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的天空,正在泛起微微晨曦。
2025开年,流出传闻:新能源初创车企蔚来组建20人团队,由前Momenta算法专家徐抗领头,负责调研机器狗项目。 更早些,小鹏在其2024年AI科技日上,就首次推出了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178厘米身高、70千克体重的真人尺寸和比例,以及62个活动自由度。
紧接着,广汽集团打造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正式亮相。其他厂商,诸如奇瑞、比亚迪、东风集团,也或早或晚,发布了自己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计划。
这场骤起的机器人之风,还不是国内造车势力们的圈地自嗨,而是世界范围内的云涌。
大洋彼岸,同样是2025开年,有“科技春晚”之称的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舞台的聚光灯也集中在机器人身上。
CES 2025依然围绕AI展开,主题为“AI+”,但今年AI+的最好搭档则是具身智能机器人。现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只有14家,数量并不夸张,但声量很是惊人。
英伟达CEO黄仁勋,毫不掩饰对具身智能的期待,在CES 2025上直言:“通用机器人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产业“。
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AI的重要落地方向,指拥有身体、可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包括四足和人形机器人,范围再宽泛一些,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其实也属于具身智能机器人。
国内厂商宇树科技带来CES 2025的Unitree H1,就是人形机器人。H1身高178cm、体重约70kg,身材无限接近于一些成年男性,并且关节电机的扭矩最高达360N·m,拥有27个自由度,是国内第一台能跑起来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黄仁勋的期待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英伟达在CES 2025宣布推出NVIDIA Cosmo,这是面向AI开发者的平台,由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高级 tokenizer、护栏和加速视频处理管线组成,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自动驾驶汽车(AV)和机器人等物理 AI系统的发展。
另一科技巨头,OpenAI也在重启人形机器人项目,挖来了硬件工程领域的大牛Caitlin Kalinowski。
Kalinowski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拥有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此前11年,她一直在Meta,领导增强现实(AR)的硬件团队。而她来到OpenAI的首要使命,就是专注于机器人技术与合作项目,把AI引入实体世界。
其实机器人是OpenAI早期的重要探索方向之一,但在2021年被按下了终止键,机器人团队被解散,资源被集中在数据易得的其他领域。这是联合创始人Wojciech Zaremba的一大遗憾:解散机器人团队的决定对我来说非常困难。
如今,OpenAI的机器人项目重启,并且预计会在机器人内塞入传闻中的定制人工智能芯片,由OpenAI自研的AI模型驱动。
同样将一颗高度自研人工智能芯片塞入躯体的,还有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而车企高度参与,也是这轮具身智能机器人风潮的重要特色。
小鹏AI科技日上推出的机器人Iron将会像人类一般,能够行走、弯腰、抓握,并且已经站在小鹏汽车的产线旁,开启了拧螺丝、检查漆面的打工机生。
广汽集团的GoMate将会更加功能化倾向,具备可变轮足移动结构,能够在四轮式与与两足式间切换,覆盖平地、坡地、台阶等全地形,首选落地场景也便可拓展至安防、康养及汽车后市场服务等更广泛的场景。
小米发布的CyberOne也在持续露出技术细节,其运转核心的Mi-Sense深度视觉模组将会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利用数据训练出高效的空间感知模型。
通过这个空间感知模型,CyberOne将能够通过摄像头获取环境的深度信息,从而更好地判断距离和位置,在复杂空间中行走。而AI愈加突显的决定性地位,也是这轮汽车厂商重度参与的机器人竞赛中,最鲜明的特色。
当特斯拉Optimus Cen 2亮相在大众眼前,并给出了明确的量产承诺后(虽然很大概率也会跳票),人们愈发相信马斯克所言:人们终会将特斯拉看做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就像今天将其视为汽车和能源公司。
原因很简单,因为智能汽车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底层能力是相通的。把智能驾驶的核心能力拆分开来,感知-决策-执行,恰是具身智能机器人需要的运转能力。
特斯拉Bot首次亮相在AI Day亮相,看热闹的惊叹马斯克整了个新活,看门道的则惊呼,这就是一辆新的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只不过拥有人的形态。
特斯拉Bot睁眼看世界是通过Autopilot Camera,理解这个世界则是通过胸腔内的FSD Computer,AI Day 上同步发布的智能驾驶相关布局技术:超级计算中心Dojo、多摄像头深度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训练系统、自动标注、仿真工具等,也同时会为Bot提供技术支持。
同样,小鹏即将量产装车G7的自研AI图灵芯片,也会驱动智能人形机器人Iron。因为机器人面对更多的细分场景,所以需要更大的算力支持,可能会使用比汽车更多的图灵芯片。
但Iron最核心的底层能力与智能驾驶依然是相通的,例如对环境的感知,P7+上的AI鹰眼视觉系统使Iron可以看到720度的立体空间。
