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场景之争”狂飙:全新问界M7正在重新定义谁的需要?
2025-08-26 15:50 11.3万次阅读

燃擎频道Myautotime

**汽车自媒体前30强!

现在的世界变得太快,变得有太多不确定性。昨天新买的沙滩鞋,可能就会陷入今天涨潮后的细沙中.......

早年,一批新势力车企凭借场景牌脱颖而出,或重新定义了车内娱乐,或以空间见长刷新了大家庭出行场景,甚至被冠以“颠覆”之名。

创新一旦乏力,跟随就会成风。尤其在家庭用户聚集的新能源SUV市场:娱乐副屏、可变空间、沉浸式座舱、辅助驾驶……这些曾经惊艳的卖点,正以惊人的速度趋同。

当场景之战日渐焦灼,接下来的突破点又在何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新问界M7来了——8月25日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全新问界M7宣布9月23日正式上市。全新问界M7的入场,不仅是一款产品迭代那么简单,更是一次对家庭智慧SUV的重塑。

对全新问界M7来说,新场景主义是对用户未曾言明期待的细腻揣摩,是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共鸣,是超越功能主义的情感联结,最稀缺的永远是持续迭代的黑科技,不断让用户心动的场景力。

通过一场车场景的变革撩动市场心弦,全新问界M7已经扣动“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扳机。

功能服务场景

即便在同为“新势力”的阵营中,围绕场景之战也已悄然分化出两种思维路径。

早期的造车思路,虽披着电动化与智能化外衣,内核仍是传统油车功能逻辑的延伸:以大屏数量、芯片算力、续航里程等参数为核心指标,试图通过配置的军备竞赛来颠覆高频场景。

场景在此是静止的、被机械切割的:娱乐场景跟冰箱彩电大沙发画等号,露营场景就是放平座椅……

这种产品思维本质上是对传统造车思维的智能化改良,造车的前提之一是假设用户需求是固定的,是不变的,延伸下去便是功能第一,场景第二。

全新问界M7跳出新势力产品定义的思想钢印。

车辆不再是功能模块的简单拼接,而是通过软件与硬件驱动,成为一个能感知环境、理解用户并动态重构的“场景集合”。

功能是服务场景的,而场景是迭代的,可持续进化的,是人车生活的有机融合,由主机厂和用户共同探索和创造。

两条路线的分野,既在于技术高低,也在于造车的底层哲学。

前者以车为中心,追求高频需求的针对性供给;后者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强化高频需求与低频需求的场景可持续进化和多维度满足。

在新场景主义之下,汽车早已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成为承载审美与情感的生活方式载体。

全新问界M7,正是这样一款兼顾美学表达与实用价值的车型——它既回应用户对“美学”的渴望,也默默守护着每一次出行的安心。

美,先于一切功能,是一种最直观的质感。

全新问界M7并非小修小补的改款,而是一次从理念到形态的彻底焕新。延续家族“鲲鹏式”设计语言,外阔式格栅经典中透出豪华气质,整体辨识度极高。

更难得的是,尽管车身长度达到5080mm,全新问界M7却通过短前悬、长轴距的协调比例,化解了庞大尺寸的臃肿感,呈现出优雅与稳重并存的姿态。

这种工业的美学集合最终将形成合力,穿越日渐平庸的细分市场,奔向属于一家人的诗和远方。

美,服务于功能,是一种熟悉过后的赞叹。

真正让全新问界M7站在行业前沿的,是它首发的“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这一设计方案不仅让车辆外观简洁流畅,也真正实现了“科技定义场景,场景诠释科技”的工业美学闭环。

从视觉上的高级感,到感知上的安全感,全新问界M7悄悄完成了一场关于“科技本该优雅”的设计革命。

车场景的革命

场景,是一部家用SUV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契合当代家庭出行的场景?

全新问界M7的推出,似乎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它不只关注车本身,更试图理解人与路的关系。

支撑全新问界M7诠释洞察的,是科技,是隐于守护,智在安心的技术观。

全新问界M7所呈现的是一种“含蓄内敛”的科技智慧。它的“舱内激光视觉方案”在雨雪天气中依然稳定识别障碍,甚至连30厘米高的小物体也能在高速状态下及时刹停。

技术的意义,在这一刻变得具体而温情:不刻意刷存在感,一直都在你身边。

支撑全新问界M7引领科技的,是安全,是驾驶者乘客路人,三位一体的安全观。

在日常用车时,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行人的情况让人十分困扰,特别是对新手司机来说,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全新问界M7新增紧急转向辅助ESA,在突发状况下,也能及时守护成员安全。

辅助驾驶方面,全新问界M7几乎被全车雷达“武装到了牙齿”——从车顶那颗探测距离达250米、具备192线高分辨能力的激光雷达,到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D-TOF),再到车头进气格栅配备的5个4D毫米波雷达,它不仅在向前眺望时目光如炬,也在倒车、变道等场景中,实现对后方障碍更敏锐地捕捉。

需要强调的是,相比普通毫米波雷达,4D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提升35%,精度提升4倍,延时降低65%。

同时,全新问界M7行业首发舱内激光,可识别恶劣光线、探测异形障碍物、支持通用障碍物检测。

从远距到近场,从车外到舱内,从静态到动态,HUAWEI ADS 4赋能下的全新问界M7正在尝试构建一个没有死角的感知世界:不只是硬件参数的简单叠加,更体现出一种辅助驾驶的全场景思维,不仅最大程度保障了驾乘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是对路人、外部车辆的保护。

它知道新手司机怕什么,也明白老司机的辛苦——好的安全科技,就该如此善解人意。

支撑全新问界M7探索未知的,是操控,是从容于路,洒脱于行的驾驶观。

全新问界M7的底盘表现用“从容感”形容恰如其分。面对颠簸,全新问界M7的悬架大幅泄力,传递到车内乘员身上只有轻柔的触感。更宽的车身以及轮距,让全新问界M7横向支撑性大幅提升,低速过弯和高速并线更加稳定。

这注定了,全新问界M7不会像性能车那样急于表达,而是总在细微之处撩拨起驾驶者水涨船高的驾驶欲望与乐趣。

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赛力斯智慧工厂的智造体系。

关键工序100%自动化、高度集聚化的供应链……这些术语看似远离用户,却最终转化为每一部问界M7扎实的质感和可靠的品质。毕竟,真正的“高品质”,从来都建立在看不见的根基之上。

小结

全新问界M7正在重新定义“家庭智慧SUV”的新标准:不是参数配置的军备竞赛,不是复杂概念的重复宣讲,而是一种系统性并具有颠覆性的“场景主义”——从设计美学到科技细节,从驾驶感到安全感,全部围绕“人车场景”这三个维度展开。

它试图回答的,其实是一个更具时代感的问题:当汽车从通勤工具转向第三空间,该如何与我们共处?我们又该如何和这部车共处?

新势力竞争的下半场,将是场景定义能力的较量——谁更能把握用户需求,更能融入用户宏观与微观的多元场景,谁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在这场出行关系的嬗变中,一部车终于学会了倾听,而市场,也必将给予这样的倾听者以热烈的响应……

# 无人驾驶 # 鸿蒙智行 # 开瑞 # 优雅 # 问界M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