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纯电不走心,插混太应付,高锐和冯兴亚掌舵下的广汽本田还有戏吗
2023-10-18 16:22 1.3万次阅读

车界EV

有车有电,有调有范。解码新能源,分享新观点,带你重新认识新能源汽车!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对造车新势力一直存在消极看法,TA们总觉得只要传统车企发力,脸着地的必定是这些靠运气突围的“后来者”。

怎么说呢,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论调,但放在此时此刻,还是会莫名有些“外行看热闹”的属性。举个直观例子,当年宝马那台iX3够C位了吧,谁会想到,Model Y刚市售,iX3就官降7万。虽然宝马信誓旦旦地说“回馈消费者”,但懂的都懂,这种借口分明就是被销量压力逼出来的。

德国人不是唯一在电气化时代吃瘪的人,日系匠人亦是,你看丰田,那台被调侃为“验证码”的bZ4X电动车时至今日掀不起一点水花。老大哥混不好,隔壁的小弟当然也在抠搜过日子,比如广本。


日系匠人起初设想的剧情走向很简单——先随便换个零件,再配套还行的电机和电池,跟着贴上新名字,最后继续收割韭菜。

广汽本田一开始学着照方抓药,奈何没用,结果又有样学样,把国产车最擅长的“油电同价”给拷贝了过来:今年5月份,广汽本田发布第十一代雅阁,这台车的诚意一步到位,插混版本22.58万起卖,顶配燃油版本只需要22.88万。

鸡头和凤尾一对比,前者居然还便宜了3000块,对高傲的日本人来说,这相当炸裂了,以至于坊间有不少人自发地给这台车做起了宣传,称“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后来你猜怎么样?大家惊喜发现,这3000块“让利”完全是套路,因为插混版对配置做了大幅阉割,包括自动泊车、驻车雷达、感应雨刷、座椅加热、变道辅助等。这也就意味着,插混版的雅阁和燃油版完全是两种产品,至少智能性和舒适性方面的阶梯差,远不是3000块可以补回来的。

嗯......安逸日子过久了,稍微割点血也能让广汽本田自我感觉“有诚意”,只是面对这种人性化关怀,恐怕连“日吹”都只能轻哼一声“我呸”。

当然了,部分“日吹”尝试过给雅阁洗白,理由大概是“就算其他配置差一些,但插混雅阁可是配了第四代i-MMD系统,这还不够吗”。

第四代i-MMD在前作基础上做了不少升级,比如把歧管电喷的供油方式改成了缸内直喷、搭配了更大容量锂电池于是混动方案开始能外接电源充电了、采用双轴双电机布局方式来让纯电模式下车子的动力更直接......种种细节的提升,把第四代i-MMD系统的压缩比做到了13.9:1,热效率也来到了41%,油耗4.5L左右。


但有两个问题:(1)热效率和压缩比经不起推敲,要找一个俯视的很容易,比如影豹搭载的那台4B20L1混动专用发动机,就比插混雅阁的LFB19 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要强;(2)第四代i-MMD系统是用中央传动轴来带四轮驱动,响应速度和前桥动力输出水平都不如电四驱解决方案,这方面的代表选手包括唐DM-p、摩卡DHT-PHEV、丰田RAV4双擎等。

看吧,本田大法也没那么香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插混雅阁由于是中国特供车,因此在电池组的设计思路上存在一些弊端,最起码后备厢的明显凸起就让人看着非常不爽。也正因此,很多人调侃插混雅阁其实是台七座车,毕竟只要你打开后备箱,立马就能增加两个“座位”。


延伸来看,无形中这也放大了插混雅阁的产品力短板,17.7kWh容量的电池只能提供 82 公里的纯电续航,而且还不支持直流快充,这点作战能力在国产车面前完全不堪一击。换言之,本田通过后备厢“堆料”换来的新能源入场资格,到头来因小失大。

讲真,广汽本田在插混雅阁身上祭出的“油电同价”策略仅仅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雅阁上市24小时后单店新增的订单还不到1台。


想想挺可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i-MMD系统可是被国产车企敬奉为爹的,如今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爹终于被“不肖子孙”追着打了。

