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特斯拉惨遭打砸,苦心钻营全成空,马斯克还能回头吗?
2025-03-31 15:51 1.1万次阅读

功夫汽车

汽车类头部新媒体,新榜排名前30强;各大平台优质原创内容提供商;媒体大咖聚集的汽车传播机构。

马斯克最近可能有点烦,酝酿了很久的FSD入华,收获了一大堆违章,被国内的新势力甩开一大截,又要重新开始数据;股价也坐上了过山车,可以瞬间涨个10%,也会一星期跌掉25%,干了这么多年,市值还不如刚刚起势的2021年。

最令马斯克难受的,可能还是全美掀起的对特斯拉“打砸抢”活动。美国多个城市开始割断特斯拉充电桩的电缆,还有大批特斯拉汽车被人纵火烧毁。

甚至导致了很多特斯拉车主不得不“换标”,将自己的车“伪装”成本田或者马自达。

似乎一夜之间,特斯拉就从“未来之光”变成了“全球公敌”,马斯克也从“硅谷钢铁侠”变成了“过街老鼠”。

特斯拉还有机会翻身吗?马斯克到底做错了什么?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涉入政治太深,马斯克倒霉?

对于马斯克在美国老家“众叛亲离”,国内很多人表示始料未及。因为在他们看来,一直以来马斯克都属于科技精英,属于极少数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的那一批人,按理这样的人应该名声很好才对。

事业上不用多说,特斯拉绝对是美国汽车工业的遮羞布。如果不是特斯拉的崛起,美系车或许已经逐渐没落。除了造车之外,马斯克还造火箭,造机器人,算是美国科技的一张名片。

但马斯克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踏踏实实干事业之外,这人太喜欢玩弄政治了。高调支持特朗普就不说了,还经常引导舆论。比如主动传播阴谋论,暗示拜登政府“操控选举”;还恢复了推特上被封禁的极右账号,利用其影响力。

除此之外,马斯克还喜欢操控股价、炒币。这些事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不是个事,但作为顶级的大佬这样做,就有点吃相难看了。

当然了,最近的事情还是马斯克“当官”。他亲自主导的政府效率部,来了个大裁员,直接开掉了10万名联邦雇员。虽然马斯克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政府部门里尸位素餐的人极多,但这种大动作无疑会激怒大批的人。

一堆人敌视马斯克,甚至砸烂特斯拉,在他们看来其实属于“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甚至被抓还颇感光荣。让人不由得感慨,马斯克真不该蹚政治这潭浑水。

(2)投身政治,本质是投机?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已经成为世界首富的马斯克,偏要去“当官”,难道真因为“造车救不了”美国?

或者像一些人说的,当商人终究不如玩弄政治过瘾?个人看来,更大的原因可能在于马斯克个人,这是一个绝顶的“聪明人”。

很多人并不知道,马斯克其实并不是特斯拉的创始人。真正的创始人是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他们提出了制造高性能电动车的理念,并做出了雏形。后面马斯克入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很快就把CEO艾伯哈德降职为技术部总裁,直至后面辞退。

当然了,后面马斯克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Model S实现量产并大卖,特斯拉被认定为代表未来的公司。

但不得不说,真正技术层面的东西,马斯克贡献并不多。前期的技术基础是艾伯哈德打下的,后期能够甩开其他美国新势力一骑绝尘,最大的优势也是特斯拉实现了在中国量产,利用供应链优势将成本降了下来。

2020年,特斯拉亮相了一系列的黑科技,分别是第二代FSD、4680电池以及Cybertruck皮卡,这被认为特斯拉在设计、动力电池以及智能驾驶三个方面都做到了领先,这被认为是马斯克最高光的时刻。

但从结果来看,4680电池还未大规模量产就已经落后,甚至圆柱电池都已经接近被淘汰;Cybertruck皮卡问题多多,最近又因为车顶纵梁装饰板(Cant Rail Assembly)设计问题被召回,这已经是这款车型自交付以来的第八次召回,也彻底粉碎了特斯拉所谓的领先优势。

至于FSD更是绝对的高开低走,在FSD诞生之初,特斯拉的智驾理念领先所有对手。但从最新推送的FSD表现来看,连国内二线新势力都赶不上,卖6万4简直是抢钱。

或许这才是马斯克这么积极“投身”政治的关键,从他的个人履历来看,并不擅长硬桥硬马的技术攻关,更多的时候还是选择大于努力。马斯克努力过,但从产出效果来看,如今的特斯拉仍然在吃2016年初代Model 3的老本。

因此将自身与政治高度绑定,或许是拯救的方法。实际上美国的几大科技巨头,都或多或少走的是这条路。苹果和思科需要西方制裁华为,脸书和亚马逊需要政府帮忙阻止Tik Tok和拼多多。

(3)马斯克的两难,必须“中国化”?

但从结果来看,马斯克积极投身政治,并没有带来很好的效果。虽然特朗普在白宫办特斯拉“车展”,声称美国人就该买特斯拉,当场掏钱买车做广告,但起到的效果似乎并不好。原因倒也不复杂,因为特朗普的口碑并不好,美国民众并没有对特斯拉高看一眼。

在科技上重新迎头赶上,或许会是更好的解法。毕竟一直以来,只要产品足够过硬,“美国籍”商品一定是不愁卖的。最典型的就是iPhone 4刚出来那会,不用政府做任何背书,就没有任何手机公司是苹果的一合之敌。

但对于马斯克来说,这条路同样艰难。如今的新能源汽车竞争,早已变成了全产业链的角逐。特斯拉自研的电池,要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拳头产品斩于马下,绝对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特斯拉要做智驾,同样也要与华为、小鹏这些企业一较高下;特斯拉自研芯片,要与英伟达、高通这样的企业对抗。

从目前来看,曾经全面领先的特斯拉,或许已经全面落后。

当然了,最难的部分,或许是特斯拉必须“变成”一家中国公司。像中国公司一样“卷”,一样不停地迭代产品,不停地讨好用户。这是最难做到的,或许需要把现在五年一换代,改成三年甚至一年换代。或许只有这样,才是唯一的出路。

(4)功夫拍案

美国人砸碎特斯拉,其中掺杂的情绪其实是很复杂的。或许有对马斯克参与政治的不满,也很难说没有对特斯拉产品的失望。曾经那个被视为未来希望的企业,正在变得平庸,变得跟不上时代,试图通过涉入政治的方式减缓自己的衰落。

但从经验来看,这样的做法所起到的效果或许并非积极的。华为被强行制裁的这几年,苹果的进步更慢了,被政治强行夺回的市场,更多像是“死缓”。

特斯拉要真正复苏,需要的并不是这些,而应该是像自己的中国同行一样,把精力放在技术上,放在产品上,“中国化”才是唯一出路。

# SWM斯威汽车 # 特斯拉 # 赛博越野旅行车 # 钢铁侠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