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油车搞不好智能化?专家大咖齐批驳:电子电器架构是关键
2025-04-22 10:47 3205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截屏2025-04-21 14.36.44

4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 “科技重塑,向新而行”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上,来自行业专家、学者、企业高层等多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化浪潮下汽车产业的科技本质与产业融合展开深入探讨。在讨论最激烈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车企如何转型智能化”这一话题,专家大咖齐上阵。

出席嘉宾包括新华网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杨庆兵,其也在此次活动中担任主持人;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秦孔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研究员李显君;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MKT 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等。

技术创新不是功能堆砌,贴合用户需求是关键

当下,汽车行业正从此前的传统燃油车时代加速迈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杨庆兵给出一组亮眼的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23万辆,中国以1286万辆的销量占比70%,成为产业变革主战场。

随后,杨庆兵抛出一个行业问题:在这一产业变革过程中,汽车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方向是什么?又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怎样更美好的体验?

/Users/huanhua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421143733/output_1.pngoutput_1

对此,秦孔建认为,汽车产业要紧密依托或跟进最新技术,与汽车产业和行业深度融合应用,不断保持创新以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需坚守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将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贴合消费者真实需求,避免盲目叠加无意义功能。

冷江涛科技也认为创新要以提升客户体验、保障安全为核心,避免单纯的可视化功能堆砌。在他看来,汽车科技应注重功能体验,华为希望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让安全和体验成为汽车科技的底色。

许敏则强调创新要针对用户需求,在他看来,我国汽车产业缺乏原始创新,不应只是跟随先进技术,而应进行探索性、颠覆性创新。他还提到,技术创新不只是简单叠加新技术,而是要从传统技术中挖掘创新点。

攻坚智能化:需要软硬件高度融合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不少声音认为“油车做不了智能化” 。针对此观点,李凤刚给出自己的理解。

在他看来,油车的电力完全能够满足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需求,其整车用电在行驶过程中由发电机供电。虽然油车发动机加速控制精度不如电车,但开车对加速控制精度要求并非极高。

他举例道:“影响油车智能化的关键在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一汽奥迪全新 PPC 豪华燃油平台采用的 E³ 1.2 电子电气架构,能满足智驾系统的需求。”

截屏2025-04-21 14.38.06

在谈到汽车科技创新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时,李凤刚首先强调了安全性问题,其次才谈到硬件与软件的关系问题。李凤刚表示,在奥迪的造车理念里面,安全问题是底线,一切技术创新都应建立在确保对用户安全的基础之上。

对于李凤刚提到的安全是技术发展的底线的观点,冷江涛同样非常认可。他打趣称,奥迪对硬件要求非常严苛,比如行业普遍是EMC的Level 3就可以了,但奥迪要求是EMC Level 5。为此,华为工程师试遍了整个行业主流的所有元器件,花费6个月的时间,才真正达到奥迪提出的标准。

截屏2025-04-21 14.39.45

随后,谈及汽车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话题时,李凤刚说道:“现在经济的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专业化和社会分工’。这也意味着,主机厂无需自研自产所有零件。”

可见,在这个话题上,一汽奥迪的解题方式是积极拥抱优秀的“软科技”企业。在他看来,奥迪与华为合作,就是强强联合。在该模式下,企业在做强自己硬科技的同时,又补齐了软科技的短板,通过“软硬结合”,做出更加适配客户需要的品牌。

在汽车软硬件这个话题上,许敏也给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硬件是汽车的基础,软件虽能赋能,但不能取代硬件。因为车子真正的目的还是驾驶乐趣、安全、愉悦和舒适。

此外,他还提到了当前汽车行业存在过度夸大软件重要性的现象。在他看来,车企应利用新工具对现有硬件进行智能化、AI 化升级,而不是盲目追求无人驾驶。

截屏2025-04-21 14.40.42

最后,在谈及品牌长期主义时,秦孔建表示,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品竞争力,而这需要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对于这一点,李凤刚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奥迪一直践行长期主义,敬畏法规和生命,以用户为中心。

本次论坛,嘉宾们围绕汽车产业的众多关键议题各抒己见,从技术创新到产业格局,从硬件软件关系到品牌发展,提供了丰富且全面的观点。在汽车行业加速发展的当下,这些讨论的声音无疑为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 行业事件 # 奥迪 # 起亚 # 速迈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