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超预期新质力纯电SUV ,体验现代ELEXIO
2025-07-28 16:04 5663次阅读

车算子

一个有胆有识有趣有智谋的头条号

踏进现代汽车中国(烟台)技术研究所的试车场,用震撼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一点也不为过。作为现代集团在海外规模最大且唯一面向全球的新能源研发中枢,此处涵盖了高环、坡道、低附着力路面等17种严苛的测试环境。而今日的主角—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也正静伏于跑道的起点,等待一场关乎“新质驾控力”的验证。

1,加速与制动 

电门深踩的瞬间,E-GMP平台三合一电驱系统的爆发力毫无迟滞。双电机输出如潮涌般线性递增,80km/h时速内推背感持续加压,却无多数电动车常见的眩晕感。这份克制源自工程师对“民用性能”的精准拿捏——既非野蛮堆砌零百数据,亦非牺牲响应效率。

而真正的震撼来自制动测试。100km/h至0km/h刹停的实测中,ELEXIO交出了35.8米的成绩单。在低附着力路面,其四驱系统与能量回收深度耦合,80-0km/h刹停距离较竞品缩短近10%。更难得的是,紧急制动时车身姿态如巨舰破浪般沉稳,前悬压缩幅度极小,避免了电动车常见的“点头式俯冲”。

2,高环路段

驶上全长6.2公里的高速环道,ELEXIO在180km/h巡航中展现出超越级别的稳定性。侧向风扰被低风阻车身悄然化解,方向盘仅传递细腻的路面纹理,毫无飘摆迹象。这份从容背后,是E-GMP平台航天级笼式车身的功劳和“360°Safety车身”设计,车身高强钢占比77.5%,底盘采用八横七纵梁设计,多重骨骼和高张力钢板材质,增加了车身强度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3,蛇形绕桩

18米间距雪桶阵前,ELEXIO以50km/h划出流畅S形轨迹。方向盘转角80°的极限操作下,车身侧偏角被死死压制在1.2°以内(竞品普遍达1.5°),宛如轨道车般精准。秘密藏在现13.8最优转向比,MDPS调校,转向顺畅且将信号传输延迟降低83%,当左前轮出现打滑趋势,系统在10ms内完成扭矩再分配,后轮即时补力救车。

4,麋鹿测试

麋鹿测试是操控性的终极审判场。面对突发障碍,ELEXIO以75km/h成功避让。对比测试中,某些车型甚至出现动力真空期,而ELEXIO凭借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将动力中断压缩。这转瞬即逝的差距,在60km/h时速下可能意味着数米的避险距离,恰是撞与避的天堑。

5,海螺弯与横风

在海螺弯道测试中,我以50km/h切入螺旋半径递减的弯心,转向力矩随角度自然加重,但车身始终未现大幅侧倾。奥秘在于前麦弗逊后五连杆悬挂的“刚柔二象性”:低速过坎时柔韧吸震,高速过弯时刚性支撑。

而横风测试区堪称“风暴模拟器”。当侧向风速突然增至8级,车身横摆角仅微微偏移,ESC系统通过反向扭矩控制,车轮如爪紧扣地面。

6,湿滑路面

在人为制造的湿滑路上,我们让ELEXIO处于半干湿路面的不利境地,更为贴合北方冬季的用车环境,而ELEXIO如钉在路面般稳稳攀爬。此场景直击用户痛点——地下车库结冰坡道上的溜车恐惧,被技术彻底化解。

当天的测试项目我并没有一一枚举,但当夕阳将试车场染成鎏金色,ELEXIO却静立终点线旁。它没有用“冰箱彩电”堆砌豪华,却在的80km/h湿滑弯道中,以极低侧偏角优势诠释了何为真正的价值,它从未鼓吹“算力怪兽”,却让每一次从起点到终点变为更为安全的日常。这恰是北京现代赋予“新质力”的深意“把技术熔铸成对普通人的安全守护,让每一次出行都稳如泰山”。

作者

# 新车上市 # 现代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