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两名高管被解雇!在华销量三连败,保时捷危机为何越来越严重?
2025-02-06 16:29 4531次阅读

言车有徐

专注车业二十年,一针见血说车事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远远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2025开年,保时捷这边就传来了一则重磅消息。据报道,因公司业绩不佳及股价疲软等原因,保时捷将解雇首席财务官Lutz Meschke和销售主管Detlev von Platen。

要知道,原任CFO Lutz Meschk的履历其实相当丰富,曾在多家企业担任高级审计师、经理等职位。而从2001年加入保时捷以来,他更是一路从会计主管职务,最后升职担任保时捷的销售和市场董事。只不过,即便在保时捷工作了二十几年,但眼看着这家豪华品牌的销量变得越来越差,这些高管也不得不被解雇。

从2024年的表现来看,保时捷在华销售确实难看,它累计卖出了56887辆新车,同比暴跌 28%,是保时捷全球五大市场销量下滑最大的地区。也正是因为在中国市场下跌得最厉害,也导致保时捷的全球销量也受到了影响。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保时捷全球销量为310718辆,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滑3%。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已不是保时捷首次在国内市场出现销量下滑的趋势了。自从2022年以来,保时捷在中国销量就出现了下滑,2022年至2023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2.5%与15%,分别销量为93286辆、79283辆。也就是说短短两年间,保时捷在华的年销量就减少了接近4万辆,这对于一家超豪品牌来讲非常吓人。

只不过,保时捷落得如今这个下场,“内因外患”都有。

一方面来讲,保时捷自身是比较高傲的,毕竟在超豪品牌这块,它的销量确实属于一骑绝尘的存在。所以一直以来,保时捷旗下的很多车都需要选装,从万元到十几万不等,加价卖车已经成了常态。与此同时,保时捷对国人也不太上心,前两年就爆出过国内外减配双标的事情,不尊重国内车主的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时捷造成了舆论危机。

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车的竞争力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冲击高端的几家新势力,推出的产品无论是在智能配置、黑科技和舒适性上都是遥遥领先的,而现在买保时捷的消费者普遍都是认品牌和身份地位,论产品力,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就拿旗下的“低配豪车”Macan来举例,起售价就已经高达五六十万了,但是360°全景影像、前方碰撞预警、主动刹车、全速自适应巡航、无钥匙启动等这种实用安全配置全都需要加钱选装,再来看看人家造车新势力,只要个二三十万就能把配置给你拉到了最满。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上不够出色。虽然它也推出了Taycan,可这辆纯电车除了悬架和外观还不错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竞争力。百万级豪车的纯电续航和二十几万的Model 3差不多,更是打不过小米SU7拥有800km以上的续航。论智驾,同样和现在市面上的新势力相差甚远,科技实力跟不上就很难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心。更别提很多新势力的售后服务和质量也在逐步提升,而这些都在一步步击溃保时捷的防线。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在新能源时代,传统豪车的品牌影响力大不如前,产品力成为消费者考量的重要购车要素。不仅是BBA这样的一线豪华品牌变得越来越难过,就连保时捷也受到了重创。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增长,保时捷后续想要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有所提升,在智能化和新能源转型方面确实得加快步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造车新势力 # 保时捷 #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 Taycan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