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从爆款到“长红”,智界等待破局
2025-10-11 18:38 1704次阅读

扉旅汽车

汽车生活新知。


杀回来了。

近日,奇瑞发布了最新月度销量数据,其中9月智界品牌的销量达到了7882辆,同比暴涨了213%,1-9月份累计销量为5.78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70%,预计第四季度月销量将突破1万辆。

然而,看似亮眼的增幅背后,若考虑到华为、奇瑞双双重点加持,以及“双7”对标特斯拉Model 3/Y的走量策略与爆款定位,这样的表现仍差强人意,在整个新能源市场,也未激起什么浪花。

 

高开低走

 

事实上,智界的起步与投入相当高调。

 

 

2023年11月,智界品牌首款车型智界S7上市,作为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的首款车型,也是首次搭载HarmonyOS 4智能座舱的车型,其流量与呼声在业界一直很高,其订单量很快突破了2万辆,仅上市当天就收获了5000个以上的“大定”订单,华为余承东甚至一度喊出了“智界S7比问界新M7还要猛”的口号。

但可惜的是,智界S7并未成功转化这现象级的销量。随之而来的产能困境、交付延期以及“退订潮”,瞬间让其口碑和销量双双下滑。

彼时,对于智界的交付窘境,业界盛传的说法有:双方在合作上并不积极,由于奇瑞在与华为的合作过程中更有底气,换言之,双方产生分歧的概率会变得更高。

不仅如此,智界S7首批交付车辆还面临品控质疑,当时在社交媒体上,部分用户反映车辆存在尾灯对不齐、缝隙不齐、把手内陷等工艺瑕疵,这导致部分尚未交付的订单遭退订。

 

 

为了让濒死的智界S7起死回生,在仅仅上市6个月以后,智界S7在2024年4月迎来“二度上市”,同时启动了海量交付,并在续航、配置都升级的情况下,适度下调了价格,可以说是为了冲销量,给足了诚意。

但彼时的销量曲线,却未能挽救智驾S7沦为新能源市场边缘产品的命运:由于错过了新车发布的黄金窗口期,无论是市场讨论度,还是车主购车意向,智界S7的存在感都被大大削弱。此外,在智界S7所处的战场,厮杀尤为严重,既有小米SU7这种话题顶流,也有小鹏P7、蔚来ET5、极氪001、极氪007等实力选手,姗姗来迟的智界S7想要出圈,并非易事。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智界S7在2024年10月达到7397辆的销量高峰,今年5月和6月销量分别仅剩565辆、491辆,又一次陷入的“高开低走”的困境。

 

 

不仅是销量压力,智界还多次陷入舆情风波。

今年5月,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反映,鸿蒙智行App推出了智界车型的蓝牙遥控钥匙购买链接,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车型标配蓝牙遥控钥匙,智界车型却需额外购买,存在同门“双标”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今年7月,奇瑞使用智界官方账号对奇瑞品牌新车风云A9L进行直播宣传,这一行为彻底激怒车主。鸿蒙智行智界系列产品总监不得不连续发布三条道歉声明。

 

听劝蜕变

 

众所周知,市场从不等人,调整和改变迫在眉睫。

面对屡现“高开低走”的尴尬境地,智界也开始了一场深度蜕变。

 

 

“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华为的我们就遇到挫折。所以我们现在的原则是:有分歧的时候听华为的,意见一致的时候听奇瑞的。”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如此形容与华为在智界上的合作。这句话也赢得了不少车主的好感,纷纷称赞奇瑞“听劝”。

动作上,智界汽车也迈入品牌发展的2.0阶段。今年7月,智界从奇瑞体系中独立,成立了单独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拥有独立架构与自主决策权。据悉,独立后的智界汽车研发人员已增至5000人,三年内整体投入计划超百亿。从种种动作背后不难看出,经历调整后的智界,将加深其在智能化领域的能力和表现,向市场发起新一轮冲锋。

 

 

不过,车企想要冲破市场缆索,核心还是拳头产品。

其中,新款智界R7、智界S7被看作是华为、奇瑞为智界“下猛药”的开端。两款新车于8月25日同场上市,售价分别为24.98万元起和22.98万元起,主打外观焕新、辅助驾驶/音响/传感器升级等。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上市44天大定突破38000台。

除“双7”外,定位大型SUV的智界R9、智界MPV(鸿蒙智行首款MPV)车型亦进入发布前的倒计时阶段,2.0阶段下的全新产品矩阵将会于2026年完成落地。新产品矩阵将有希望带领智界品牌继续冲高,品牌年销目标更是锁定30万辆。

 

 

从“爆款”转为“长红”。

事实上,对于“高开低走”的戏码,智界并不陌生,而这一轮,其能否将上市初期的订单爆发力转化为持续,稳定的交付和销量,也将证明华为奇瑞重注的智界2.0这剂猛药是否有效。

# 产销数据 # 奇瑞 # 鸿蒙智行 # 风云A9 # 智界S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