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启境破局:广汽华为共创,开辟高端智能汽车“第三条道路”
2025-09-26 18:58 1923次阅读

汽湃

汽车内容原创社群MCN平台,构建原生内容传播全体系,服务行车生活

在这个行业还在热议“鸿蒙智行五界”时,广汽与华为突然抛出一个全新的名字——“启境”。

几天前,广汽与华为乾崑共同发布“启境”品牌,定位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首款车型预计明年亮相。这一幕,让不少人感叹:当上汽、东风、长安已经与华为在不同维度建立起深度合作时,广汽似乎姗姗来迟,却又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径。

启境的出现,注定不仅仅是广汽的一次产品尝试,它是一场关乎企业生死的破釜沉舟,也是一次对华为合作模式的再定义。

广汽为何需要“启境”

广汽并非没有辉煌时刻。过去十余年,广汽合资板块——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长期是行业“绩优生”。但当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汹涌而至,广汽的阵脚开始动摇。

数据显示,今年1-8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仅101.05万辆,同比下降12.32%,而营收426.11亿元,同比下滑近8%,净利润更是亏损25.38亿元。这意味着,广汽已经从“优等生”的行列中跌落。广汽传祺、埃安、昊铂等自主板块虽有一定声音,但远未能形成比肩比亚迪、理想的竞争力。

冯兴亚在成为广汽董事长后,宣布公司进入“战时状态”,将总部迁往番禺,推行所谓“三年番禺行动”,意在彻底重塑研发、生产与管理体系。然而,制度改革需要时间,市场却不给太多机会。此时,一个足以打破僵局的项目,成为广汽的当务之急。

启境恰恰承载了这种期待。它不仅是广汽在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的尝试,更是冯兴亚要用来证明广汽转型决心的“标志工程”。

华为的“五界”已满,广汽只能另辟蹊径

在汽车圈,华为早已是绕不开的名字。鸿蒙智行五大“界”品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撑起了近百万辆的交付体量。仅问界M9,就已稳坐50万元车型销量冠军。

坊间一句“余总出品,必属精品”,让华为的流量与话题性成为市场最强助推器。奇瑞、北汽、江淮等通过“界”系合作,快速获得技术与品牌溢价,市值飙升。相比之下,广汽的合作却并不在“五界”之列。

原因并不复杂:鸿蒙智行的名额有限,华为也不可能无限扩张。广汽若想与华为合作,只能走另一条路——即与华为乾崑(前车BU,现独立为引望智能)深度捆绑,形成一种“HI+”的新模式。这既不同于智选车模式的全流程托管,也不同于早期HI模式的单纯技术输出,而是强调在研发、产品定义、营销体系上全面共创。

换句话说,广汽要做的不是“第六界”,而是首个“境”——虽不叫“境界”,广汽与华为的“启境”却自有其境界。

对比其他几家主流央企、地方国企车企,会更容易理解广汽的独特性。

上汽集团在贾健旭执掌后,迅速选择了“鸿蒙智行”模式,动作极快。尚界从立项到首车上市不过数月,展现出上汽体量与资源的执行力。东风和长安则更早与华为建立联系,岚图、深蓝、阿维塔已在市场中初具规模,尤其长安与华为的合作,被外界视为“教科书式案例”。

相比之下,广汽进入时间并不算早,在外界看来甚至有些“后知后觉”。但也正因为如此,广汽并未直接加入“五界”体系,而是选择从乾崑入手,打造独立品牌“启境”。

而这种差异带来的风险在于:缺少余承东这样的“流量明星”撑腰,启境如何讲故事、如何破圈,仍是未知数。但它的优势也同样明显:品牌自主性更强,不必背负“华为代工厂”的标签;合作模式更均衡,广汽在研发、制造、供应链上保留了主导权——如果说上汽、东风、长安是通过华为借力打力,那么广汽则更像是在与华为共建一个全新舞台。

区位优势与资源整合

不可忽视的是,广汽与华为同在广东,这种区位优势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现实便利。

华为车BU的总部在深圳,广汽的研发与管理核心在广州番禺,两地距离不过100公里。这意味着,在产品开发、联合办公、测试迭代等方面,双方的沟通效率天然高于跨省合作。事实上,广汽已经引入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营销与销售)流程体系,这种深度融合,很难想象在跨区域背景下能更顺畅落地。

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和汽车产业的重要高地,还汇聚了大量产业链资源。从电池供应到智能驾驶算法,从零部件配套到高新技术人才,广汽与华为都能更便捷地调用本地生态。这种“同城协同”,或许是广汽在华为众多合作伙伴中最独特的优势。

当然,优势并不意味着必然成功。启境至少面临三重挑战。

第一,品牌认知。问界的成功在于余承东不断制造话题,把每一次发布会都变成全民热议。但启境能否复制这种声量,目前尚无迹象。缺少流量明星,意味着必须通过产品硬实力和渠道打法赢得市场。

第二,市场竞争。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SUV市场,已经有理想L9、蔚来ES8、问界M9等强劲对手。启境若想突围,必须在智能化体验与豪华感上做到“既聪明又有面子”。

第三,内部协同。广汽自身正处在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体制调整尚未完全落地。启境能否在体系内获得持续支持,避免资源分散,是决定其能否走远的关键。

启境的无限可能性

尽管困难重重,启境仍然值得期待。

从合作模式看,启境开辟了介于鸿蒙智行与传统HI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它既保持了华为技术的深度赋能,又保留了广汽的品牌独立性。这种模式如果跑通,将为中国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提供新的样本。

从产品规划看,启境首款车锁定30万元级别中大型SUV,涵盖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它试图同时满足消费升级与补能焦虑的双重需求,这种双路线策略,既是广汽对市场的现实考量,也是避免单一路径押注的风险管理。

广汽“掌门”冯兴亚

更重要的是,启境背后代表的是广汽的求生欲望。冯兴亚多次强调,要把启境置于最高优先级,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保障。这种决心与投入,意味着广汽不会容许启境失败。

回望近两年的中国汽车产业,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几乎所有大型车企都与华为产生了某种“化学反应”。无论是鸿蒙智行的五界,还是全新的“启境”,科技巨头正深度介入并重塑汽车行业的版图。

广汽与华为的合作,虽然姗姗来迟,但并不算晚。它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既保持独立,又拥抱变革。区位优势让广汽更容易与华为形成高频互动,而乾崑模式的深入融合,也为其积累独特经验。

结语

是的,启境还没有明星光环,也尚未交出销量答卷。但它至少表明了一种态度:在智能化下半场,中国车企必须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

未来的市场竞争仍将、甚至更加残酷,但也正因为如此,新的故事、新的模式才更值得期待。或许,等到几年后再回望,人们会发现,“启境”不仅仅是广汽与华为的合作项目,它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大潮中勇敢迈出的又一步。

毕竟,为了开“启”新的“境”界,总有人要先行。

# 行业解读 # 蔚来 # 鸿蒙智行 # 蔚来ES8 # 问界M9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