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雷军谈YU7交车周期:急用车可买Model Y等!不公布新锁单因更冲击
2025-07-03 08:14 667次阅读

明镜pro

汽车工程师的汽车评测

7月2日晚间,小米董事长雷军举行返场直播,畅聊产品背后的故事。对于小米YU7上线即爆单的情况,雷军表示,“看到(三分钟)大定数据的第一时间我都愣住了,看了好几遍才跟现场的人分享。三分钟大定20万单,一小时大定28.9万单,这个数字绝对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所以大家都非常震惊。”

图片

6月26日,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正式上市,起售价25.35万元,该款车型上市后,订单暴涨。根据小米汽车官微消息,仅3分钟小米YU7预订单(小米称大定,实际上为可退的小订)突破20万辆。1小时,预订单突破28.9万辆。在开售18小时之后,小米YU7锁单量(即行业所称的大)突破24万辆。此后,小米未再公布新的订单数量。

对于这个夸张的数据,业内有一些质疑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在上市之后,出现了多个订单转让甚至是实车转让,有黄牛甚至给出了一百多辆车的选择。正是如此,雷军说小米没有公布24小时锁单数字,是因为18小时不可撤销锁单就达到了24万单,后续数据更加具有冲击性。“到了24小时我说我们就不公布了,省得各种讨论质疑,完全没必要。”雷军说。这个首发看起来多少有点凡尔赛。

雷军没有对黄牛事件做出回应,但是针对YU7大定数据争议中SU7转定订单的说法进行了回应。他表示,SU7和SU7 Ultra转订YU7的订单,占YU7总订单数不足15%。也就是说,如果按照20万订单来计算,其中有3万SU7转到YU7的订单。

同时,雷军还透露了YU7的用户画像。雷军表示,小米YU7车主的平均年龄约为33岁,比SU7略大,女性车主的比例也比SU7更大。同时,小米YU7车主中,苹果iPhone的用户占到了52%以上,比SU7的比例大了4%左右。也就是说,其实一半的用户不是小米米粉,说明其产品突破了粉丝圈,不再是只做粉丝经济的车型。


图片

此外,对于目前提车等待时间较长,雷军说建议当前锁单数量超出想象,排得比较多,大家可以稍微多一点点耐心,“我们会努力提升产能,但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今年年初我们最少交付30万辆,扩产后目标修正到了35万辆。”不过,即便是达到了月产35000辆,似乎对小米来说也不够,因为目前SU7的月销量已经接近3万,而YU7不可能只分配几千台的月产量。但是如果过多地分给YU7,那么已经等待很长时间的SU7用户显然也是不能忍的。

雷军还劝大家暂时不要下单小米汽车了,“如果大家急用车,国产新能源其实都不错,比如说可以关注明天发布的小鹏G7,还有月底发布的理想i8,大家也可以认真地考虑一下Model Y。”这可能是史上第一个劝人不要下单,去买竞品的汽车品牌吧。

不过,对于小米YU7,不少消费者还是意见比较大。近期,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部分小米YU7车主因等待时间过长要求退订。YU7目前锁单量超过20万,这也带来了提车难的问题。据部分车主晒出的订单,系统随后显示标准版交付周期长达57周(约14个月),用户需等到2026年9月才能提车。

有用户指出:小米锁单页面仅提示“首批8月交付”,未披露首批数量及后续排期规则,且“首批交付”容易被误读;其次,小米未提前说明2026年购置税减免政策变化方案,而预计产生1-3万元额外成本;第三,存在部分销售在6月28日系统更新前虚假承诺“年底提车”,诱导用户下单。



目前这些车主提出两大诉求:要求为排期至2026年的用户开放退通道,或者确保车主在2025年内提车。对于上述问题,行业内实际上都有解决先例,比如由企业承担因交车时间变化带来的购置税;同时,对等待长久的用户,企业会按日给出补贴。

除此之外,在6月29日,还有多名小米YU7车主反映,下单时标准版和Pro版配置表明确标注“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但订车后该功能被悄然移除,仅顶配Max版保留。用户发现,小米APP“快速了解版本不同”页面已修改描述,引发“偷改配置”质疑。对于小米汽车而言,爆单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持续在一些犯错,或者以热销忽视消费者的实际体验,也会慢慢消耗掉市场好感。


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 行业解读 # 特斯拉 # 小米汽车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