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2025-07-16 13:21 7241次阅读

汽车点评AC

知名KOL车叔领衔打造,让你成为懂车帝!汽车领域新媒体代表,分享汽车知识,购车秘籍,选购技巧,行业**,热点事件。精选内容,独到观点,深度评论!

马斯克又一次把汽车行业搅得天翻地覆,这次既非降价风暴收割用户,也不是发布新车蓝图吊人胃口,而是要把一个“行走的博士级大脑”塞进你的特斯拉。

就在xAI刚刚推出号称“全科碾压博士”的Grok 4之后,马斯克便在X平台斩钉截铁宣布:“下周起,它将成为特斯拉的座上宾。”

看到这里,我们不免心生疑问,一个能解析图像、对答如流、被马斯克捧上神坛的AI,一旦入驻每日陪伴我们的移动空间,究竟是解放双手的科技福音,还是让我们从此在车内噤声的移动监控兼话痨呢?

今天我们就深入剖析,Grok的这趟“上车”之旅,看看这究竟是马斯克颠覆未来的关键一步,还是又一次华丽的预告片?

什么是Grok?

近期,最新发布的Grok 4,被马斯克以“全学科碾压博士”的惊人评价送上热搜。此言虽显夸张,但直指其强大的知识处理能力。然而,一个考试能力超群的AI,塞进方向盘后的钢铁躯壳中,究竟能做什么?

个人看来,马斯克急于将Grok植入特斯拉,绝非为了满足用户行车途中询问“1+1”的初级需求。因为特斯拉的核心命脉,始终是数据。 过去特斯拉依赖Autopilot收集海量道路信息,如今引入Grok,无异于为数据捕获系统加装了超级感官。

本质上,Grok是马斯克构建“数字帝国”的核心枢纽。左手紧握X平台的社交数据洪流,右手掌控特斯拉捕捉的亿万公里出行轨迹,Grok正是贯通这两大生态的超级桥梁。从此,你的爱车将超越交通工具的原始定义,进化为马斯克洞察你生活习惯、情绪密码、消费倾向的“移动数据终端”。这份野心,甚至超越了殖民火星的蓝图,毕竟火星遥不可及,而你的方向盘后,每分每秒都在为他的数据帝国添砖加瓦。

正所谓在数据即权力的时代,谁能掌握用户的全景画像,谁就扼住了未来商业的咽喉。

光鲜技术的背后

马斯克对Grok 4的推崇近乎狂热,他在直播中豪言:“Grok 4在几乎所有学科上都比人类研究生更聪明。”其自信源于百倍于前代的训练规模与十倍于对手的强化学习投入。然而,华丽数据的背面,是令人窒息的烧钱速度。

据悉支撑Grok 4的“Colossus”超算中心,在去年7月启动时便武装了10万块顶级AI芯片,今年2月规模翻倍至20万块,终极目标直指百万级别!那么资金从何而来?就在发布会前夕,xAI宣布斩获100亿美元融资,加上此前两轮各60亿的融资,成立仅两年的xAI,公开融资总额已达骇人的220亿美元(约1579亿人民币)!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笔天文数字在当今白热化的AI军备竞赛中仍显单薄。内部消息透露,xAI目前月度运营消耗已高达10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底,账面现金仅余40亿。新融得的100亿看似解渴,实则杯水车薪,明年必将再度开启“找钱”模式。与竞争对手相比,xAI的商业化节奏明显迟缓,主要收入依赖X平台订阅服务,预计今年收入仅5亿美元,与OpenAI今年预计的127亿相去甚远。马斯克亦坦言,此等量级的亏损在AI巨头中已成常态,根源正是服务器与芯片构筑的金钱熔炉。

更值得玩味的是Grok 4的定价策略,其基础版年费为3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54元),高级版年费高达3000美元。显然,这样的价格已远超普通消费者对“车载娱乐”的心理价位。当技术光环遭遇真金白银的考验,用户是否愿意为其支付如此溢价?我想市场会给出最现实的答案。

此外,更大的阴影来自即将到来的巨头碾压。2025 年夏季,OpenAI 的 GPT-5 即将发布,其多模态能力与推理效率或全面超越 Grok4。微软、谷歌等巨头今年计划投入3200亿美元加码 AI,而xAI的100亿融资在这场 “烧钱战争” 中不过杯水车薪。

车叔总结

总的来看,马斯克将Grok 4植入特斯拉的决策,本质上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科技豪赌。 他赌的是用户愿意用隐私交换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赌的是Grok能在巨头林立的AI战场杀出血路,赌的是这辆“会思考的车”能重塑人车关系,定义下一个出行时代。不可否认,Grok 4的多模态能力与数据整合潜力,确实可能重塑汽车智能化的范式,但高昂的成本、滞后的商业化、模糊的隐私边界,又让这场豪赌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豪赌的结局,势必将随着Grok在你方向盘后的每一次应答,在公路上徐徐展开。

# 行业解读 # 本田 # 特斯拉 # Pilot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