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半年亏损小幅收窄,北汽蓝谷扭亏在望?|壹财眼
2025-08-20 11:44 6449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已经亏损几年的北汽蓝谷,终于看到了一丝好转的曙光。

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交出了一份相对不错的业绩报,其中营业总收入为95.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4.38%,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高涨的增幅是从今年一季度一直持续到二季度,侧面说明北汽蓝谷找到了稳定的发力点,并非昙花一现。

得益于营收表现,北汽蓝谷的利润指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其中归母净利润为-23.08 亿元,同比增长10.24%,亏损收窄2.63亿元,另外扣非净利润为-23.36亿元,也同比增长 9.56%。虽然亏损依旧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但客观说,相对去年北汽蓝谷已经有了不错的提升。

根据近6个月内9家机构对北汽蓝谷2025年业绩的平均预测值来看,净亏损将在42.54亿元左右,而在去年,北汽蓝谷的净亏损是69.48亿,这意味着今年一年其亏损规模有望同比收窄超26亿元,降幅接近四成。

这样的改善幅度,不仅增加了市场对北汽蓝谷未来盈利的信心,也体现出北汽蓝谷战略方针上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今年上半年,在北汽蓝谷完成的6.72万辆销量中,北汽极狐以5.32万辆构成了基本盘,享界则以1.1万辆的成绩成为新的销量支点。显而易见,北汽蓝谷的“双品牌驱动”策略已然立竿见影。一个走量,一个改善盈利,二者形成的互补格局才让北汽蓝谷走的更稳。

但是,对北汽蓝谷来说,如果想要告别亏损实现盈利目标,只是稳还不够,接下来更需要的是尽量做到多点突破,才能让盈利的时间来的更早一点。

极狐定位“失焦”,打造爆款将成破局关键

盈利的重要基础是营收规模,营收规模则需要靠销量来支撑,北汽蓝谷目前的销量构成主要还是需要依靠极狐。

自去年8月开始至今,极狐已经能基本稳定在月销破万的节奏上,在阿尔法T5、阿尔法S5以及考拉等10万-15万级的产品带动下,让极狐越来越快的走到了“量大管饱”的细分领域中,得益于性价比优势的加持,极狐看上去似乎不愁买家。

但始终维持一万冒头的月销趋势,又在时刻强调一个事实,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整整一年时间中,极狐再也没有迎来一个像“首次月交付破万”那样的突破节点,直白点说,现在极狐正处在不上不下的发展瓶颈期,向上打的能力不足,但也不至于被挤出大厂新势力的排名之外。

简单梳理便不难发现,极狐品牌本身其实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突围”课题。而突围的核心,无疑是打造真正的爆款车型。

遗憾的是,从极狐现有的产品矩阵来看,还没有出现能担起“爆款”二字的单品,目前销量最好的阿尔法T5月销一般在3000多台,据可查数据峰值销量不足5千,阿尔法S5和极狐考拉也大致如此。

那么,达到怎样的销量水平才能算是爆款?

以竞品车型为例,银河E5与阿尔法T5价格重叠度较高,定位相似,但前者7月销量已经冲到1万台。此外,零跑C10也是强有力的对手之一,月销量同样在1万左右,对阿尔法T5形成压倒性优势。

对比之下,极狐车型与竞品的销量差距显而易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极狐依然以这样的表现去应对竞品阻击,或许短期内暂时不会受到太大冲击,但长期来看并无胜算。对极狐来说,单品月销量至少要稳定突破1万辆,才算踏进爆款的“门槛”,如果要成为真正的爆款,更要在细分市场市占率进入前三,形成“提到该品类就想到该车型”的认知渗透才算成功。

但这恰恰是极狐眼下最大的难点,也是亟需补齐的短板。

从最初品牌发布进入新能源市场时,极狐的定位就瞄准了“高端新能源汽车”,不过由于定价过高市场认可度不足,导致极狐只得调整定价策略,从高端市场改为攻占中低端的主流市场,以10-20万左右的车型传递出“高性价比”的信号。

而矛盾的是,目前在极狐的产品矩阵中,仍有定价20万以上的阿尔法S在售,这一操作在消费者眼中无疑会显得定位模糊,更会产生极狐到底是性价比品牌还是仍在坚持高端路线的逻辑割裂,最终影响整个品牌的认知统一性。

所以,打造爆款的前提,是要先厘清品牌定位。车要卖给谁、品牌瞄准谁,极狐需要想清楚这一点再做打算。

加码享界,北汽蓝谷力战“扭亏”

当然,极狐并非没有为“打造爆款”做出尝试,去年10月,华裔设计师罗伟基加盟北汽成为点亮极狐破局的信号灯。

由这位国际设计大师主导的ARCFOX 77° 概念车,已在今年上海车展完成首秀,新车整体看上去颇具科技美感,此外还在智能化、人性化交互方面融入了诸多前沿理念,比如可随场景变换的魔术空间、Face ID 无感交互等,带来很多富有前瞻性的设计视角。

这款概念车的到来,一定程度上被视作极狐重塑未来设计体系的基点。据了解,ARCFOX 77° 概念车背后所彰显的设计理念以及先进科技的应用,也都将在极狐后续的量产车中得到体现。

不过现实的问题是,这款车型什么时候可以真正量产?量产后如何规避叫好不叫座的困局,又能不能保证成为爆款?都无法立刻给出准确的答案。退一步说,如果极狐今年仍然无法打造出“现象级单品”,那么北汽蓝谷扭亏为盈的希望只能落在享界身上。

“单押”享界并不是不行。

自今年4月享界S9增程版正式上市后,对享界品牌销量抬升作用立竿见影。当时6月还没过完,余承东便已迫不及待宣布享界S9 当月交付已突破4千台,且位居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第一。兵法讲究的作战策略是一鼓作气,享界S9的上市热度还没褪去,下一款新车享界S9T便紧随其后官宣亮相,并很快于近日开启小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车预售仅一小时小订数量便突破一万台,24小时小订数量达两万台。尤其考虑到享界S9T还是定位较为小众的跨界旅行车,让这份成绩单显得更有含金量了一些。

其背后折射的信息也值得深思,那就是当用户开始愿意为一款并不主流的产品买单,便足以证明这款车型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据了解,使享界S9T拥有更好的动态表现,研发团队花费很大力气攻坚车辆动态驾驶性能,最终呈现出的是一流驾控标准,所以新车入局即走红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国内市场的消费环境对旅行车来说并不友好,这一品类始终在边缘地带徘徊,还未真正进入主流用户的视野。不过如今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无论车企和消费者都需要发掘新的赛道,来体现人无我有的差异性,比如参考硬派越野突然流行的例证,便不能排除旅行车会成为下一个蓝海市场的可能性。

想到这一层的不止享界。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旅行车市场便已表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包括蔚来、极氪、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车企的争相入局也为这一猜想提供了充足论据。但无论怎么说,最终的结论都是旅行车市场和对手都还没形成竞争规模,这种情况下享界S9T便有更大的希望抢夺先发优势,从而为享界品牌向上带来更多支撑。

值得一说的是,为“护航”享界发展,今年7月曾任问界产品总监的彭磊已正式调往享界任职产品总监,此前彭磊曾主导问界M7、M8、M9在内的爆款车型的开发,鲜有败绩。可以想见,随着“强将”落位、新车上膛,北汽蓝谷这手“单押”也能大有可为。

不过,如果极狐接下来能以“爆款”能力与享界互为补充,让北汽蓝谷单押变双押,盈利的希望还会大大增加。

# 行业事件 # 鸿蒙智行 # ARCFOX极狐 # 极狐 阿尔法T # 享界S9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