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换帅小有成效,欧拉仍有提升空间
2025-08-06 09:14 1.3万次阅读

汽车网评

汽车网评(www.qcwp.com)是国内第一专业汽车测试网,它能及时为广大消者提供汽车各方面的性能检测数据、油耗查询、故障码查询、最新的汽车**,加深车主对汽车有一个全新了解,帮助那些即将购车的消费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8月1日,长城汽车最新一期产销数据新鲜出炉。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长城汽车总销量为10.4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贡献了3.46万辆。回顾今年1-7月的销量表现,累计达到67.42万辆,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则为19.50万辆。



表面上看,这个总量规模尚可,但具体到各个品牌,还是能看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欧拉品牌来说,目前与长城汽车旗下的其它品牌比较,仍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7月份,欧拉仅售出4300辆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04%,不过环比实现31%的增长,销量下降趋势稍微放缓。而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则为1820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了50.15%。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长城汽车在6月20日紧急进行人事调整。技术背景深厚的吕文斌接替了仅在任四个多月的赵永坡,成为欧拉品牌新任总经理。吕文斌此前担任哈弗品牌的技术负责人,魏建军将其调任欧拉,意图非常明显:希望借助技术力量主导降本增效、重新梳理产品线,让欧拉回归产品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欧拉的市场声量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同时,它还要承受来自五菱缤果、比亚迪海豚等价格竞争力强且产品力突出的对手的猛烈冲击。吕文斌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从欧拉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后续能否稳住这股试图,甚至取得全面突破,仍有待观察。



吕文斌上任后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必须在提升产品力即如何打造真正具有吸引力且差异化的电动车,和进行精准营销即如何重新有效触达并打动目标用户之间找到艰难的平衡点。技术背景是他的优势,但市场是否认可,最终需要更长的时间和后续的销量来证明。想要在短短一两个月就能让欧拉品牌起死回生,要求显然太高,欧拉的复苏之路注定漫长且充满挑战。


除了欧拉,长城旗下另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坦克品牌,也显露出了一丝增长乏力的迹象。坦克品牌7月份销售了2万多辆,1-7月累计销量达到12.37万辆。虽然这个绝对数字看起来尚可,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略微下滑了8.19%。


这个跌幅对于主打硬派越野、一度供不应求的坦克品牌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警示信号。它清晰地反映出方盒子越野SUV这个原本相对小众但热门的细分市场,竞争正在急剧加剧,市场本身的增长似乎也遇到了瓶颈。



更棘手的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SUV车型在保证城市驾驶舒适性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通过性和越野能力,甚至直接打出轻越野的概念。这对坦克品牌坚守的传统硬派定位形成了显著的分流效应。与此同时,国家对于油耗和排放的政策持续收紧,也让主要依赖传统动力、油耗相对较高的纯硬派越野车承受着日益增大的政策合规压力。


坦克品牌过去依靠鲜明的硬派风格和产品稀缺性获得了成功。但在如今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电气化浪潮席卷整个行业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能在保持其核心越野基因的同时,快速拥抱电气化并显著提升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其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可能会被进一步挤压。


将视角拉回到长城汽车整体层面,其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已经相当清晰。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明显落后于市场节奏。7月份,长城的新能源车销量约占总体销量的33.1%。而1-7月的累计数据方面,也仅占总体累计销量的28.9%。对比之下,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44.3%,并创下同期的历史新高。这充分说明,长城的新能源转型力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程度依然过重。



当主要竞争对手在新能源领域持续高歌猛进、快速提升份额时,长城确实面临不小的压力,它亟需在核心品牌如哈弗的电动化转型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在欧拉、坦克等子品牌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改革与转型,无论对于长城汽车,还是目前国内各大车企来说,都是一剂良药。


汽车网评:欧拉换帅,自然要经历一段阵痛期,从产品线的定位,到战略层面,都需要逐步转型。面对竞争对手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加速狂奔,欧拉该何去何从,这一问题的答案,需要长城汽车认真去寻找。

# 行业解读 # 欧拉 # 长城 # 欧拉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