赔付!
汽车点评AC
车企众生相:谁在稳健增长?谁在艰难前行?
智电车讯
在嘈杂舆论场里重建秩序——2025懂车年度车的意义,比奖杯更重要
汽湃
华系双智旗舰轿车,广汽昊铂A800内饰首发,为高速L3商用冲刺!
车域无疆
2025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盛大开幕,7465家参展商创历届之最
环球汽车网
时光知味 阅尽千帆 归来仍是雷克萨斯
30秒懂车
赋予了传统轿车全新生命力 实拍迈腾3000万辆甄选款
汽车消费网
汽车比附营销是慢性毒药,用户价值是破卷解药
燃擎频道Myautotime
坦克300极地版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限量300台开启预订
车点滴
途虎养车携手采埃孚售后“底盘大师”项目重磅亮相法兰克福展
第一车堂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