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 月的第一天,智己正式交付了其首款纯电中大型豪华 SUV 智己 LS7。
从 2 月 10 日发布,到 3 月 1 日交到用户手上,智己汽车仅用时不到一个月。在这里,我们可以几组数据。首先,智己 LS7 在发布后,累计收获了超 15,000 台订单;其次,智己 LS7 的首批交付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南京、成都、青岛等十余座城。这里包含了两个信息,数据说话,智己 LS7 的上市确实给中大型 SUV 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进店量和订单就是佐证。第二,智己并未在个别城市展开交付赚取「交付快」的噱头,而是在十余座城市同时交付,能达到如此效率的并不多,这一点,新势力车企中走在前列的只有智己和理想。
虽然我并不爱用 xx (某某)现象来形容一件少见的事实,但智己 LS7 确实带来了一些创造力、新颖体验和话题。
兼顾了驾和乘的家用 SUV
首先智己 LS7 是一款长度超过了 5 米,轴距达到了 3,060 mm 的中大型 SUV,所以富余的乘坐空间应该是基本盘。但是在电动车时代,车企打造一台长轴距车型的难度近乎与堆高性能电机提高百公里加速一样简单。真正难的是真正的把空间利用起来,把「长轴距」转化成舒适的第三空间。
在这方面,各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玩空间成了下一个竞争方向。女王座、女王副驾,甚至皇后座都应运而生。不管体验如何,车企需要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的空间。智己在这方面也不甘人后,创新性地将「零重力座椅」搬到了一台量产五座车上。
实际上,「零重力座椅」并非噱头。零重力的概念来源于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零重力环境,研究表明,零重力环境下,人体会表现出特定的姿势,从而减小脊柱的压力。而零重力座椅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模拟这种姿势,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智己 LS7 在零重力模式下,副驾座椅能够完全折叠并「收纳」入原本属于手套箱的中控下方。同时独立的右后座椅完全打开,夹角能够达到 121°,亲身体验过这项配置的我可以下一则结论,这项座椅配置和模式绝对是同级中翘楚般的存在。
落到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我们暂且不谈开它自驾看星星看月亮的诗和远方,即便是用零重力模式在午间小憩两刻钟,都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受。
在空间和座椅这块,智己确实拿出了一点新套路。而打造第三空间的乘坐体验,他们还有组合拳。
除了座椅,智己 LS7 还配备了两块超大面积的天幕玻璃,其中争议最大是面积达到了 1.63 平米的前挡玻璃。
其实这项配置并非智己首创,早在多年前,特斯拉就将类似的设计应用在 Model X 上。但是这项配置最终没有「流行」起来的主要原因还是体验不够好。
而时隔多年,智己将这样的配置带回市场,一定是「排过雷」的。为了做好隔热防晒,智己用了两种办法,首先他们首创了三层镀银技术,确保紫外线隔绝率达到 99.99%;另外则是 45 cc 的空调压缩机和独有的「Air Curtain 空气帘」, 让座舱内达到快速制冷的效果。
同时,智己也做了渐变处理,将头顶处的玻璃过渡为深色。如果用户还不放心,也可以贴上隔热罩,用物理方式隔热防晒。
舒服得躺+肆意抬头看,是智己打造舒适乘坐空间的最显性「手段」。
另外一个亮点是,智己 LS7 是首个量产交付异形方向盘的车型。官方称之为 YAT 方向盘,这类方向盘最好的设计就是能够为驾驶者提供非常开阔的视野,尤其是针对 LS7 这类采用了长连屏设计的车型,驾驶者能够轻松地获取仪表盘上的信息。
当然也并非没有缺点,在低速挪车等场景下,驾驶者还是需要一段上手适应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学习成本。在交付现场,为了让用户尽快掌握创新配置、降低「学习成本」,智己汽车还专门为用户打造了全新交付环节,由交付顾问提供「YAT 半幅方向盘一对一操作培训」。
在空间的打磨上,智己这次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智己的第一款车 L7 是以驾控闻名的,那么第二款车,驾控表现仍然是外界关注的点。
