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汽车人】刀刃向内很痛,新广汽的果子会很甜
2025-11-28 17:12 74次阅读

汽车人传媒

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执着专业媒体的坚守,专做有温度的行业解读。展示汽车行业先锋风采,还原汽车产业真实动态,传播汽车核心文化理念。这里,汽车行业唯一的人文之地!

这份周年答卷,只是“新广汽”征程的一个起点。

文 / 张敏

最近几天,广汽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建成试产的消息登上热搜。

这是国内首条大容量60Ah以上车规级产品实现批量生产,能量密度较现有产品提升近一倍,为新能源汽车破解里程焦虑与安全痛点提供了实质性方案,意味着广汽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受此影响,港股汽车板块迎来强势拉升,广汽集团(02238.HK)以12.03%的涨幅领涨,A股同步盘中涨停。这一硬核技术的亮相,正是几天前2025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交出的“番禺行动”一周年转型答卷的生动注脚。

2025年广州车展,广汽集团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生态”四大引擎战略重磅亮相。恰逢“番禺行动”启动一周年,这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全方位变革交出了亮眼阶段性答卷。

在集团改革攻坚期,广汽还迎来战略转型的关键人事布局:新一任集团总经理閤先庆正式履新亮相,肩负“再造新广汽”重任。

部分果子已经落地

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技术的热烈反应,不仅是对一项技术突破的认可,更是对“新广汽”转型逻辑的信心背书。这场始于番禺的变革,早已超越企业自救的范畴,成为中国传统车企向科技企业转型的标杆实践。

“在当今的时代,变了不一定行,但不变一定不行。”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兴亚在回顾“番禺行动”一周年时坦言:“说实话,这一年来汽车行业真的很卷。”但他同时表示,广汽已经找准了路子,见到了果子。

这句表态,背后是企业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彻底革新。“好的产品不是符合标准,是符合用户需求。”这句掷地有声的表述,成为广汽改革的核心逻辑——摒弃传统车企“技术导向”的惯性,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全链路重构。

面对改革成效,他保持着清醒理性:“改革的部分‘果子’已然成熟,部分仍在成长阶段。接下来,广汽将坚守变革初心,并持续深耕科技创新。”

这场变革绝非坦途。组织变革带来的阵痛、新老观念的碰撞、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都在持续考验着广汽的决心。但在冯兴亚的顶层设计与閤先庆的落地推进下,企业以两大维度纵深突破。

流程变革层面,导入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打破“烟囱式”职能壁垒,构建高效协同的“流程性组织”,让用户需求贯穿产品开发全环节。

干部队伍革新层面,秉持“火车跑得快,全靠干部带”理念,推行中层干部“全体起立、竞聘上岗”机制,30余个中层岗位完成首轮竞聘,2/3岗位迎来新聘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文化重塑让改革底气更足。冯兴亚提到的“现在广汽的员工有了‘嗷嗷叫’的工作状态,主动攻坚的氛围越来越浓”,正是“以奋斗者、创新者为荣”文化理念的生动写照。

在改革推动下,“增收降本提效”的利润分享机制全面落地,彻底激活组织内生动力,更将“以用户为中心”深植企业文化,为“四大引擎”战略筑牢双重根基。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变革的实效。组织效率实现质的飞跃,业务效率提升约50%,新车开发周期从26个月大幅压缩至18-21个月,市场反应速度提升6倍以上,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组织架构完成重构,IPD体系全面落地,四大品牌定位清晰,生态合作走向纵深,2026年9款新车蓄势待发,一系列成果标志着广汽正加速完成向“新广汽”的蜕变,在行业变革浪潮中踏出坚实步伐。

四大引擎闭环协同驱动

作为“番禺行动”的核心发力点,广汽“四大引擎”构建起“技术筑基-产品兑现-服务增值-生态放大”的闭环协同生态,成为“新广汽”转型的核心动力源。

閤先庆明确表示,这正是广汽实现“市场+技术”双轮驱动、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关键抓手。

在技术布局上,广汽坚持“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固态电池只是我们新能源领域的其中一个手段,它不是唯一手段。”广汽执委会委员吴坚透露,广汽还有更多未公开的技术储备。这种多元化策略贯穿全产业链。

除全固态电池外,“星源征程”增程技术、3万转量产非晶电机等成果陆续落地。AI更被列为“十五五”核心战略,智能座舱大模型与自动驾驶商业化研发正全速推进,依托“天、人、家、车”四大场景打造的“星灵AI全景图”,将进一步突破用户体验上限。

新产品成为价值载体。如果说组织变革是变革的“术”,那么从工程师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便是变革的“道”。

