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销量八连涨,是上汽重回第一的开始
2025-09-15 13:05 272次阅读

后视镜里de未来

汽车行业观察,汽车数据分析

两年一次的IAA Mobility慕尼黑国际车展,升级了酝酿已久的旧情绪:全球第三大区域市场,变成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和中国厂家正面较量的舞台。中国品牌不仅继续留在了这里,而且有可能拿到与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等量的市场份额。在智电化的比拼中,欧洲汽车制造商缓慢的行动,让博弈更激烈。


第三方机构Jato Dynamics用数据呈现出了中欧车企对阵的新情势。2025年上半年,欧洲28国市场的总销量与2019年相比,萎缩了接近160万辆的规模,仅销售了684.4万辆整车。中国车企的总销量攀升至34.7万辆,同比增幅达到了91%。换算成市占率,中国品牌的份额扩大至5.1%,同比增加了2.4个百分点:


中国车企已经是不可逆的存在。


在有交付量统计的超过100个轻型车品牌中,上汽集团旗下MG品牌的销量扩大至16.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22%,超过了特斯拉10.9万辆的销量,拉大了与欧洲传统豪强菲亚特、Cupra等的差距。占中国品牌总销量46.7%份额的MG,成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今年前8个月,MG在欧洲市场的交付量超过了20万辆,继续成为最畅销的中国品牌。在英国,MG以5.1万辆的销量,跻身丰田、斯柯达、日产等所在的5万辆阵营;在意大利,MG的销量大增33%至3.5万辆,冠领中国品牌;在西班牙,MG的增幅超过58%,以3.2万辆的交付量超过奥迪、宝马逼近奔驰。MG成为中国进军欧洲市场最强的力量。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的关税后,中国品牌快速应变。MG品牌ZS系列车型,继上半年大涨28.4%至6.95万辆,超过特斯拉Model Y,成为销量最高的中国车型后,下半年的攻势更加凌厉。在燃油、纯电与混合动力的赛道上,MG品牌找准了扩大欧洲市场份额的节奏。


MG在欧洲市场的进击,仅是上汽集团升级再爆发的一个侧面。


2025年9月1日。上汽集团发布了最新的销售业绩:8月份整车销售36.3万辆,同比增长41%,单月销量实现了八连涨。1-8月份,整车批售量为275.3万辆,同比增长17.9%。终端零售交付达到294.3万辆,同比增长5.2%,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那个熟悉的上汽,强势归来。


对此,《上海国资》总结了其中缘由:


上汽集团深化改革落地见效,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经营韧性巩固增强。


在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转型的大势下,中国汽车市场与有了与欧洲、日本、韩国一样的特征,本土品牌成为主导性的力量。时下,中国品牌乘用车的累计市占率逐渐接近7成。上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顺势成了营运事业的主要支撑。1-8月,上汽自主品牌的累计销量达175万辆,同比增长26.3%,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3.6%,较去年同期提升9.7个百分点。


上汽集团完成资源再聚合后的威力,即将进入新的释放期。基于智能电动创新技术的新车型,进入到密集投阶段。全新MG4、荣威M7 DMH、智己全新LS6等相关车型,自预售起即展现出成为细分市场爆款的影响力。


目前新一代智己LS6和全新MG4累计订单分别突破5万辆和4.5万辆,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尚界H5,在开启预售18小时后,订单量暴涨至5万辆,成为20万元级SUV市场的现象级车型,它把高端技术的普惠变成了现实。传统的汽车巨头,把国字号的招牌焕新成了科技潮牌。


在合资领域,上汽大众持续坚持油电同进的战略。在守住燃油车基盘的同时,快速布局多元的技术路线。朗逸家族、帕萨特家族、途观以及途昂等继续成为细分区间的旗舰,奥迪A5L Sportback拉开了品牌高端化的新幕,E5 Sportback带来了豪华品牌纯电产品全新的解决方案。上汽大众的全势能新布局,进入收获期。


上汽通用为合资品牌的智电化转型找到了新的范式:以GL8为代表的战略车型,助力别克品牌实现了全域新能源化的转变;别克至境形成对智电化轿车、SUV、MPV的覆盖,首款车型L7即将上市;凯迪拉克高性能V系列首款纯电车型LYRIQ-V,年底发售。从技术换市场的1.0到技术领市场的2.0,上汽通用渐入佳境。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上汽集团的新事业架构更加清晰。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公司,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国内到国际市场,从大乘用车到大商用车,上汽集团的能力构建起新的竞争力:


重回巅峰。

# 行业事件 # 大众 # 帕萨特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