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的开年暴击,都和智能有关。2月10日,比亚迪把高速NOA智能驾驶,普及到了10万以内的车型(如海鸥、海豚、秦PLUS、秦L等),2天后,吉利把Flyme Auto智能座舱,在7.98万起售的银河L6 EM-i身上完成了全系标配,从定价看,银河L6 EM-i和秦PLUS的起售价完全一致,插混技术构型也都是P1+P3+单挡DHT,这也就引发了一个新的思考,10万以内,谁的技术更先进一些?核心技术上又有什么不同?
用AI管理能耗后,可以比五代DM-i更省?
目前,比亚迪和吉利都通过各自的DM-i和EM-i,做到了实测2L级的馈电油耗,综合续航也都在2000km左右,效果看似都差不多,这意味着在技术层面也大致相似吗?并不全是,首先,在P1+P3的经济型插混架构里,要想实现极致的馈电油耗,基本思路是调整发动机和电机功率,选择合适的电池包容量,再往深层看,是对能量管理效率性的把控。
先来聊硬件。两套技术的相似之处,大致来说有两个,一个是都匹配同轴P1电机,一个是驱动思路都强调以电为主,这意味着发动机直驱的戏份被尽可能弱化,换句话说,燃烧室需要更高的效率,来带动1号电机高频次发电。之所以用同轴P1电机,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绕过齿轮组结构,降低损耗,提高总成效率,这也是五代DM-i技术的变化之一,所以直接套在发动机曲轴上后,少了机械反应动力衔接自然就会更高效一些。重点来看两套技术在发动机和电机功率的使用策略。
想把馈电油耗拉到极限,底层逻辑是放大电机的工况范围,尽可能处理更多的速度和加速度要求,关于这部分,吉利选择把电机功率调整到160千瓦,峰值扭矩262牛·米,双端X-Pin扁线绕组,让转速做到了18000转每分,秦PLUS切换到2025款智驾版后,电机切换全系120千瓦(24款55km型132千瓦,120km型145千瓦),很明显,比亚迪的策略是尽可能压榨发动机的发电效率,吉利想利用的,则是电机的中高段转速,以此覆盖以电为主的加速需求,纯电模式下的加速性能会有直观体现,电量低于阈值后,发动机会启动充电,根据车速和加速度要求在串联和并联模式中切换,这部分逻辑和五代DM-i没有太大差异,具体的不同就是在发动机最佳扭矩转速的设定上。
银河L6 EM-i搭载的BHE15-BFN发动机,其实就是源自之前强调高转性能BHE15系列演变来的,350Bar多点电喷、铝合金缸体、电子水泵、低压EGR,降磨和高效,都是这一系列机型的主打技术,而对整套插混架构最有用的,就是其136牛·米的峰值扭矩,这对于同轴P1电机的做工效率显然是更有帮助的,秦PLUS智驾版在调整电机之后,发动机其实也做了调整,从BYD472QA更改为BYD472QC,机型其实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依旧用到了催前取气EGR、可变润滑、多点电喷、高滚流气道等技术,只是功率再降了7千瓦,进一步弱化了发动机的直驱戏份,可以说两套技术都在核心部件上做到了节油,只不过前者保留了发动机直驱的性能底色,后者的省油目的更纯粹。
比较有意思的是,吉利第一次给电混轿车使用的“AI云动力”。所谓的“AI云动力”,本质就是一套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除了会调整油电动力分配策略外,可以针对发动机和电池做预测性能耗管理,读取导航数据预判不同场景的动力需求,简单理解,就是当短途市区驾驶时,系统会计算比对纯电续航里程,在合适的情况下启动发动机充电,优先用电,或者当介入高架环路,在串并联间切换,只在急加速场景下啮合离合器直驱,本质就是为了让发动机和电机系统的协同效果最大化,换句话说,在软件层面的加持下,理论上讲新车是有能力比五代DM-i更省一些的。
后悬配E型多连杆,舒适性能看齐B级车了?