在新能源时代,用户关注的焦点早已从发动机参数转向续航、智能体验与补能便利性,这种需求变化倒逼广汽彻底革新产品开发理念。閤先庆反复强调要告别“工程师思维”,转向用户思维,“原来只是把车做得很好,现在还要把情绪价值也做得很好”。

新服务延伸体验边界。“可充可换”双轨补能体系解决用户补能焦虑,换电仅需一分半钟;全年45次OTA升级,为近150万车主优化超300项功能,让车辆实现“常用常新、持续升值”。

新生态打开增长空间。閤先庆认识到:“现在的汽车技术迭代速度太快,要和业界顶尖的高手一起生态合作才能跑赢时代。”

秉持开放合作理念,广汽与华为的深度共创成为行业典范,高峰期800余名华为研发人员驻场协作,双方不仅共创启境品牌,还将联合研发下一代数字底盘与华为A级电机。与宁德时代的换电合作、与京东的营销联动,则进一步拓宽了服务边界与市场触达范围。生态合作的模式更是实现了从供应商到共创伙伴的升级。

新产品是发力重点

在四大引擎中,新产品被列为当前发力重点。

閤先庆强调,“广汽不缺技术储备,关键是让技术通过产品精准触达用户需求”,而“技术和产品的迭代速度必须跟上,创新至关重要。我们既要把现有团队创事干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起来,同时还要大量创新,持续刷新产品的竞争力”,更成为“新广汽”的行动纲领。

在产品本部本部长张雄的推进下,IPD体系将用户需求融入产品定义全流程,2026年即将推出的9款新车型,将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强化外观设计与智能互动,让技术真正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竞争力。

广汽旗下品牌矩阵也完成了清晰的差异化重构。传祺以“MPV世家”优势推进新能源转型,推出面向主流群体的“向往”车系;埃安聚焦年轻家庭市场,打造“国民好车”;昊铂主打中高端科技豪华,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标杆载体;启境则以“高颜值、高科技、高性能”为标签,精准对接年轻时尚群体。

四大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有效避免内部竞争的同时,全面触达各类消费需求。

营销革新:用户价值战

“集团的核心是打赢‘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三场战役。”新任副总经理黄永强将工作重点聚焦“用户需求战”与“服务体验战”,推动IPMS集成营销体系从“销量导向”向“用户价值导向”深度转型。

黄永强坦言,变革“非常痛苦”,但团队以“空杯心态”打造专属NPS体系,将客户体验拆解为161个细化指标,“涵盖产品、服务、店头接待、800热线响应等”。通过“销售目标与NPS目标双轨并行”,每周复盘20项关键指标,推动一线团队从“卖车”向“经营用户”转变。

同时,关注经销商收益,通过常态化复盘确保其服务能力,推行“高激励+严考核”的奋斗者文化,一方面吸引优秀人才加入销售与营销团队,激发干劲;另一方面严格执行考核,已淘汰21名不适应一线竞争的人员,转岗至更合适的岗位,打造营销铁军。

面向2026年,黄永强规划三大创新方向:深化生态链合作,和拥有客户资源、创新思想的合作伙伴共同把握市场,三个品牌的用户群要做区隔,针对昊铂等品牌的泛公务员客群,在学校、医院附近布局体验中心;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将客户响应速度从1分钟压缩至30秒;推行AI营销,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洞察客户需求,捕捉用户价格反馈等需求。

在渠道下沉方面,规划新增600家品牌体验店,覆盖全国90%以上县域级市场,目前已发布首批100个城市招商布局。模式创新同步推进,品牌综合体验中心将实现全品牌车型集中展示,搭配线上一键购车的金融服务。创新的订单式交付模式则实现“经销商卖一台补一台”,既缓解了经销商的投资焦虑,也为基层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组织效率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深植人心。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技术的热烈追捧,正是对其转型成果的直接认可。但要实现全方位重塑“新广汽”的目标,这场变革仍处于“进行时”。

“作为新一任集团总经理,压力确实非常大,但仍然有信心面对挑战。”閤先庆的坦诚道出了广汽人的心声。

组织变革的阵痛、市场竞争的加剧仍在考验着广汽,但以用户价值为核心锚点,循商业成功本质规律,驱动企业经营体系革新,随着改革成效向市场端的传递,未来新广汽的果子会很甜。

正如閤先庆强调的,技术和产品的迭代速度必须跟上,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在行业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份周年答卷,只是“新广汽”征程的一个起点。【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出版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行业解读 # 五菱汽车 # 丰田 # 坦途 # 五菱征程经典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