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模型短板还是意外情况?东风纳米回应L2驾驶辅助跑偏
2025-08-11 18:22 1879次阅读

车驰神往

《车驰神往》擅长以独到的文字、视频和观点,为车友们传播最有趣的汽车文化和最新鲜的汽车**。

近日,有东风纳米06车主反映,该车的驾驶辅助功能存在向右跑偏的情况,需要手动修正。


从首批车主提车开始,社交平台上关于“纳米06方向跑偏”的控诉便不断涌现。一位匿名车主在论坛中写道:“开启L2辅助后,车辆像被磁铁吸向右侧护栏,每次偏移都需猛拉方向盘救车,这哪是‘辅助’,简直是惊吓制造器。”


此类描述并非个例。有媒体实测发现,在401 Ultra和471 Ultra两款高配车型上,搭载的“端到端模型”智能驾驶系统频繁出现异常右偏,尤其在高速行驶或弯道路段,偏移行为更为明显。尽管官方辩称“偏移时间短于10秒”,但车主实测数据显示,部分路段偏移频率高达30%,且需人工强制介入才能避免事故。当生命安全依赖“10秒内系统自我修正”的赌注,所谓的智能驾驶已沦为危险游戏。


随后,东风纳米官方在最新一期答网友问中做出了回应,官方将问题归咎于“端到端模型训练期的正常现象”,轻描淡写地承诺“十月OTA优化”。三个月等待期对用户意味着什么?是每日通勤的提心吊胆,是长途驾驶的精神紧绷,更是企业对安全责任的公然推诿。更讽刺的是,东风纳米试图用“视觉错觉论”转移焦点,声称因“驾驶座位于左侧,乘客易产生偏右错觉”——当方向盘已明显向右转动、车身贴近车道边缘时,这一辩解无异于对用户感知的侮辱。而针对中低配车型(401 Air/Pro、471 Pro),官方则宣称“车道居中功能稳定”,刻意将问题窄化为“高配专属缺陷”,试图分化消费者诉求。这种区别对待的策略,彻底暴露其危机公关的投机性。


腾讯新闻报道,公司承认跑偏现象确实发生在特定场景,如车道线模糊或弯道路段。网易新闻的深度分析指出,这并非孤例,而是L2驾驶辅助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普遍挑战。但东风纳米06的案例尤为突出,因为它暴露了模型训练的潜在缺陷:系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完美模拟人类驾驶的居中逻辑。用户恐慌的背后,是更深层的焦虑——当AI接管方向盘时,安全底线如何保障?业内专家警告,此类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危及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信誉。


作为东风纳米推出的一款重磅车型,纳米06上市时间并不长。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也就是其正式上市之后的第一个月份,纳米06的单月零售销量为1601台。在进入7月之后,纳米06显然没有能力改变结局,其周销量没有超过1000,7月份的四周分别是200辆、300辆、300辆,300辆,目前来看,其7月的最终销量不到2000台。在新车爬坡期内,如果“方向跑偏”的问题持续发酵,那么则可能对其口碑造成一定的影响。


讽刺的是,当车主在风险中煎熬时,东风纳米内部正深陷“表演式工作”的泥潭。据内部员工透露,公司营销部门每日超12小时直播轰炸,高管全员上阵打造个人IP,评论区充斥员工刷屏式互动,真实用户声音被淹没。管理层沉迷于“互动量达标”的虚假繁荣,却无视线上转化率惨淡的残酷现实。有员工透露,其线上转化率仅为0.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有员工吐槽说,在层层汇报的压力下,工作成果的唯一评判标准沦为“领导是否高兴”,而非市场反馈或业务价值。而这种脱离用户的传播困境,直接拖累了纳米06上市首月的市场表现,成为销量低迷的关键诱因之一。


除此之外,东风纳米06的配置对比同级也有待商榷。就拿比亚迪元UP举例:相比东风纳米06,比亚迪元UP多出了哨兵模式、内置行车记录仪这两个对于市区用车环境非常重要的配置。不仅如此,元UP还配备了四音区语音控制、可见即可说、5G车载网络等配置,同时手机APP远程控制的功能也要比纳米06更丰富。经过这样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出,除了在空间、少数舒适性配置方面纳米06具有一定优势以外,其他方面都要被同价位的比亚迪元UP全面超越,而相比元UP,东风纳米06所缺失的配置,恰恰就是这类细分市场消费者最想要的配置。


主编点评


当“方向跑偏”的不仅是方向盘,更是企业的用户价值观时,十月OTA能否修复信任裂痕?答案早已写在销量曲线中。在生死时速的中国电车赛道上,留给东风纳米纠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行业解读 # 比亚迪 # 东风纳米 # 元UP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