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分化的蔚小理,还会有“反转”吗?
2025-03-31 19:14 1.3万次阅读

扉旅汽车

汽车生活新知。


造车三兄弟,又一次同框。

 

 

3月29日,北京“电动车百人会”现场,三位新势力车企的掌舵人再次同框。

与2020年一同“忆苦思变”感叹造车不易后,时间已悄然给出了不一样的成长轨迹——理想稳坐头部,小鹏走出ICU,唯留李斌被全网教做CEO。

 

造车三国杀

 

蔚小理,曾经也是一个战线上的兄弟。

2014年,蔚小理是最早入局的造车新势力,三家各凭本事,掘金车市:蔚来主打高端服务和换电;小鹏的标签则是智能化,全栈自研;理想另辟蹊径,以增程式混动为基础,打造“套娃”的产品体系。

起步阶段,三家销量此消彼长,但总体差距并不明显,并且他们均面临着相同的处境:不赚钱。大家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只不过是亏得多和亏得少的差别。

不过,十年时间,故事出现了转折点,三位昔日战友渐行渐远,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行业有云,财报的速度,见证着成绩的好坏。

而“蔚小理”也精准的验证了该话术。3月14日,理想发布2024年财报。小鹏和蔚来,分别定于3月18日、21日盘后发布2024财报。

 

 

当下,理想的领先,几乎是全面性地压制。去年,理想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1385亿元,同比增加15.2%;净利为80亿元,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盈利水平持续提升。此外,理想汽车2024年交付量达50万辆,较2023年增长33.1%,继续坐稳新势力冠军。

不过,理想也并不能做到完全“高枕无忧”。当下,由其打造的“增程+冰箱彩电”护城河正在瓦解。数据显示,2024年,增程式车型市占率从8%飙升至15%,但理想的市场份额却从62%跌至48%。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平替”产品。

“增程遭围攻,纯电也未能后发制人。”去年MEGA销量扑街,让理想汽车经历了一段至暗时刻。因设计争议、55.98万元的定价策略及市场接受度不足,理想MEGA订单远未达预期。可以说,这些年来,理想完全是靠着“增程”一条腿在疯狂奔跑,而纯电能否续上“高光”,仍是一道待答题。

 

 

不过,如今的小鹏,正从ICU病房挣扎起身,上演着绝地反击。

2025开年,理想发布的新势力销量第1周榜单上,登顶的是小鹏,一举终结了理想连续36周的新势力销冠记录。今年1月到2月,小鹏已经累计交付新车6.08万辆,同比增长375%,稳稳占据着国内新造车品牌头把交椅。

小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策略的调整,推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MONA M03和P7+,凭借“技术平权+精准卡位”的组合拳打开增量市场,这两款车型销量大幅增加,成为推动整体交付量的重要引擎。

然而,小鹏的赚钱能力与理想还有相当差距。由于走量车型是价格下探到12万级新低的MONA M03,即便成本控制能力提升,规模也增大,小鹏的汽车毛利率水平仍只到10%,只有理想的一半。

因此,正如何小鹏所言,“现在是从 ICU 往外走的路上,远没到 KTV”的总结不是谦虚,而是对公司现状的理性描述。

 

 

蔚来汽车,成为了三家车企中最艰难的一个。去年,蔚来实现营业收入为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97.0亿元,同比增长15.2%。但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蔚来仍然逃不过亏损,且进一步扩大。2024年,蔚来净亏损224.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1%,其中第四季度净亏损71.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7.9%。

成立十年来,蔚来汽车的亏损累计已经超过千亿元。换电站,以及NIO House、用户服务等高端生态的成本投入居高不下,而这一系列高端生态的投入能否实现加速带来回报,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此,李斌坦言:蔚来确实今年压力比较大,我们会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运营质量,争取早日实现盈利。

 

同一场硬仗

 

分化下的“厮杀”。

不断地差距,让原本各有所长的“蔚小理”正变得更加相似。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坚守高端纯电领域的蔚来意识到,必须打造出走量的产品才有更多机会存活下去。2024年,蔚来的工作重心放在乐道、萤火虫两个子品牌上。其中,乐道正式进入理想品牌聚焦的用户群体,价位区间也将有一定的交叉、重合;萤火虫则与小鹏当前的热销车型P7+和MONA M03相仿。

小鹏汽车也正式踏入增程领域。据悉,小鹏汽车以后的技术路线或按车型大小区分,中小型车采用“纯电”模式,中大型车采用“纯电+增程”的模式,而今年推出的首款增程产品将是一款大尺寸SUV车型,踏入理想L系列所处的细分市场。

而对理想汽车而言,其在今年将推出纯电SUV,与蔚来ES6、ES8,小鹏G9等展开竞争。“我们对于后续的纯电车型非常有信心。正如我们增程L系列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表现一样,我们会努力让纯电SUV成为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梯队。”

 

 

事实上,除了产品上的“短兵相见”,蔚小理还将面临同一个新战场。

在不久前的2024财报沟通会上,李想说,理想汽车应该做AGI时代的终端企业。

“未来三到五年,我认为最大的变量来自人工智能(AI),包含基于真正的人工智能的智能驾驶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手,它将给消费者带来和今天完全不同的体验,这也是真正质变的开始。”

根据官方表述,即将到来的L4时代,将会是理想发挥人工智能竞争力的主场。“以自动驾驶为例,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VLA(视觉—语言—行动)智驾大模型,并计划与理想i8同时在今年7月发布。”

 

 

在何小鹏的计划里,也是要将小鹏打造成“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

众所周知,近年来小鹏在AI方面的实力一直走在前列,技术驱动也是小鹏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标签。对于AI汽车领域的竞争关键,何小鹏指向深度的全栈自研能力。为此,小鹏汽车将以AI强算力作为数据引擎,整合软件和硬件研发,在体验高度和优化速度上与采用传统研发模式的企业拉开差距。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给出2025年的预期:今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将有望在中国率先实现L3级智能驾驶软件能力与体验,推动AI汽车快速进入“iPhone4时代”。到2026年将规模量产支持L4低速场景无人驾驶车型。 同时提到,今年小鹏汽车将量产自研图灵芯片,将会同时应用于汽车、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支持全球化全场景快速部署。

 

 

而技术创新一直也是蔚来的底色。2024年,其研发投入同样再创新高,达130.37亿元,在芯片、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方面均有所成果。其中,蔚来自研神玑芯片即将搭载在ET9及2025款车型,配合满血版天枢SkyOS全域操作系统,实现整车控制效率大幅提升。在智能驾驶领域,蔚来公布了端到端智驾的关键技术——“NWM”世界模型。该体系将大幅提升智能驾驶的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让蔚来在城市复杂路况的处理上快速逼近甚至赶超现有智驾头部企业。

 

 

不可否认,AI的故事,正成为当下车企新的发力点,但真正能够落地并创造价值,才是“抢跑”的关键。在竞争终局到来之前,一切都还存在变数。如今,新造车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而“蔚小理”的故事,也仍将有新的“反转”。

# 行业解读 # 蔚来 # 小鹏 # 小鹏G9 # 蔚来ES6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