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的本质是:“同根生,两肋插刀,肝胆相照”
北汽集团—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越野,到底是不是一个绝对的一体。
——“北京212”因车手操作不当,发生了意外。北汽集团为什么不断发声明?而北京汽车制造却一声不吭?
本是一场表演,非意外成了舆论焦点
国庆假期,一段越野车表演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画面中,一辆挂有“北京212”标识的越野车,在陡坡表演爬坡时,因驾驶员经验不足、油门控制失误,车辆后仰翻倒。
原本是一场极限动作演示,却因为一场“翻车”,成为热议焦点。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场舆论的核心,却不在“车”,而在北汽的这份“声明”不断在各大媒体平台被大范围的扩散。
北汽急着“撇清”,反倒引发争议
事故发生后,最先出面“澄清”的并不是位于青岛的北京汽车制造厂,而是北京的北汽集团。
北汽在声明中连发数条要点:
北京212与北汽集团无关;
双方不存在股权或产权关系;
涉事企业隶属山东魏桥新能源集团。
从事实角度看,这些内容无可挑剔。
但公众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急于切割、缺乏担当的姿态。
毕竟,“北京212”三个字,在许多国人心中,不只是品牌,而是一段工业记忆与时代印记。
当年同出一脉,如今却在公众面前划清界限,显得冷漠而功利。
北京212沉默,北汽高调澄清
北京汽车制造厂选择了沉默,也许是不想扩大舆论。
但北汽集团接连发声明,反倒让这场“澄清”更像是一场“表演”。
要知道,这次翻车的性质,本质上是驾驶失误导致的表演事故,而非产品质量问题。
如果北汽能够从容地说一句:
“希望驾驶员平安,也希望公众理性看待老品牌形象。”
这样的回应,反而更能体现一个大企业的格局与风度。
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反方向的操作。
真正的“事故”,在于态度
从视频传播到声明发酵,焦点早已不在车辆安全性,而在品牌姿态。
212的翻车,是意外;
北汽的反应,却是一次格局测试。
当企业把“风险切割”看得比“文化传承”更重要,就意味着品牌精神开始褪色。
公众并非苛责,而是在提醒:
品牌的伟大,不靠声明堆砌,而靠风度赢得。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翻车的是车,翻脸的是格局”
最后想说的是
“北京212”曾是几代中国越野人的信仰符号。
它代表着那个年代——简朴、坚韧、实干的工业精神。
如今,企业可以分家,股权可以重组,
但情怀与文化传承,不该被资本的界线割裂。
212的车是翻了,但那份“北京制造”的精神不该倒下。
而北汽集团,也该记得——
品牌的底气,不在澄清关系,而在担当态度。
“总不能说嫁出去女儿不是女儿了,何况你也是收了彩礼的”
北汽您说
推荐
两个多月后,新能源车也要缴纳购置税,合资燃油车熬到头了?
车快评体验再进阶! 问界M9 2024款华为ADS小蓝灯升级开启预约
驾域AUTO主打听劝!问界M9 2024款华为ADS小蓝灯升级开启预约
Car路里【快讯】官方公布阿维塔06调查结果|已排除动力电池起火
车动力刘强东同款,售价128万元仰望U8L国庆狂揽600单
车壹条Model 2“跳票”五年,特斯拉减配上新:又割韭菜?
车壹条国庆PHEV纯电出行550公里,续航打5折充电4次,下次再也不试了!
DearAuto全新一代岚图梦想家:一场高端MPV的价值革命
买车网固态电池刷屏!电动车的“救星”终于来了?别高兴太早
DearAuto0首付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全系车型十月限时钜惠
宇尘说车不卷价格卷价值,路虎在中国走出“小众”活法
道哥说车同环比双增创年度新高!九月荣威、MG零售突破9.7万辆
宇尘说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