在这里先列一堆阵容,智己 LS7 卡钳采用的是 brembo 固定式制动卡钳、转向采用的博世 EPS 电子转向、空气悬架采用的是与玛莎拉蒂 Levante 同系列的德国大陆空气悬架系统,电磁动态阻尼调节系统由德国倍适登提供,轮胎采用的是米其林 Pilot Sport EV 高性能电动车专用轮胎。而调教,依旧由 WAE 威廉姆斯操刀。
硬件维度上来说,LS7 的堆料是足够下本的。而实际开起来的表现也可以用「不负众望」一词来形容。
LS7 的驾驶感受不同于 L7,当你驾驶 L7 时,它的底盘能够让你有信心去在弯里踩着电门开,指哪打哪的转向能够让你极大地提升驾驶兴奋度,柔韧的底盘会让你想去尝试多碾几个井盖,感受从底盘传到方向盘上的清脆的震动反馈。
LS7 保留了这种特性,当你上手开一圈后,你能够感受到它是一台操控极限很高的 SUV,但是它更多地保留了舒适感,但这种舒适感并非纯粹的软。
智己 LS7 放弃了颇受好评的后轮转向,转而采用了空气悬架,也能够看出他们想打造一台多人乘坐舒适感大于单人驾驶兴奋感的车型。
回头率拉满
LS7 是一款「回头率」比较高的车型,虽然将这个词放在这款外观设计颇具争议的车上,看起来并非正面评价,但它确实依靠设计小火了一把。
智己 LS7 的设计团队与 L7 并非是同一家,智己团队透露当初这款车有三家公司投标,分别来自意大利、德国和日本。
现代汽车追求家族化设计,旨在不同形态的车型具备共同的美感,确保在用户心中留下印象。智己两款车采用两支团队之手,这是有风险的。但我们还是能通过一些细节设计和配置,看出智己对体验的追求。
在这里我们通过几点来阐述。
LS7 最大争议点之一是头顶的三颗「鼓包」,虽然采用瞭望塔的传感器布局已经不新鲜了,但由于 LS7 的模组比较大,还是受到了一些抨击。
而智己团队的出发点并非为了挑战用户美学感受,而是为了提供好的产品体验。例如三颗「鼓包」之间的 Carlog,在用户经过风景比较好的路段时,用户可以主动升起 Carlog 摄像头进行拍摄,并发送至社交媒体账号。过去小鹏 G3 也有过类似的设计,但是体验并不突出。智己为了将 Carlog 做成好用的 vlog 利器,联合供应商共同打磨,三颗摄像头拼接在一起,能够实现 180° 超广角无畸变拍摄、同时像素相加超过 1 亿。拍摄的画质和画幅都能够保障,但是弊端则是车顶的设计要做出让步。
两侧的激光雷达同样如此,智己将激光雷达放在车顶两端,好处是能够发挥出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能力,同时两颗拼接也兼顾了水平 FOV,为更强的感知能力提供保障,尤其是 Cut-in 场景,但是弊端则是两颗 Lidar 模组放在车顶两侧,确实会显得有一些怪异,需要适应。
同时 LS7 在部分设计和配置上也与 L7 保持了一致,例如 DLP 激光大灯,虽然在大灯模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是像素级投影功能、自适应远光都得到了保留,保障了使用体验。
智能化能力值得期待
今年新势力以及头部供应商的重点是放在城市端的 NOA 功能落地。
作为在基础辅助驾驶上表现出色的智己 IM AD,在 NOA 上的脚步也不能慢,在上市发布会当天,智己联席 CEO 刘涛宣布智己高速 NOA 正在进一步拓展开放城市,而城市 NOA,也将在今年年底前交付。
写在最后
交付只是第一步
智己 LS7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到交付,这体现了智己背后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要知道,智己 LS7 产品上有非常多配置是需要时间去打磨的,例如三层镀银的前挡玻璃、全明星的底盘表现等等,但是智己能够在发布后的一个月内,就将车辆批量交付到用户手上,对这家刚刚推出旗下第二款车型的公司来说,已经赢了一半,剩下的,交给时间,我相信用户会和产品磨合出不错的化学反应和市场口碑。
推荐
「 爱车空间 」阿维塔、宁德时代战略签约芒果
爱车空间全新奔驰S级即将登场,豪华旗舰再进化,2026年上市值得期待吗?
Report汽车全新2026款凯美瑞即将上市,这些升级让人心动,是否值得等一波?
Report汽车更Man更硬派,哈弗猛龙上蓝牌车型啦!
爱驾天下中国与世界的“对抗”:电动汽车的长途测试
ams车评bZ5新车进化下线,一汽丰田智电突围之道
GO车情报员福特锐界L直播揭密10万公里车主真实用车成本
车业杂谈bZ5新车进化下线,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车汇天下 栏目组保时捷电动车战略受阻,中国市场疲软是核心问题所在!
郑谊索纳塔混动PK凯美瑞混动,谁是赢家?
郑谊长安汽车罗勇工厂 投产 树立中国智造出海新标杆
四轮部落从马术赛场到露营营地,BJ40增程以“露营神车”之名致敬赤兔精神!
汽车相对论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