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长安启源销量暴跌,Q07“爆款梦”难成气候!
2025-04-02 17:51 1.2万次阅读

知乎车也

一个以 “之乎车也”为主ID的只会玩车的汽车自媒体

近日,长安启源E07以2月份“月销仅7辆”的惨淡成绩登上行业热搜,这款曾被赞誉为“汽车界变形金刚”的创新车型,无情地揭开了长安启源销量危机的遮羞布。从全年销量腰斩到质量危机频发,从战略摇摆到用户信任崩塌,长安启源所面临的困境并非偶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剖析这背后的原因。

从“爆款饥渴”到“产品失准”

长安汽车最初的战略布局颇具前瞻性,将启源定位为中端走量品牌,深蓝主打年轻科技风格,阿维塔则锚定高端市场,犹如同时驾驭三驾马车,力求在汽车市场占据稳固的一席之地。在这样的战略规划之下,2023年8月27日,长安启源品牌应运而生。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长安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叶沛曾表示:“长安启源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香格里拉’‘北斗天枢’两大战略的落地成果,开启了长安汽车向数智新汽车转型的全新征程。”然而,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启源的表现却与阿维塔、深蓝相差悬殊,所谓的“创新创业”也难以称得上实现了真正的突破。根据长安此前公布的2024年销量目标,启源实际销量仅完成目标的58.5%,而深蓝、阿维塔分别达成87.1%和81.8%。

2024年,长安启源推出了A07、A05、Q05真香版三款车型,试图覆盖中大型轿车、紧凑型混动等细分市场。然而,这三款新车型却未能展现出足够的竞争力。A07对标比亚迪汉,却因续航虚标问题遭到用户的广泛投诉;A05模仿秦PLUS,却在30%重叠碰撞测试中出现A柱断裂的严重问题,安全评级被评为“差”,从而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Q05作为一款SUV,在设计上也未能摆脱同质化的困境。这些产品看似覆盖全面,实则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E07的“变形金刚”困局

为了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并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启源推出了号称“领先友商2年以上”的启源E07。启源市场营销总监鲍国庄在2024年北京车展期间曾向媒体透露,对这款启源高端序列的首款车型,“年销量预期为10万辆”,满怀期待之情。

在技术层面,启源E07强调"领先友商2年"的变形能力,定价却锚定19.99-31.99万元的中端市场。功能设计主打科技炫酷,目标客群却是注重实用的家庭用户。最终,E07上市后的两个月销量分别仅为338辆和147辆,2025年2月更是降至7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准定位家庭用户的吉利银河L7,通过空间优化与智能辅助系统的务实创新,持续保持月销破万的成绩。

质量失控与危机应对乏力

在河北保定的冬日里,一位启源A07车主的遭遇,撕开了长安启源质量危机的冰山一角。625km的标称续航在实际使用中缩水至230km,达成率不足40%。当车主反复投诉时,得到的却是4S店"冬季衰减"的机械回应和厂家客服的集体沉默。这种情况在启源的用户群体中并非个例,车机卡顿、AEB功能失效、充电异常等问题在投诉平台上呈指数级增长。频繁爆发的质量问题,使得主力车型A07的销量大幅下滑,跌至5000辆左右。

更致命的是A05碰撞测试暴露的结构缺陷。在30%重叠碰撞中A柱断裂,70%追尾测试出现燃油泄漏,这些在新能源时代本应杜绝的安全隐患,却出现在长安启源的拳头产品上。当特斯拉通过一体压铸技术提升车身刚性,比亚迪用刀片电池重构安全标准时,启源的技术短板正在演变为品牌信任的永久伤疤。

从“造车思维”到“用户思维”的巨大差距

2024年,启源设定了2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启源不惜压缩测试周期,导致A05、E07等车型“带病上市”。当管理层仍沉迷于燃油车时代的"爆款逻辑",用缩短研发周期、压缩测试流程的方式冲刺销量时,新能源战场早已演变为用户运营的深度较量,而启源仍在用"性价比"这种工业化时代的陈旧话语与用户对话。

长安启源的溃败不是终点,而是传统车企转型浪潮中的警示灯。当智能电动车的竞争进入"用户定义价值"的新阶段,那些仍用制造业思维造车、用销售导向做品牌的企业,终将在认知革命的浪潮中搁浅。2025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呈现“头部集中、智能化主导、全球化提速”三大特征,这一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留给启源们的时间,或许比想象中更为紧迫。

# 行业解读 # 吉利汽车 # 长安启源 # 金刚 # 长安启源E0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