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往年国庆假期,车企往往会推出力度可观的促销活动。但是今年的情况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不仅降价的幅度没有那么大,而且参与的车企也没有那么多。
据不完全统计,仅有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广汽本田等7个品牌推出了国庆专属促销,实际优惠比平时也就便宜2000-3000元之间。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价格战非常激烈,车价已处于低位,本就没有多少降价空间。全年都有降价促销活动,国庆节前大量新车上市,也相当于变相降价。还有一点至关重要,车企还有年底冲量的任务,所以国庆期间的降价力度还要收着点,给未来留出空间。
所以,计划购车的消费者也无需太过失望,双十一、岁末大促马上就要来了。
国庆优惠幅度有限
截至10月5日,中国车市共有7家车企品牌推出了国庆专属促销政策。
理想汽车促销政策为,智能焕新版L系列限时置换补贴1.5万元,限时1.99%金融年费率;小鹏汽车推出“5年0利息0首付”等双节限时福利,至高贴息55,700元;广汽本田部分车型限时优惠,涉及雅阁、皓影等多款车型。其中雅阁焕新价仅为12.98万元起,皓影焕新价13.79万元起。包含厂家以旧换新补贴至高9000元(含限牌城市1000元),可叠加金融购车至高享5年15万前2年0息;广汽丰田国庆限时至高优惠5.1万元,包含铂智3X、赛那、汉兰达、凯美瑞等热门车型;一汽丰田在9月下旬启动了22周年庆客户回馈活动,该活动与国庆假期有所重叠。具体政策包括针对全新bZ5用户提供专属福利,根据车主现有车辆车龄,在置换一汽丰田新车时可获得额外补贴等;一汽奥迪,主要形式为厂商主导的现金优惠和用户感恩礼遇;上汽大众提供国庆专属2000元现金券(每日限量发放),提供最低0首付0利息的金融方案等。
以上,我们发现各家的优惠幅度确实不大。最根本的原因是,经过前几年激烈的价格竞争,目前汽车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厂商和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大幅压缩,在年复一年的价格战之后,车企的“弹药库”已经不那么充足了。数据显示,近几年,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今年1-8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5%,下游工业企业为6%。在2017年,这一数据为7.8%。2025年上半年,16家披露销量的乘用车上市公司中,有5家处于亏损状态。面对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浪潮,车企必须进行巨额的前期研发投入。然而,这些投入在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市场收益,给当期利润带来压力。
现在品牌的优惠活动贯穿全年,“三天两头搞活动”。这意味着国庆期间的“专属优惠”已经有些见怪不怪的意思,更多是常规营销活动的一部分。还有一点,许多品牌在国庆节前推出了新款车型或年款,这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降价或增配促销,市场需求已经提前释放了一些。
更重要的是,前一段时间,过度依赖价格竞争的弊端已引起行业和监管层的重视。我们也可以认为,十一降价力度没有往年那样大,是对监管机构整顿恶性价格战这一行为的响应。
更看重年底冲量
至于为什么说车企更看重年底降价冲量,而不是在国庆假期。最直接的原因是,车企在9月份推出了太多的新车,需要市场消化。在“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推动下,各大车企密集推出了覆盖多个细分市场的新车型,从经济型到豪华型,从纯电动到燃油车,形成了全品类竞争格局。
不完全统计,9月上新70余款车(包括年度改款车型),其中9月22日至28日一周内,就有30款开启预售、亮相或上市,这样的上新规模可以说创了纪录。从行业内来看,今年9月份新车投放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也就是说,为了应对2025年国庆黄金销售周,车企选择用“推新”来应对市场,而不是直接的“降价”。有一个现实因素要考虑,从2026年起,政策将全额免征购置税调整为减半征收,这意味着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会增加。因此,车企都希望抓住最后的政策红利窗口,通过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来刺激消费,这比单纯降价更具吸引力;同时,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仅关注价格,更看重车辆的智能化体验、技术先进性。
从结果看,这种以新产品驱动市场的策略在9月份取得了显著效果。多家车企在9月份实现了销量突破,例如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月销首破10万辆,零跑、小米、小鹏等品牌也创下历史交付新高。这表明,尽管十一假期降价幅度不大,但具备竞争力的新产品确实有效激发了市场需求。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车企在年底全力降价冲量,直接关系到市场份额的稳定乃至生死存亡。如果年度销量目标缺口比较大,车企就要面临生存压力。此时不冲量,就可能完不成年度目标,影响股东信心和下一年的战略布局。对于经销商来说,为了拿到至关重要的主机厂返利,即便亏本也得在年底冲刺销量。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车企和经销商在年底面临的业绩压力与国庆期间完全不同,这会直接促使他们拿出真正“底价”的决心。
对于在国庆假期觉得优惠力度还不到位的消费者来说,年底确实是更值得等待的购车时机。
百姓评车
当然,无论是国庆假期,还是年底冲量,我们都要有一个清晰认识,汽车是消费品,其价格长期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竞争加剧,总体是下行的趋势。最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决定,没有必要因为追求“绝对最低价”而无限期等待,满足使用需求和时间成本同样重要。
相关车系
推荐
2025年9月紧凑型车投诉指数排行:三款同集团车型上榜
汽车门写这篇文章,只想告诉唱衰比亚迪的人,比亚迪依然是销量王
车快评中型SUV市场不火了?1-8月销量榜单出炉 4款销量过十万 途观L第二
鬼斗车探店实拍2026款赛那:老款已售罄,新款优惠3万,还值么?
车业杂谈展露出收割市场的势头,奇瑞集团,9月销量超28万台
车市速递向选择困难Say No!新一代小鹏P7只需纠结动力
爱驾天下又被他们装到了!这可能是比亚迪插混车主,过得最爽的十一假期了
李建红-小李车评被十一教育了,明年这种“怪胎车”要火,大多数纯电车都要尴尬了
李建红-小李车评驾驶乐趣的巅峰,测试丰田GR YARIS,如何成就传奇?
ams车评18.99万元起!全新smart #5 EHD超级电混开启预售
车视头条独家冠名!东风岚图助力2025武汉网球公开赛 共启网坛巅峰时刻
宇尘说车为梦想挥拍!岚图汽车青少年网球公益课堂开讲
智电车讯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