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东风退市“让路” ,岚图登陆港股“靠华为”?
2025-08-23 22:07 4049次阅读

BusinessCars

BusinessCars是一家由沪上多名优质媒体人共同创办的自媒体平台。立志于用温暖而直指人心的文字,洞见、思考、解读,做一个小而美的冷静汽车行业观察者。

导语

岚图的“增长故事”有些单薄。

8月22日晚,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一句话总结,就是母公司退市“让路”,岚图“借东风”。

根据东风集团发布公告,本次交易采用岚图汽车股权+现金对价支付,总体收购价格为10.85港元/股,其中现金对价6.68港元/股,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

一退,一进,两大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

第一环节,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随后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

第二环节,东风汽车在境内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向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东风汽车支付股权对价,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的100%控制。

对于此次“腾笼换鸟”的重组方式,东风集团方面坦言,“估值表现偏低”,股票市值长期远低于净资产。东风集团股份上市以来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当前,处于停牌状态。

相比下来,岚图汽车作为东风自主打造的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是东风汽车旗下最具价值和成长性的优质资产之一。

“预计岚图汽车上市后将打破东风集团股份过往的港股低估值束缚,实现估值逻辑切换。”东风汽车方面认为。

合资持续下探,自主投入增加

东风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营收545.33亿元,同比增长6.6%。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利润为0.55亿元,同比下滑近92%。

上半年业绩,实在称不上“好”。东风集团也给出了解释,业绩下滑,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合资品牌车持续下滑,上半年合资乘用车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尤其是东风本田、东风日产这些“利润奶牛”,如今陷入挣扎,导致公司的收入大幅下滑。

另外一个原因,上半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公司在市场营销等领域投入增加,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利润下滑。

品牌影响力的积累、技术平台的开发、商品研发、核心技术积淀,都是长线投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博弈,变得格外尖锐,内部焦虑感也与日俱增。

一边是合资品牌的利润断崖式下滑,另一边是新能源投入加码,短期却难见回报,一字一句写满了两个字,“缺钱”。

岚图登陆港股的背后,也是东风集团无法忽视的转型的困顿之境,合资模式失灵,利润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是主要问题。可以说,东风陷入了一场“技术突围与战略重构的博弈”。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今年8月初,东风集团正式宣布整合旗下奕派、风神和纳米三个自主乘用车品牌,并成立东风奕派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纳米品牌将并入奕派,奕派与风神并列为新公司的两大品牌。

奕派品牌主要聚焦主流市场,打造A0-D级新能源汽车,覆盖不同细分市场;风神将作为东风集团在海外市场的主力品牌,打造全球化节能燃油车。

不过,想要贴上科技的标签,“研发投入与市场转化的错位”东风,筹码是“靠华为”。

此前,东风虽构建了“天元智能” 技术体系,推出 L2 + 级智能驾驶系统,并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座舱,但在关键领域仍显保守。为了破局,东风选择加速与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

“我们将和华为在研发、营销、生态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华为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 5都将应用于东风奕派科技和华为的合作产品中。”

东风奕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俊君表示,奕派品牌将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后续部分产品将搭载华为辅助驾驶方案。首款合作车型定位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在2026年正式上市。

“这个智能精品系列将会是东风‘含华量’最高的产品序列。”根据规划,东风奕派科技计划到2027年推出30余款海外车型,覆盖燃油、混动及纯电多动力形式。

至此,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岚图、猛士、奕派品牌均与华为开启了深度合作。

奕派、风神和纳米三品牌“攥指成拳”,加上岚图即将上市,以及全面拥抱华为,东风能否填补合资品牌在销量和利润的萎缩?

没有人能够给准确答案。

岚图能否借“东风”?

