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2024北京车展:求变的Smart,没有想象中美好
2024-04-25 22:57 8778次阅读

扉旅汽车

扉旅为伴,与车共舞!扉旅汽车,聚焦“汽车+”跨界创新和时尚汽车生活方式,贯通“汽车·生活·新知”,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活跃度的汽车生活新知平台。


再一次迎来改变。

在北京车展上,这个以“小”著称的汽车品牌,推出了旗下有史以来最大、最大胆、最方正,同时也是最野性的一款车型:精灵#5概念车。这不仅标志着smart正式进入豪华中型纯电SUV细分市场,也这意味着smart正跨越都市边界,走向野外。

而此前,smart也刚刚打破“不会参与价格战”的宣言,选择了主动让利。其中,新款smart精灵#1售价区间为15.49万-19.99万元,较此前下调2.41万-2.6万元;全新smart精灵#3的售价区间则来到了16.49万-21.99万元,优惠更大,下调3.6万-5.5万元。相对应地,新款车型也在部分配置上进行了优化。

 

“困于小众”

 

不断转变的背后,诉说着smart的焦虑。

 

 

成立于1998年的smart,本是梅赛德斯-奔驰旗下面向都市年轻人的子品牌,在燃油车时代,凭借小巧独特的外表、便捷停车的特点,smart几乎代表着小微豪华车型的天花板。但由于较小的车身尺寸和较高的价格,smart也常被视为有钱人的大玩具。

但成也小车,败也小车。随着A00级别小车市场规模下降,行业电动化转型趋势加快等因素影响,smart销量逐渐下滑,销量在全球一直未能突破20万辆大关,最终成为小众品牌。

彼时,奔驰高管直言,“如果smart品牌不求变,将很可能被‘扫地出门’。” 随后,吉利的出现恰逢其时,smart国产加入吉利麾下电动大家庭。

 

 

2020年,奔驰与吉利控股集团合资成立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至此转为由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的电动汽车品牌。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

这也意味着,转型后的smart不再局限于微型车,而是向主流市场寻求突破,进入“大车时代”。随着其首款车型精灵#1的发布,smart也就此改头换面。新车并未延续此前smart系列小巧可爱的家族风格,而是将尺寸扩大到了紧凑型SUV的级别,市场对其也有了“smart长大了”的戏称。

不过,油车变电车且尺寸变大的smart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没有激起太大浪花,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众所周知,smart新入局的紧凑型SUV领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赛道之一。而难言“性价比”的smart,与众多同类型国产新能源汽车相比并没有突出的优势,且在新能源市场之中,奔驰的光环也不再是加分项。

此外,虽然变大的smart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市场,但也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失去了曾经的情怀:“smart不再是我熟悉的可以随意侧方位停车的小车品牌了。” 对于那些真正喜欢小smart死忠粉,并不会轻易接受变大后的smart。

因此,“换道”而行的smart不仅没能打响转型第一枪,甚至还有些顾此失彼的意味。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23年,smart国内累计销量42292辆,尚不及头部新造车企业一个月的销量,在换道而来的新能源市场中依旧“小众”。

 

“打破价格”

 

“smart旗下的产品之所以会无法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无法获得更多的销量,其较低定位的产品和较高的售价应该是最大的阻碍。这一道理,放在全球汽车市场中都会适用,毕竟只要是消费者就会对价格和体验保持敏感。”

事实上,对于smart叫好不叫卖的常态,行业内早已给出了答案。

 

 

然而,有着豪华标签的smart却始终坚守着品牌溢价,其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smart不会参与价格战,品牌价值和优势是smart的核心竞争力,价格战对于品牌定位来说是一种消耗。”

但随着车市价格战的不断升级,不降价的smart不仅没声量,更丢了销量。数据显示,今年3月,smart精灵#1的销量为1041辆,smart精灵#3的销量为659辆。面对下滑的销量,smart又一次跻身主流,选择了主动让利。

不过,如今降价并不意味着smart就能快速上量。

 

 

虽然smart将价格杀入15万级,但这个区间上不仅拥有燃油车市场上朗逸、雅阁、凯美瑞等爆款车型,更是新能源市场包括宋PLUS DM-i、汉EV、深蓝SL03、启源A07、大众ID.3等热门车型的聚集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降价而来的smart,也将与其同平台打造的极氪X形成进一步内耗。

而价格之外,在当下不断内卷的车市中,几乎新上市的车型都在主打800V平台与充电速度、8295座舱芯片与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倘若smart在产品创新、续航等方面没有突出的亮点,那么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显然是有限的。毕竟仅靠一个品牌标识而没有出色的产品力已难以打动消费者。况且,在即将开幕的2024北京车展,smart还将迎来燃油车时代的老对手宝马MINI,同样主打豪华调性的车型,势必又将同场竞技。

 

 

一次次转变,似乎都难“如愿以偿”。

从燃油车变身纯电动车,从微型车长大为紧凑型SUV,从不降价转为主动让利,如今又跨界野外,一直“求变”想要跻身主流市场的smart,究竟如何才能找到突围之路?事实上,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产品与匹配的价格,始终都是车市“不变”的答案,二者缺一不可。

# 行业解读 # 大众 # 比亚迪 # 宋PLUS新能源 # 大众ID.3(海外)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