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增程发明者再亮剑:比理想、问界更好的增程技术来了
2025-08-11 20:05 1598次阅读

DearAuto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 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8月8日,工信部发布第39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上批别克至境L7、智己LS9、上汽尚界H5等增程车型公示,这次小鹏X9增程版、广汽埃安i60增程等也相继登场,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几乎所有玩家都在增程赛道上摆出了“重兵布阵”的姿态。

曾经被人嘲笑的“落后技术”,现在成了市场上追逐的“香饽饽”。这也折射出市场对无里程焦虑技术的真实渴望。而在国内增程技术的发源地——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正在上演。

8月7日,别克“真龙”增程系统在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正式揭幕。这套诞生于“百万级”逍遥架构的增程系统,即将搭载于豪华轿车别克至境L7,以302km纯电续航、1400km+综合续航、5.9秒零百加速、5.9L百公里亏电油耗的硬核数据,实现了满电亏电一条龙、亏电无感知,直击当前增程市场四大痛点。作为增程技术发明者,通用汽车正用十七年技术积淀完成对行业的重新定义。

增程技术的“四大痛点”

自从搭载增程技术的新能源车在市场上热销开始,就引发了行业一轮又一轮的争论。

从最早理想与大众在增程是否“最糟糕的技术”辩论为开端;到长城宣称“打死也不做增程”;再到前几天蔚来创始人李斌说他早在2018年就看好增程的市场潜力,但又强调“增程是过渡,终局为纯电”。

行业专家也指出:增程式只不过是插电混动技术的一种功能,插电混动比增程式功能更丰富,油耗更低。

为什么市场上的增程技术被众多行业专家、车企大佬诟病?因为它有“四大痛点”。

1.亏电状态下动力明显下降:当前市场主流增程车型在亏电时,零百加速时间普遍会拉长0.5到3秒,有些车型在高速超车时性能几乎“断崖式下跌”,性能衰退将近50%。成都某想车主周先生今年暑假带着小孩和家人跑了一次西藏,来回4000多公里,他吐槽说车一进入高原开始爬坡动力就感觉到明显变弱,甚至超个货车都很费劲;另外亏电之后增程式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4000公里加了5次油,每次还要加95#汽油,折合每公里0.69元,他直呼一点都不节能。

2.纯电续航短,需要频繁充电:根据对上汽通用千万用户实际通勤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城市用户每周的日常通勤总里程中位数为280公里,90%以上用户的单周通勤在300公里以内。而目前主流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大多在120-240公里区间,这还是CLTC工况,实际使用要打八折左右。上海车主张先生的某界汽车纯电续航里程在235公里左右,平常市区开一周勉强够用,偶尔出去办个事绕多点路就不够开一周了,上班也惦记着要去哪把电充满,他的里程焦虑依然存在。

3.电池的频繁充放带来电池寿命的快速衰减与安全隐患:根据中汽研数据“增程车电池4年衰减率比纯电高14%,整体衰减率达25%,也更容易带来安全隐患。”一般来说,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在2000-3000次左右,可以使用10-15年;而三元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在1500-2000次左右,可以使用8-12年。增程式电池由于车主“精打细算用完每一度电”的思想,有可能循环次数要过倍于纯电车电池,因此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减半,如果一块增程电池只能使用4-6年,毫无疑问是增程车主不能接受之痛。这也导致增程电池的寿命开发难度远高于纯电系统。

4.增程器介入的抖动与车内的噪音:习惯了电机安静的运转之后,增程器突然启动带来的噪音和抖动会破坏车舱内安静的氛围,有一种重回燃油车的感觉,这是增程车主最常抱怨的NVH痛点。尤其是高速亏电行驶超车时,为了维持全功率电力输出,增程器一下拉高到4000转以上,增程器的轰鸣与伴随而来的车内共振,更是让驾乘人员特别不舒服。

尽管增程式汽车有诸多的痛点,“但是它既有纯电车环保、动力强带来的用户体验优势,又有传统内燃机续航里程的优势,所以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菁的这个观点目前已经成为行业越来越多学者的共识。

也就是说,没有落后的技术,只有极致的产品,消费者只认更能解决实际需求的汽车。

而在市场上,以理想、问界为代表的车企,其推出的增程式车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阿维塔、智己、小鹏等新势力品牌的增程式车型都已蓄势待发,曾经瞧不起增程技术的大众、丰田也将在明年推出自己的增程车型。可见未来3-5年,增程式车型在市场上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细分。

很明显,谁能解决增程式的四大痛点,谁就能引领增程行业的发展。

别克“真龙”增程系统重新定义增程体验。

作为增程技术的鼻祖,上汽通用汽车自是当仁不让。继“真龙”插混之后,基于逍遥架构融合与创新、坚持与进化的理念,上汽通用汽车推出了“真龙”增程系统,以顶级的硬件设计,顶级的开发标准,解决行业痛点,再次重新定义增程。

真龙增程性能重构:以极致性能对应行业痛点

这一次,上汽通用汽车用“真龙”增程给出另一种解题思路:没有续航焦虑的性能豪华,无需妥协体验的绿色出行。

在亏电动力弱的问题上,“真龙”增程的解决方案堪称降维打击:

在动力上,至境L7做到了增程最强的单电机252kW,最高转速大于22000rpm,超过了某热销运动型轿车的单电驱性能水平;其所搭载的奥特能2.0增混专用高性能电池,满电状态下支持高达 315kW/9C 倍率的放电能力,亏电状态下也能持续提供 260kW/7.8C 倍率的强劲输出,完全覆盖驱动电机功率需求;并且还有115kW 1.5T混动专属发动机+100kW发电机组成的“黄金补能组合”,在补能上不仅及时而且还快人一步。