东风集团的目标是全年销量冲刺300万辆,新能源汽车100万辆,自主新能源确保90万辆。其中,岚图的销量是重中之重。

2024年,岚图全年交付新车8.5万辆,同比增长约70%,紧接着就喊出了“全年要卖 20 万辆”的目标。

7月7日,在年中工作会上,东风集团董事长杨青明确下半年重点任务:营销突破、商品竞争力提升、合资业务转型及海外事业扩张。一周后,东风资产管理向岚图汽车增资10亿元,支持其年内经营目标达成。

2021年6月,岚图宣布将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同时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并明确表示“广泛利用资本市场平台”。

此后,岚图多次公开讨论IPO可能性。2023年,岚图曾表示,如果月销能够有1万辆左右,就具备IPO这一条件,“只要销量达成,我们马上就启动(IPO)计划。”

2025年以来,岚图一度实现连续5个月单月销量破万辆,到了启动IPO的条件。而且,财务数据显示,岚图站上扭亏为盈的临界点,亏损程度正在逐步收窄。

数据先死,2023年,岚图汽车税前净亏损为19.8亿元,税后净亏损14.72亿元;而到2024年,其税前净亏损收窄至2.43亿元,税后净亏损同步收窄至1800万元,离全年扭亏仅一步之遥。去年第四季度,岚图已经实现单季度盈利。

可以说,岚图是一路向好的。不过,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上半年仅交付5.6万辆,剑指20万辆销量目标,这意味着下半年需月均销售2.4万辆,压力巨大。

显然,岚图距离挑起东风集团的大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并不好走。吉利、比亚迪、长安、蔚来、小鹏、理想,各家都在拼速度、拼产品、拼生态,拼得水深火热,就显得岚图的“增长故事”有些单薄。

一是产品线失衡,在轿车和SUV市场缺乏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减弱。

2021年起,岚图陆续推出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和岚图知音四款车型,覆盖SUV、MPV、轿车三大品类,成为国内产品布局最完整的新能源车企之一。

岚图CEO卢放将知音与梦想家、FREE+并称为“三驾马车”,期望带来新的增量空间。如今,梦想家MPV已成岚图生命线,在高端 MPV 市场表现出色,可细分市场规模有限,难以支撑20万辆的销量目标。

岚图必须拓展在SUV市场的产品竞争力。此前,岚图的希望,是知音这款车型。

岚图知音的销量轨迹犹如过山车。上市之初凭借24小时8126辆订单的声势,一度被岚图誉为“第二个爆款序幕”。

但是,留给岚图知音的高光时刻并不长久。2024年11月和12月,岚图知音的销量分别为1347 辆和1078辆,今年以来一个月仅有几百辆销量。目前看来,岚图知音很难复制梦想家和FREE+的成功。

业内分析认为,知音要翻盘需升级智驾硬件平台,匹配华为乾崑智驾等主流方案;重构配置逻辑,补足舒适性与科技感缺失。

岚图知音,是岚图汽车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家用纯电SUV,承担着为岚图贴上“科技”标签的重担。严格来说,是一款必须成功的车型。

所以,在耗时13个月的联调联试之后,岚图汽车与华为在新款岚图知音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三电系统及座舱舒适性五大核心板块进行了升级,仅华为相关功能便实现超百项体验优化。

8月28日,全新岚图知音将正式上市。此外,8月29日,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 5的MPV车型2026款岚图梦想家将于成都车展开启预售。

同样,全新岚图追光L及内部代号“泰山”的全尺寸大六座SUV同样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均将在年内亮相。

业内评价,岚图在资本市场的故事,由华为来讲。华为,就是岚图的“东风”。岚图的目标也明确,借鉴华为鸿蒙智行的 “科技豪华” 标签,打造差异化服务体验。

至于,在如今“华流”遍布车圈的情况下,岚图能不能脱颖而出,仍旧未知。

第二个桎梏,是品牌和渠道。

调研显示,30-40岁目标用户中,仅有28%的用户将“岚图”与“高端新能源 MPV”直接关联,而腾势、极氪的品牌辨识度分别达65%和52%。部分用户直言“看到东风标,总觉得和‘豪华’差点距离”。

市场对于“传统车企高端化”的信任壁垒,成为岚图传播的一大阻力。此外,就是渠道服务,也让用户感到和豪华实在不能强关联。截至 2024 年底,岚图全国仅120家服务中心,覆盖城市不足100个。自建充电桩仅 3000 个,且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售后难,充电难,就使得品牌和用户之间难以形成粘性。岚图“用户想要的全部都给”的承诺,正面临最严苛的验收。

# 行业事件 # 东风 # 岚图汽车 # 猛士 # 岚图知音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