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成立研发总院,“科技东风”要将研发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2023-11-10 20:15 22115次阅读

DearAuto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 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西方车企的时代结束了”!

当看到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半年度份额首次超过50%以后,《华尔街日报》不由得惊呼。与此同时,麦肯锡也预测,到2025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将加速提高至60%,5年内实现汽车行业有史以来最大跃升。

中汽协今年上半年乘用车份额变化数据

行业专家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强势增长态势,跟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密切相关。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因为中国自主品牌坚持科技研发投入、坚持科技创新,从而不断地推出受消费者欢迎的领先产品。

01,东风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已经跃居自主第一

从《2022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可以看到,2022年中国汽车专利公开量36.22万件,同比增长12.94%,增长率显著提高。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45万件,同比增长12.77%,反映了中国汽车专利创新质量持续提升,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加强。

东风公司2022年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授权量均为自主第一

这其中,在最重要的自主整车集团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授权量统计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均位列第一。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按自主整车集团统计,东风公司以2357件,127.51%的同比增长率位居榜首,专利质量提升明显。这也是东风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报告。

02,“十四五“以来,东风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跟东风公司长久以来重视自身科技研发实力,坚持高强度投入密切相关。

成立于1983年的东风技术中心是国内汽车行业最早建立的技术中心,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一类科研院所。2003年以来,随着合资事业的快速发展,东风公司下属公司又陆续成立了10余家技术中心,推进自主和合资事业的协同发展。

“十四五”以来,东风公司不断地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推出了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科技成果。


马赫动力

全新马赫1.5T混动发动机创中国品牌热效率纪录

马赫动力是东风公司在2021年发布的自主乘用车动力品牌,马赫系列发动机及电混系统凭借超省油、超动力、超安静、超平顺的极致驾乘体验,曾经多次获得“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大奖。其最新的混动系统第三代马赫电混DH-i,由全新马赫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和马赫4HD混动电驱构成,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5.18%,并实现了行业首创的多档串并联+功率分流。该系统已搭载在浩瀚DH-i车型上,使车辆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4.2L(HEV)与3.8L(PHEV),“零百加速”时间6秒。此外,在今年4月,东风公司发布了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至此,马赫动力已实现了节能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力三大领域全面覆盖。


智能越野架构M TECH

猛士M TECH打造行业领先的硬核技术集群

2022年东风公司发布了旗下高端电动品牌-猛士,并发布了智能越野架构M TECH。M TECH在平台(猛士滑板越野平台MORA)、动力(猛士动力MEGA POWER)、越野(猛士越野全地形智能解决方案M ATS)三大领域打造行业领先的硬核技术集群,作为国内首个豪华电动越野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其全部核心技术均来源于东风自主研发。2023年上海车展,基于智能越野架构M TECH的猛士917正式开启预售,猛士科技成为全球首家同时具有纯电驱动与增程混动架构的高端豪华越野车制造商。8月份,猛士917在成都车展上正式上市,并已实现正式交付,猛士发展迎来了新里程碑。


东风量子架构

东风量子架构3号平台

量子架构,充分彰显了东风科技创新的底气、拥抱新能源时代的自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力。量子架构有别于每个车型都需要从头开始研发的传统造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和客户,快速实现不同车型的开发和生产,充分满足差异化的用车需求,

目前,东风“量子架构”1号平台上市了岚图FREE;2号平台eπ品牌旗下首款轿车eπ007即将亮相、首款SUV S59已投身热区测试;3号平台东风纳米品牌首款车型纳米01已实现全球首秀。随着东风量子架构已完成全系列产品布局,未来将打造16款车型矩阵,达成100万台年产销规模。

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2021年至今东风公司的科研体系已经自主孵化出猛士、岚图、东风(东风风神、东风纳米、eπ)三大产品系列品牌,在马赫动力、东风氢舟、东风量子架构等技术品牌的赋能下,东风公司转型升级已奠定了坚实基础。

