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曹操,彻底暴露了吉利的家底
2025-07-04 10:15 6358次阅读

汽车K线

汽车K线创始人,专注于汽车领域。

资本层面基本完成闭环搭建,突破300万辆也不是梦。

7月1日,吉利汽车(0175.HK)发布公告,今年上半年销量达到140.9万辆,同比增长47%。

其管理层基于该销量表现,决定将原定目标上调11%至全年300万辆。

不过,《汽车K线》认为,吉利整体生态链布局的加速完备,也正在给吉利汽车2025挑战并突破300万辆大关,创造有利条件。

01

当IPO钟声敲响,大吉利体系下,又一公司上市。

至此,吉利控股的科技移动出行商业帝国,再添一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李书福(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控的上市公司,已达10余家。

包括除汽车制造领域的吉利汽车、极氪、沃尔沃汽车、路特斯科技、极星汽车,还涉足摩托车、芯片、智能无人驾驶、移动出行等领域上市公司,诸如:亿咖通科技、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千里科技、洪桥集团、曹操出行等。

从中国A股和港股,到太平洋彼岸的美股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甚至是欧洲资本市场……

02

6月25日,背靠吉利集团的科技出行平台曹操出行,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根据配发结果,曹操出行赴港上市,全球发售共计4417.86万股股份,每股发行价为41.9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17.1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72亿元)。

虽然网约车市场内卷导致破发,但曹操出行的醉翁之意不在网约车,而在于李书福构建科技移动出行商业帝国的重要一环。

李书福曾公开表示:“希望以曹操为起点,结合车载人工智能,优化智能网络空间,加快推进变革,把吉利控股集团从汽车制造商向交通运输服务商、信息内容提供商转型。”

随着曹操出行IPO,吉利控股已经覆盖汽车(摩托车、乘用车、商用车)研发制造、智能化与零部件供应、无人智能驾驶、芯片制造以及移动出行、教育等多个产业链环节。

若再加上卫星通信、飞行汽车等业务,大吉利实现了从上游技术研发、中游生产制造到下游出行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

这对吉利控股集团未来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曹操出行也可以作为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各品牌在全国范围的播种机、宣传队和粮仓,并通过一些购车政策,每年为吉利汽车分担相当部分销量任务。

03

目前,吉利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全新阶段。

其构建的“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体系,以汽车主业为根基,实现“地面交通(曹操出行)+低空飞行(沃飞长空)+卫星通信(时空道宇)+智能网联(亿咖通)”全链路闭环的科技出行网络。

这一体系的独特性在于其垂直整合能力与多维度技术协同。

放眼全球,目前汽车公司中只有特斯拉和吉利在布局天地一体化,聚焦中国,吉利则是独一份,即便是涉足汽车领域的华为,也缺少自己造车这一环。

如今,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天地一体化”生态体系落地的重要载体,已与千里科技协同,布局当下大热的Robotaxi概念。

04

就在曹操出行成功IPO引发行业关注之际,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突然官宣出任吉利智驾生态——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的消息,同样引发热议。

众所周知,千里科技是吉利在智能驾驶领域落下的重要棋子,两家公司和吉利汽车也将在大吉利下,实现更好的战略协同效应。

有机构预计,到2030年,Robotaxi在网约车市场中的渗透率将达到近50%;2024~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8%,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至少2700亿元

2024年,千里科技市值从160亿飙升至400亿,年涨幅150%,资本市场以资金投票印证技术潜力。

在“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发布当天,知名研究机构摩根士丹利连夜发布研报,称这是AI公司首次打通OEM闭环,且吉利的ADAS供应商将全面提升产能。

05

最近几年,全球科技公司和汽车公司纷纷加快布局Robotaxi和高阶自动驾驶技术。

东方证券指出,2025年国内Robotaxi企业规模化投放加速,小马智行于2025年底将Robotaxi车队规模扩大至千台;文远知行计划与Uber合作,在5年内新增15座国际城市Robotaxi服务;萝卜快跑计划在迪拜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汽车公司和相关供应商层面,上汽享道出行宣布将与Momenta合作打造主驾无人Robotaxi车队;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进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虽对手众多,但吉利却有着独特的优势。区别于其他企业与外部公司、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吉利集团层面在内部就能够调动资源实现这一商业布局。

06

《汽车K线》认为,中国汽车智驾第一梯队,或将面临洗牌。

作为华为智驾从0到1的奠基人,王军加盟不仅为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注入华为系技术基因,且让千里科技实现技术闭环。

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推动吉利智驾向华为ADS、特斯拉FSD等头部系统发起技术冲击。

至此,吉利旗下的千里科技形成了以印奇掌舵AI算法,陈奇夯实硬件根基,王军整合华为HI模式经验与吉利生态资源,执掌科技业务板块的“黄金三角”战队。

这为吉利构建起“算法+硬件+生态”的闭环,加速吉利“AI+车”战略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吉利汽车也将获长期利好。

07

值得一提的是,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每次乘车只需要4.2美元。

若特斯拉Robotaxi进展顺利,或将在全球起到示范效应,并促进国内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快Robotaxi商业化进程。

因此,依托大吉利体系,尤其是千里科技在Robotaxi领域深化布局,吉利系的自动驾驶技术及定制车,会形成“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的闭环生态,提升吉利集团整体Robotaxi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曹操出行预计2026年底,将推出专为自动驾驶而设的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此次成功IPO则为其提供了资金保障。

08

王军公开预测,“五年内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将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在这一变革浪潮中,他坚信吉利“天地一体化安全体系”(通过自研低轨卫星增强高精定位)和“千里浩瀚系统”的L3级量产落地能力,正快跑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届时,市场格局或将重塑为华为、吉利、特斯拉三强主导的竞争态势。对于吉利汽车而言,这无疑将会打开新的估值体系。

所以,当人们在看吉利时,总是会疑惑为什么要弄这么多上市公司,难道不是为了圈钱?亦或是资源分散,为何不像比亚迪、特斯拉,都集中在一起?

如今再来看,其实这更像是李书福下的一盘大棋局,自己拥有造血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内部产生协同效应和竞争,不断地孵化并试错,但只要整个生态闭环能走通,那么这个产业链上的公司都将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它能实现那个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的美好愿景。

Views of AutosKline

吉利从“汽车制造商”向“智慧出行生态构建者”的转型迈入更深层次。

当资本、技术与生态开始协同,以造车为根的这场马拉松也才刚进入新的阶段。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消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 吉利汽车 # 吉利银河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