就轿车而言,如果说增程需要考虑后桥电机,那在底盘悬架的类型上,就不可能再用贯穿后桥的扭力梁悬架了,但来到主要追求经济性的插混这边,而且价格还定在10万以内,配成本更可控的扭力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结构简单、造价更低的扭力梁后悬,似乎一直处在悬架技术鄙视链的最底层,但燃油时代的法系车证明了,只要调教得当,舒适性、稳定性比肩甚至超过多连杆结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只不过,从时间、制造的成本和调教难度上考虑,直接用多连杆,效果显然要来的更直接一些。
秦PLUS智驾版没有调整后悬结构,弹簧座、下摆臂沿用双层冲压,筒簧分离配上衬套和橡胶弹性元件,舒适性表现算是这个价位里的中部水平,至于银河L6 EM-i的E型四连杆,弹簧座的结构很像扭力梁式,但其实两根纵臂是各自连在一根扭杆弹簧上的,两根扭杆中间部分较粗的钢管结构,是两侧拖曳臂的转轴,其中防倾杆就被套在这根钢管里,所以这个部分结构也充当了一部分后副车架的作用,从运动传力效果看,后轮弹跳后产生的应力,都会经过螺旋弹簧和摆臂穿给钢管来弱化冲击力和扭摆力,再将一部分的振动和扭摆力传导在车身结构上,所以本质上来讲,E型四连杆的作用是要优于传统扭力梁的,尽管对后悬纵向弹跳的削弱能力比不上标准五连杆,但落到驾驶和乘坐层面上看,基本可以是入门B级车的水平了。
对于秦PLUS智驾版和银河L6 EM-i来说,避不开的竞争点,就是在智能化配备上,前者配三目摄像头和Orin N+5R12V12U的感知硬件方案后,比基本的LCC、LKAS、BSD等多了一套高速领航和城市通勤模式,不过这套功能的入门版本,是9.38万的秦PLUS智驾版超越型,后者把重点放在了智能座舱上,全系标配的Flyme Auto大家已经不再陌生,高通8155芯片,8核GPU运算速度在360万次/秒,AI算力8TOPS,NPU运行频率900MHz,这意味着处理图像和影音视频文件不会卡顿,smart bar、小窗模式、无界空间也打通了手机端,7nm制程意味着集成度更高,单位体积上的晶圆能实现更小的封装,让相同大小的芯片响应速度更快,跑到更高的主频上。
至于后期会不会也接入到DeepSeek大模型上,总的来说希望不大,一方面在于其作用更多的是用来帮助端到端模型推理训练,另一方面就在于,若仅仅是用来增加座舱的语音交互趣味性,Flyme Auto其实已经能覆盖大部分指令了,当然,也不排除吉利银河在接下来会把星睿AI也配到新车身上,复盘下来结论其实也就非常清楚了,10万以内,两款车在智驾和智舱各有优势,但在油耗接近且售价一致的情况下,没有高速NOA的秦PLUS,势头大概率会到银河L6 EM-i手里。
相关车系
推荐
别着急出手 四款重磅硬派SUV来袭 捷途纵横G700领衔
鬼斗车小鹏P7+火爆背后的用户洞察
若楠不加糖小鹏P7+火爆背后的用户洞察:从选择到热爱的油智同价密码
BigDriver小鹏P7+火爆背后的用户洞察:从选择到热爱的"油智同价"密码
汽车洋葱圈从吉利、红旗到海外巨头,汽车智能化领域也浮现“超级赋能者”
功夫汽车【韩系动向1494】起亚塔斯曼 韩国预售,约合18.86万元起!
郑谊透视全球 主流车企负债
汽车简报官标续航长就是强吗?全方位盘点,谁全能?谁偏科?
超级宇论同级唯一DeepSeek加持,奔腾小马2款新车型智趣上市
汽车洋葱圈元宵晚会重庆分会场 长安汽车祝全球华人岁岁长安
车友邦网逆天改命的哪吒,闹不动“车海”
扉旅汽车转向机问题,本田在国内大规模召回136万辆车
扉旅汽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