怎么办?对左手纯电、中手纯油、右手混动的广汽本田来说,想要重新夺回市场高位难度很大,除非时间能回到2018年。

请注意,这一年广汽本田有改写命运的能力,还记得那台VE-1吗?虽然它只是缤智的“油改电”版本,虽然它的定价和补贴后售价看起来就像在过家家,虽然它的性价比不如同时期的雅阁顶配,但那毕竟是2018年,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还未落定,连国产Model 3都还在襁褓之中,倘若广汽本田能对症下药,VE-1还是有救的。可惜,广汽本田从头到尾都在“闭门造车”,VE-1后续的“升级”看起来不痛不痒,最终在中国车主用脚投票后,这玩意儿终于成了被市场边缘化的野路子产品。


3年后,广汽本田推出了“乱码”e:NP1,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叫它的中文名字——极湃1。也许是为了造势,在这台车发布之前的2021年国庆节,广汽本田一张海报在社交媒体刷屏,上边赫然写着“嘿世界,这才是EV!”几个大字。众人都以为总算能开上血统纯正的本田电车,现实依旧啪啪打脸——本质上,极湃1不过是日版缤智的“油改电”。

顺便说个冷知识:极湃1之所以能存在,根本原因是广汽本田要赶鸭子上架。

在本田发布e:NArchitecture纯电架构的时候,其内里就包含了前驱的e:N Architecture F和后驱/全驱的e:N Architecture W,极湃1是基于e:N Architecture F打造的,也就是说它是台前驱车。在布局灵活度颇高的电动平台上设计前驱、后驱/全驱,怎么看都不符合逻辑,除非e:NArchitecture的前驱平台无法匹配后轴。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广汽本田让极湃1这样一台“油改电”接棒,而且还要大力营销“诞生自前驱电动平台”的人设,大概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基本盘,至少不能在原生纯电动车落地前让自己绝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某种程度上,极湃1只是过渡产品,并非广汽本田的电动化答卷。


认可了这一点,再去理解e:NP1的各种疯狂优惠是不是就容易多了?对嘛,广汽本田摸鱼了这么多年,再不给点实际的东西,怎么能让人觉得“我有在努力”呢?造一台日系新能源“普信车”,也真是难为广汽本田了。

极湃1也不是全无优点,在性能方面,极湃1的表现就挺不错,动力参数同级难觅对手。那,为什么极湃1还是卖不好?

归根结底,是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了。以前,本田的座右铭是“买发动机送车”,这六个字翻译一下,就是“我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都很强”。燃油车时代,本田这套打法很好用,但都已经2023年了,“买发动机送车”早就不值钱,大家比拼的是智能性,而这方面恰恰是极湃1有所缺失的,比如内置高通骁龙820A的Honda CONNECT 3.0系统,820A并不过时,但已经是中国新势力上一代的产品,选择820A,就代表了和“多屏联动”、“OTA升级空间”无缘。对于习惯了在新能源汽车里装冰箱和电视机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极湃1多少有点像iphone 4时代的诺基亚N93。就这,有什么理由值得剁手呢?

业内有一种说法,称“2023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变革的元年”,按照这个观点,眼下的广汽本田可谓四面楚歌,不知道高Sir有没有想好接下来的出路。


写在后面:

9月初,广汽本田如约举办了“躁梦节”,这场狂欢派对原本是为了借机立下销量Flag,但在今年前9个月成绩的映衬下,广汽本田的梦想与现实正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奔走。

意料之内的是,大幅降价后雅阁的销量终于在9月份止跌回升,不过考虑到金九银十的短时效应,明面上这场反败为胜的戏码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延伸来看,广汽本田这种自降身价的行为也很难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综合来看,广汽本田当下的新能源路径不够清晰,一旦自主品牌加大内卷力度,迎接广汽本田的将会是更多的转型压力。在美剧《兄弟连》里,约翰.马丁对着战友说“我只是想活下来,仅此而已”,今时今日,这句话何尝不是广汽本田的内心独白呢?

# 新车上市 # 丰田 # 本田 # RAV4荣放 # 雅阁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