至于相比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特有的情感与交互能力,智能汽车用户也不会陌生,其实就对应的就是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
国内AI芯片独角兽地平线的CEO就认为:汽车是机器人时代来临的第一个应用,汽车的智能感知、人机对话,包括复杂场景下面的决策控制、路径规划,其实完全都是标准的机器人计算任务。汽车智能驾驶的计算方案做好的话,未来这些计算方案一定会用到其他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应用场景。
小米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开端、CyberOne的前辈CyberDog其实是诞生于偶然。CyberDog起初只是小米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出的小项目,但在得到雷军的肯定和支持后,才正式立项。
偶然中的必然,自然还是相通的底层能力,智能汽车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切换是如此,智能手机到智能车机的衔接亦是如此。
曾经,小米的高管表示:现在做车机系统的人,都是以前做手机开发的。而现在的故事是,做车机系统和智能驾驶的人,在开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底层的逻辑,都是在机遇来临时刻,把前沿科技落地普惠。
事实上,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孵化下,智能汽车的一些解决方案,已经在加速导向智能机器人。例如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感知方案的供应商速腾聚创,在2025开年就首次展示了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母机”。
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对这台“母机”的描述很有趣,“立足于这一‘母机’,我们不断沉淀可通用的硬件、AI软件、解决方案”。“可通用”,意味着产业链条上其他合作伙伴的接入门槛被降低,从而降低周期和成本,这是商业化的必经阶段。
在特斯拉Optimus迭代到gen 2,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机械结构层面的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
特斯拉Optimus gen 2的外观极其简洁,除了小臂,gen2上几乎在看不到任何裸露在外的线束,特斯拉精简线束的执著从电动汽车延续到了人形机器人。
线束精简封闭在体内,除了让Optimus gen 2更接近人的形态,情感上更容易被人群接纳外,还能避免裸露在外的机械控制结构误伤到人类。这得益于特斯拉选择的电机控制路线,明显区别于波士顿动力的液压伺服控制结构。
液压伺服虽然功率密度更高且稳定,但是系统极为复杂,包括液压泵、管路、伺服阀、带有位置/压力反馈的油缸等装置,但电机就简单多了,只需匹配传感器和控制器。
通过自研的执行器和传感器,提高执行器的集成化,特斯拉让gen2控制系统的紧凑性进一步提升,颇有些当年推动电动汽车电机集成简约化的感觉。
还有更强劲的电机、仿生学铰链脚趾优化,以及深度神经训练网络的赋能,Optimus gen 2在解决着一个个效率和成本的问题,目的便是加快量产落地。
在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的眼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和人脑的临界点正成为人类社会的奇点(Sigularity),当人工智能的能力跨越这一奇点之后,会在2040年达到人脑能力的100万倍。
英伟达副总裁Deepu Talla认为,市场已达到“临界点”,机器人技术将迎来重大突破。所以英伟达提供包括从AI训练的软件层到机器人内置的芯片“全栈”解决方案,实质通过为机器人研发和制造的新基建,抓住下一个时代的风口。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56%。马斯克的预期更加积极,在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
当然,人形机器人的投入和回报周期也会更长。即使坚信智能汽车跟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是一致的产业,且能够产生“1+1>2”的效应,何小鹏也不得不坦言,“长远来看,更大的市场也需要更大的投入”。
另一个则是更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积极推动机器人的马斯克同时也在表示:当劳动力不再短缺时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想,从长远来看,必须有全民基本收入。
所以,理想汽车CEO李想虽然表示理想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不过要在完成L4级自动驾驶后,再考虑机器人的研发。蔚来也在第一时间辟谣了机器狗项目。但是,具身智能泛起的微光,已经在照亮想象的神奇天空。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孙小树
相关车系
推荐
再现品牌实力,岚图知音获得第五届《汽车风云盛典》大奖
DearAuto中国电动车品牌首次名列第一 比亚迪登顶新加坡年销量最高品牌
車言道比亚迪击败丰田和宝马,成为 2024 年新加坡最畅销汽车品牌
映璇汽车工作室如何看待宁德时代建设换电站?
ams车评掌控所有:苹果CarPlay
ams车评比亚迪登顶新加坡年销量最高汽车品牌
车视轮谈一汽-大众为春节归途保驾护航,服务升级,顺风车也安排了!
My车轱辘小米、特斯拉、比亚迪、本田、五菱、现代、起亚等发布召回计划
玩车专家Robotaxi围城之战,跑马圈地但不赚钱
汽车商业评论比亚迪击败丰田和宝马,登顶新加坡年销量最高汽车品牌
私家车探2024年汽车召回:自主品牌占比不足4%,质量真的好?
道哥说车宁德时代,拿技术换利润?
汽车头条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