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地平线突破1000万套,国产芯片的“加速度”时代来了!
2025-08-30 20:43 6532次阅读

车视轮谈

不断更新的汽车**,方便实用的用车贴士,情怀老车的怀旧时刻

如果你在2025成都车展上路过地平线的展台,很可能会被一场名为“每刻每程”的快闪活动吸引。这里没有冗长的技术宣讲,只有实实在在的体验互动——从地瓜机器人的机智应答,到星途ET5的智能驾驶演示,地平线用最直观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智能科技的温度。而这种“可触摸的科技感”,恰恰是智能驾驶从技术概念走向用户日常的最佳注解。


而在这背后,是一个更宏大的叙事:地平线征程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自2020年首次量产以来,地平线以惊人的速度覆盖了从低阶到高阶的全场景智驾市场,成为业界唯一实现全阶规模量产的科技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线并没有选择“技术孤岛”的发展路径,而是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车企、供应商、软件开发者共同构建智能驾驶生态。这种“朋友圈”式的打法,让地平线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角色转变。


市场是最诚实的投票者。截至目前,地平线已与超过40家车企合作,赋能车型超400款,覆盖用户超600万。也就是说,每三台智能车中,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方案。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吉利的“千里浩瀚”、奇瑞的“猎鹰方案”等爆款智驾系统,均基于征程6芯片打造。地平线不仅技术领先,更成为了推动智驾普惠的“最大公约数”。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线的方案不仅应用于新能源车型,也在传统燃油车中快速普及,这让智能驾驶技术真正跨越了动力形式的鸿沟,成为所有车主都能享受的科技红利。


从用户角度来说,地平线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智能驾驶体验的“平民化”。过去只有高端车型才配备的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如今在10-15万元级别的车型上也能体验到。而这一切,离不开地平线持续优化的成本控制和性能释放。更重要的是,地平线通过数据闭环和OTA升级,让车辆在生命周期内可以不断进化,常用常新。这种“车与人共同成长”的体验,正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价值。


在国际化方面,地平线也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自信与格局。除了与大众、丰田等国际车企深度合作,地平线还获得了日本车企在中国以外市场的定点项目。这意味着,中国智驾技术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线并没有简单地进行技术输出,而是针对不同地区的路况、法规和文化习惯,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运营”的策略,让地平线在海外市场也赢得了尊重认可。


成都车展像一扇窗,让我们窥见智能出行的未来。而地平线,正是那个默默铺路的人。从芯片到系统,从技术到体验,它让智能驾驶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在自动驾驶真正到来之前,地平线所做的,是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安全、更轻松、更愉悦。这种渐进式的技术普及,或许不如完全自动驾驶那样引人遐想,但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数百万人的出行方式。

真正的科技,从来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好。地平线用1000万套芯片,写下了中国智能驾驶最扎实的注脚。而在这场出行变革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 黑科技 # 五菱汽车 # 创维汽车 # 天美汽车ET5 # 五菱征程经典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