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宁德时代多核电池技术引领新能源变革
2025-04-22 10:04 3669次阅读

买车家

买车家CarBuyer是专业的汽车评测和导购媒体,真正免费的汽车买手。

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四款产品,以颠覆式创新突破技术边界,开启新能源行业的多核时代。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钠离子电池的量产突破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作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应用的车规级钠电池,具备多项创新技术。其“锯断不起火”安全设计,从材料本征层面消除电池热失控中的助燃因素,实现电池安全从“被动防御”到“本质安全”的跨越式突破。同时,该电池支持峰值5C快充,-40℃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在混动车上的纯电续航超200km。


钠元素的广泛分布和低成本开采,使其不受地缘风险影响,具备战略安全属性。在环保方面,生产每度钠电电芯的碳排放比锂电电芯低约30%—60%,通过极片直熔再生、无毒材料使用等方式实现高效回收,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这一突破有效降低了对锂资源的依赖,构建了更安全、低碳的新型电池产业生态,解决了北方地区低温痛点,推动电车在北方及其他高纬度地区的普及。

骁遥双核电池:双核架构与跨化学体系协作

骁遥双核电池采用双核架构设计,使一个电池包拥有两个独立能量区,具备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管理双核以及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五大功能,确保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自生成负极技术实现原子层级突破,在相同空间内配置更多电量,支撑更长续航。


通过双核架构和自生成负极技术的融合,骁遥双核电池让不同化学体系充分协作,实现全场景需求覆盖。例如钠—铁双核电池,通过钠新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充分利用钠新电池的低温性能,为用户带来不止低温更要远航的极致体验;铁—铁双核电池,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在轴距接近3米的车型上可轻松实现千公里纯电续航,同时让每公里通勤成本低至1毛钱;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通过三元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主能量区三元电池充电倍率峰值可达12C,能提供超1兆瓦的强劲动力,当电量低至20%时仍可输出超600KW的功率;由三元电池+三元自生成负极电池搭配的升级版产品——骁遥“双三元”双核电池,在轴距3米的轿车上配电量可突破180度,纯电续航里程突破1500公里。这种跨化学体系协作的模式,突破了单一化学体系难以兼顾全场景的技术瓶颈,让不同成本区间、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电池性能定制化成为可能。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超快补能与低温性能的双重突破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凭借峰值12C充电倍率,刷新全球超充纪录,成为全球首款兼具800km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其支持峰值12C充电倍率,最高续航达800km,峰值充电功率可达1.3兆瓦,1秒充电2.5公里,30秒充电75公里,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且适配所有兆瓦级超充站,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快速补能体验。


该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也表现出色,-10℃环境下,15分钟内即可从5%充至80%SOC,在-10℃低温亏电的严苛环境下,依然可以轻松满足百公里加速的动力需求,解决了用户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和续航难题。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重卡领域的创新应用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主要应用于重卡、房车、露营车等领域。在-40℃环境下,配备该款电池的卡车能一键启动,解决了传统铅酸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启动困难的问题。其使用寿命超8年,自放电率低于3%,停放1年也不趴窝,相比传统铅酸电池平均一年半的使用寿命和只能盲开、盲用的痛点,具有显著优势。用户还可以通过自主开发的智能小程序,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实现无线通电、断电管理。


宁德时代通过技术创新,将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带入“需求引领”阶段,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多核时代”。不同化学体系的电池通过双核架构和自生成负极技术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钠离子电池的量产降低了对锂资源的依赖,构建了更安全、低碳的电池产业生态,为全球能源安全提供新选项。同时,这一突破也推动了电车在北方及其他高纬度地区的普及,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宁德时代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0亿元,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达186亿元,创历史新高。持续的创新投入使得宁德时代能够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引领行业发展。未来,随着多核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广泛。

# 行业解读 # 纬度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