实测中,至境L7在满电状态下的零百加速时间为5.9s,亏电仅为5.98s,差异小于0.1s,几乎等于“感知不到”,相比于一些同级产品的“断崖式下跌”,实现了“真正的满电亏电一条龙”,这也是其“真龙”名称的由来。

为了满足全场景的使用,真龙增程系统还对发动机和热管理系统上做出了严苛标准,确保高原、高热、高寒持久不衰。

在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60%的昆仑山垭口,传统增程车动力折损高达30%,而至境L7高原加速无衰减。

由于高度集成的增程系统、三电系统带来大量热量,为避免电机退磁,需要超温就降频。在实测中,友商豪华电车连续5次加速即触发降频,而至境L7的双端360°微喷油冷+转子交叉油道设计,使电机散热功率达5.2kW(超竞品56%),实现25+次全油门加速无衰减,展现了电机超强的持续热交换能力。

针对我国漠河等地-30°C低温电池活性骤降难题,“真龙”增程系统采用专属电芯设计与智能电池热管理技术,全温域智能热管理使-10°C容量保持率>95%。即便SOC≈1%的极限亏电状态,仍可满足-40°C冷启动需求,极大提高了增程系统在极寒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对于续航里程短的问题,“真龙”增程充分考虑真实场景需求,做出了平衡成本与效能的最优解:

别克至境L7同级最长的302km纯电续航(CLTC)直击痛点,配合40.2kWh奥特能电池+130kW快充,实现“18分钟补能50%”的高效体验,彻底告别日常通勤的里程焦虑。即便是偶尔的长途需求,至境L7还有59L的超大油箱,整车的高效能耗管理也极为出色,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9L,比同级主流产品节能15%以上。

更颠覆的是其能量转化能力:3.6kWh/L油电转化率让59L油箱变身移动电站,储备电量高达252度——相当于19个特斯拉Power wall家用电池储能的总和,让三口之家使用30天绰绰有余。配合6kW V2L外放电,电烤箱、咖啡机、投影仪同步运行毫无压力,重新定义户外生活场景。

对于电池频繁充放影响到寿命与安全性能的问题,上汽通用的破解之道堪称教科书:

首先基于上汽通用2000万客户的“真实用车场景“数据,泛亚构建了映射真实需求的”行业最严苛测试标准“PRC06泛亚开发工况,该工况围绕平均车速、高车速占比(≥70km/h工况占比)、快充使用占比、驾驶激烈度(加速/制动频率)、能量回收强度这五大维度锚定电芯考核边界,比行业标准的CLTC工况要严苛很多。

在PRC06工况下进行开发的增程电池,以“超3700次全充全放循环“为开发目标,并通过专属正极配方+内阻降低10%结构双管齐下,让电池的寿命提升40%;在数据验证上,累计完成 2000+小时-40℃~60℃全温域充放电测试,积累的单体电芯试验数据高达140G,为设计迭代提供了精准依据;在工艺上,上汽通用创新采用倒置入箱工艺,增加千万级设备投入,实现了电芯高度公差<0.3mm,提高整包刚度模态200%以上,大幅提高电池包强度,实现碰撞电芯0侵入,确保极端场景的安全性能表现。四位一体的高压防护能力更是为乘客生命安全构筑起最高防线。

最终,在PRC06工况下进行开发的“真龙”增混电池,可以达到64万公里(CLTC)纯电续航低衰减——按年均行驶1.5万公里计算,足够使用近43年。配合行业唯一实现累计15亿公里0自燃的奥特能安全基因,定义了电池耐久与安全的新标准。

针对增程器介入噪音痛点,泛亚团队也给出了最优解决方案:

首先从源头让噪音轻下来,通过高效燃烧系统精准控制、搭载增程专属加厚缸体、进气歧管结构加强及带阻尼减震的前罩盖,成功地让发动机整体噪音降低了1.6dB;并通过发电机与发动机同轴一体式设计,让增程系统启停时振动降低>25%,从而实现了无感化介入;

其次在电机上下功夫,“真龙”增程电机采用电磁设计和制造精度要求更高的72槽电机,并通过AI优化二十余条核心参数、匹配最佳齿轮修形参数与壳体支撑刚度,电磁噪音比主流竞品再降低3dB;

最后泛亚还专为电驱系统开发了Fit Silent隔音罩,用五层复合材料构筑“隔音铠甲”,电驱高频噪音降低5dB以上;悬置系统也经过72次迭代,通过高阻尼材料削减了95%以上振动传递。

最终成果令人惊叹:“真龙”增程系统的发动机介入噪音<0.5dB(行业主流发动机介入噪音为2dB),且方向盘抖动加速度<0.04g(人手的感知临界点是>0.1g)。从菜市场到图书馆的静音跃迁,让增程器介入成为“消失的魔术”。

最后:

回溯增程技术发展史,通用的创新基因贯穿始终。从2010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增程车Volt沃蓝达,到2017年别克VELITE5实现EREV国产上市,再到2025年逍遥架构赋能“真龙”增程新生,这份技术正统性,不仅奠定了上汽通用汽车在增程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基石,更明确了增程电动车的产品定义——强调纯电优先、高性能电驱系统、稳定高效的电池性能与寿命以及用户驾驶体验的不断优化。

“真龙”增程的发布,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对现阶段增程路线的一次纠偏。大倍率放电能力的大电池+先进增程算法支持的增程系统,从亏电动力、系统能效、电池寿命和全维安全等诸多方面都要领先市场现有的增程技术,“真龙“增程把增程的标准进一步刷新,也把增程带到一个新的台阶。

或许可以这样说:增程分高低,高的叫真龙,低的是其他。(文|陈庆)

# 小鹏 # LITE # 小鹏X9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