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端到端,2025年不会消失?
2024年的汽车技术关键词,“端到端”肯定是能排到前面的,真正被大家普遍接受和大量实测对比,基本上也是从下半年开始,也就是华为的ADS 2.0和理想的OTA 6.2。而在这之前,市场主流的技术,是把感知、规控、决策分成多个模块化处理,各模块之间靠大量的代码运行,也就是现在大家都熟悉的代码规则制,早期的智驾效果,基本可以说就是在车道居中保持、全速自适应巡航的功能上,多了一套最基础的算法,而这个算法也仅仅是优化了感知数据的处理能力,环岛,掉头,并线超车,加塞,过闸机,这些在现在看起来都相当基础的功能,却是2023到2024上半年,能算头部的水平了。
也正是因为代码逻辑,所以仅是感知和规控之间的切换,数据转化和传输效率都极低,这就导致了决策准确性差,最典型的效果就是博弈犹豫,在无法用代码覆盖的个别场景下,没有高效的通过效率,而且最核心的,就是重度依赖高精地图。要想靠近类人化的处理方式,首先就得解决数据的传送效率,所以,把感知和规控这两个独立的模块合并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端到端架构。最早提到端到端概念,其实还是离不开特斯拉的FSD,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把智驾感知能力,从之前仅限视频图像转换的职能,多了层分析学习的机制,BEV鸟瞰感知概念,也算是给今后的国产L2+++技术证明了可行性。
现在再来看端到端,包括华为现在的GOD大网、理想的E2E+VLM,还有多家智能驾驶方案公司,其实还是在分段式端到端的范畴里,所谓分段式,其实就是给模块化换了一个新名字,不过,仅仅是把感知和规控放在一起,现在也有相当接近L3的脱手效果了,现在国内比较主流的智驾方案,是配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和纯视觉路线。先拿华为的ADS 3.2来说,迭代后把独立的BEV放到了GOD网络,而这个大网本质就是一个有学习训练机制的感知网络单元,之所以被叫大网概念,核心是负责预决策规划的PDP网络,也被囊括在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华为的GOD大网逻辑,就是奔着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尝试的,理想汽车在去年年末更新OTA7.0之后,VLM视觉语言模型的写入,让整个架构学会了自己推测,能自主给出多条博弈方案,这套技术的迭代方向,明显就是朝着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发展的,简单说,就是感知架构获取信息后,直接就能给出决策,从技术到效果来划分,明显也是one model的终极形态。
至于纯视觉方案,特斯拉的CNN积卷神经网络,大体架构也正是感知和预决策融合的体系,不同的是多了occ占用网络,简单理解,就是把世界环境分成无数个单元格,根据摄像头扫描到的障碍物形态,给到相应的坐标,整个架构再经过学习训练后会对障碍物的运动轨迹做分析和预判,所以本质上来讲,视觉方案的底层技术架构,离不开云端算力,在切换到Grok 3之后,FSD的整套学习效率会比之前翻倍,这也是其不用激光雷达和高算力车端芯片,也有时用时新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在过去一年的技术总结之下,今年主机厂在智驾技术上,共识都是以transformer+BEV,激光雷达等感知硬件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把新一轮的技术角逐,会放在自研智驾芯片平台上,一方面肯定也是出于控制成本考虑,但自研芯片的难题不在堆算力上,而是光刻机和制程工艺,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芯片制定不同的跨域协同功能,接下来,打通智驾的算法底盘,会越来越多,48V高宽带线控技术,也会是今年的主流技术赛道,这一点,后续我们还会展开详细技术解读,但总的来说,分段式端到端,在2025年还不会消失,它会多模态的方式在今年演变,但传统的模块化,早就留在2024了。
费油的增程器和顿挫的插混,今年会彻底淘汰
在串并联插混架构里,本就包括了串联增程模式,但单独把增程拿出来,却是另一类效果。关于增程,其实在2024年,就差不多已经摆脱了技术落后的帽子,市场大量买单的原因,无非就是比插混更像电的体验,比纯电更长的续航。但,问题也出在增程器上,粗略计算,光是在2024年量产的增程器,就有5台以上,真正解决了增程器抖动、爆震、油耗高的,不超过2台。
增程器费油的原因,之前我们也曾分析过,从增程器的演变来看,初期都是拿内燃机直接改造,由于没有直驱工况,早期的方案甚至是直接砍掉一个缸,扩大转速区间来获得峰值扭矩,效果便是NVH较差,耐久性不高,油电转换能力偏低,问题出在了哪?答案就在缸体设计本身上,让增程器协同电机做高效发电,完全就可以放弃低扭的存在,所以在结构设计上,增程器的终极形态,就是窄长型,活塞靠惯性在细长的燃烧室做更久的功,自吸或配涡轮,都能更好的找到开闭节气门的极限条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压缩比。所以翻开有关增程器的数据,但凡是缸径形成比较低的,基本上和高油耗都能直接挂上关系,而且,还只能加高标号的汽油。
高标号汽油,意味着更高的辛烷值,这就是追求一次点燃效果的方案之一,但从技术角度来说,加高标号汽油的增程器,不能算是有技术先进性,因为在做成窄长缸体后,还需要优化滚流,让油气混合物均匀在细长燃烧室压燃,有些主机厂的方案,是利用鱼肚型,增加可燃面积,有些是通过加大高能点火能量,有些是围绕打碎燃油颗粒的高压喷嘴来做,所以解决的方案有很多,完全可以摆脱对高辛烷值汽油的依赖,所以2025年的判断,增程器较大的技术不会太多,有也会是体现在细节优化上,比如更高效的电子机油泵,NVH更低的整套静音系统,总之,费油和依赖95号汽油的增程器,在今年完全算落后的技术。
至于插混,被喷的最多的不是多挡DHT,而是基本已经消失的P2.5电机。解耦P1或P2,算是2024年最成功的新技术之一,扩大了电驱工况覆盖场景,油耗进一步被控制,也能更灵活的出现在纵置越野电驱架构里,但,同样是集成在变速箱内的P2.5,首先是体积受限,导致功率无法做大,其次是需要和双离合变速器绑定,靠偶数轴端布局,虽能很好的优化动力衔接,但换挡顿挫本质是无法解决的,经济性比不过P13架构,放大扭矩比不过传统P2,并且由于结构复杂,维护成本更高,在电驱覆盖越来越多的技术趋势下,P2.5架构,在2025年同样不会出席了。
推荐
再现品牌实力,岚图知音获得第五届《汽车风云盛典》大奖
DearAuto中国电动车品牌首次名列第一 比亚迪登顶新加坡年销量最高品牌
車言道比亚迪击败丰田和宝马,成为 2024 年新加坡最畅销汽车品牌
映璇汽车工作室如何看待宁德时代建设换电站?
ams车评掌控所有:苹果CarPlay
ams车评比亚迪登顶新加坡年销量最高汽车品牌
车视轮谈一汽-大众为春节归途保驾护航,服务升级,顺风车也安排了!
My车轱辘小米、特斯拉、比亚迪、本田、五菱、现代、起亚等发布召回计划
玩车专家Robotaxi围城之战,跑马圈地但不赚钱
汽车商业评论比亚迪击败丰田和宝马,登顶新加坡年销量最高汽车品牌
私家车探2024年汽车召回:自主品牌占比不足4%,质量真的好?
道哥说车宁德时代,拿技术换利润?
汽车头条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