03,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东风公司成立研发总院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市场头部效应凸显,在价格战日趋白热化、市场竞争越来越“卷”的当下,如何进一步集聚资源,提升产销规模,优化体系能力,加快抢抓新能源市场机遇,是摆在东风公司面前的头等大事。

为此,东风公司积极转型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跃迁行动”发布

2021年4月17日,东风公司在上海正式对外发布了“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创新“跃迁行动”,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到2023年4月10日,提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并发布“马赫E”、 “东风氢舟”、“量子架构”三大科技品牌;

2023年8月16日,东风公司宣布实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集团一体化管理“东风”品牌下东风风神、eπ、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品牌。


11月6日,东风公司又宣布实施新能源“跃动工程”,成立研发总院,构建了“1+n”的研发体系。

“1”即研发总院,在现有东风公司技术中心的基础上,调整成立科技规划中心、先进材料与先行技术研究中心、软件工程研究中心、造型设计中心等7个中心,由谈民强任研发总院院长。研发总院承担全集团乘用车的技术规划及研发工作,负责造型、架构、动力总成、智能软件、先进材料、验证等通用技术开发,并建立技术储备货架,实现从技术生产到落地的全环节管理与执行。同时,直接负责东风乘用车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的产品开发。

“n”即各事业单元研发力量,在研发总院统一管理下,承担上装开发及适应性开发等任务。

这种体系就像建筑工程一样,除了东风乘用车和猛士采取全包服务外,其它子品牌则是研发总院负责“打基地”、建设框架,而“装修”的部分就交给各事业单元,充分满足各子品牌车型的不同定位和差异配备,让东风公司旗下的车型在保持基础科技扎实领先的情况下,能高效的针对各自不同的目标消费者做灵活配置,从而极大的提升东风旗下产品的竞争力。

04,全新的研发体系将提高效率,更好地应对客户需求

在DearAuto看来,“1+n”研发体系的搭建,其实是东风公司的领导层敏锐地察觉到了企业的症结,抓住了东风公司发展的“牛鼻子”。

不可否认,东风公司有着强大的科研创新优势,已为东风公司的领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将东风科技创新的优势高效转化为市场优势,此次新能源“跃动工程”的实施就如将一颗颗散落的明珠,串成了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将使得东风公司科研转化能力更上一层楼,在市场销量上实现新的突破。

这次体系改革作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加快实现“科技跃迁”的创新举措之一,将对东风公司转型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这个全新的架构下,在集中研发力量、统一标准基础上,达到了“劲往一处使”以及降本增效的多重效果。

东风纳米01

首先,研发资源投放的集中,将有利于东风公司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爆款产品的孵化、智能网联技术的升级等,助力东风公司更好地应对新时代下的竞争环境,满足东风公司向卓越科技企业转型的战略需求。这里的增效体现出一个“快”,例如量子架构能够快速实现不同车型的开发和生产,其1、2、3号平台已经高效地产出了中大型SUV、轿车、小型车等多种新能源产品。

岚图梦想家

其次,新的研发体系也将助力实现研发上真正的“按需点单”,加强与子公司的沟通与联动,挖掘吃透对客户需求、市场动向的了解,提高研发效率,真正研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客户口味的产品和技术。这里的研发效率体现出一个“准”,例如岚图FREE以性能为主,以往采用增程式混动,但岚图梦想家更为注重动力高效,立刻就可以更换成马赫动力插电式的“智能多模驱动”,以准确适应不同用户群体的动力需求等等。

目前,研发总院造型中心已在武汉开建,总投资5.2亿元,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在未来三年,东风公司还将在自主新能源领域投入500亿元,迭代推出18款自主乘用车新能源车型,投放22款商用车基础车型,并加快引入行业领军人才。

新能源“跃动工程”的实施,是东风公司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的体现,展现了其作为汽车产业“国家队”助推中国品牌快速发展的担当。东风公司在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在产品开发理念和研发体系上的改革升级,将加速东风突破核心科技和提升共有技术应用比例,“科技东风”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强核”,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文|鹿野)

# 岚图汽车 # 猛士 # 猛士91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